玻璃板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9361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6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璃板是将熔融的玻璃原料在熔融金属上成形成板状的以浮法成形的厚度为1.6mm以下的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中,将成形时与所述熔融金属接触的表面作为第1表面,将与所述第1表面相反侧的表面作为第2表面时,至少在所述第1表面形成有基于脱碱处理的保护被膜,将50℃、0.1质量%的氢氟酸用作蚀刻液时的所述第2表面的蚀刻速率为2nm/min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浮法制造并有效地抑制了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玻璃板及其制 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便携电话、智能手机及便携信息终端(PDA)等便携设备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装 入触控面板,或者为了表面保护而配置保护玻璃。对于触控面板及保护玻璃,一般使用厚度 为I. 6mm以下的薄玻璃板且化学强化了的玻璃板。作为薄玻璃板的有效的化学强化,一般 适用基于碱离子置换的化学强化方法。 对用浮法制造的玻璃板进行化学强化时,有时玻璃板产生翘曲。以往,该翘曲被认 为是由于在浮浴中锡成分浸入与熔融锡接触的玻璃表面(底面)从而形成的锡层的影响而 造成的。即,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被认为是由于底面与顶面(成形时与熔融锡不接 触的玻璃表面)之间产生的压缩应力差而产生的。该压缩应力差是通过在基于碱离子置换 的化学强化时,利用锡层来抑制来自底面的K+离子的侵入量,来自底面的K+离子的侵入量 变得少于来自顶面的K+离子的侵入量从而发生的。 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浮法玻璃的化学强化方法中,在化学强化处理之前,进行降 低与熔融锡不接触的顶面的钠离子浓度的化学性处理。可以认为通过该化学性处理,化 学强化处理中的顶面处的碱离子置换受到限制,因而顶面与底面的碱离子的侵入量之差变 小,化学强化后的玻璃板的翘曲得到抑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化学性处理是指,将氟利 昂气体、氟化氢气体(HF气体)、亚硫酸气体(SO2气体)等氧化性气体喷吹到玻璃板的表面, 使其与玻璃板表面的钠成分反应的处理。 另一方面,以往,为了防止在玻璃的制造工序、输送及加工工序中发生的玻璃板的 表面的损伤,提出了在制造工序中向玻璃板的表面喷吹SO2气体,从而使玻璃中含有的碱成 分与SO2气体反应而在玻璃表面形成硫酸钠(芒硝)等保护被膜(专利文献2)。在玻璃的 制造工序中,由于容易在与输送辊接触的底面产生损伤,因此保护被膜需要至少在底面侧 充分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1-2056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 :国际公开第2002/051767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按照便携设备的轻量化的要求,玻璃板的厚度变得更薄,化学强化导致的翘曲容 易变大。另外,由于基于损伤品质的要求也变得严格,在玻璃板的制造工序中,利用保护被 膜防止损伤变得越来越重要。专利文献2提出的那样的、对于实施过用于形成损伤防止用 的保护被膜的表面处理的玻璃板实施化学强化处理的情况下,即使在化学强化处理之前实 施专利文献1提出的那样的化学性处理,有时也不能充分抑制翘曲。这种倾向在厚度为 I. 6mm以下的薄玻璃板中显著体现。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实施了用于形成损伤防止用的保护被膜的表 面处理,也能抑制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玻璃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在玻璃表面形成损伤防止用的保护被膜的、基于302气体的喷吹的玻璃的表 面处理是从玻璃表面提取出碱成分的处理(脱碱处理)。本专利技术人通过认真研讨,发现为 了抑制化学强化后的翘曲,不仅需要考虑底面的锡层的影响,还要考虑该脱碱处理带来的 影响。更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脱碱过的玻璃表面有时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致密化的 层,该致密化的层与锡层同样地影响化学强化时的碱离子置换,着眼于致密化的层的存在 以至于以下的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板, 其是将熔融的玻璃原料在熔融金属上成形成板状的以浮法成形的厚度为I. 6mm 以下的玻璃板, 所述玻璃板中,将成形时与所述熔融金属接触的表面作为第1表面、将与所述第1 表面相反侧的表面作为第2表面时,至少在所述第1表面形成有基于脱碱处理的保护被膜, 将50°C、0. 1质量%的氢氟酸用作蚀刻液时的所述第2表面的蚀刻速率为2nm/min 以下。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其是制造厚度为I. 6_以下的玻璃板的方法,包括: (I)将熔融的玻璃原料在熔融金属上成形成玻璃带的工序、 (II)使包含氟元素(F)的酸和包含水蒸气的表面改质气体接触所述熔融金属上 的所述玻璃带的表面,在所述玻璃带中与接触于所述熔融金属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形成 将50°C、0. 1质量%的氢氟酸用作蚀刻液时的蚀刻速率为2nm/min以下的致密化的脱碱层 的工序、 (III)至少在接触所述熔融金属的所述表面形成用于防止损伤的保护被膜的工 序。 专利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是以浮法成形,至少对第1表面(底面)进行脱碱处理而形成有 保护被膜,第2表面(顶面)的蚀刻速率非常低,S卩,在顶面设有显著致密化的脱碱层的玻 璃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即使在底面充分形成防止损伤的保护被膜的情况下,也可以抑 制化学强化后产生的翘曲。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而言,顶面的蚀刻速率非常低,所以 在底面能够降低由于形成锡、保护被膜而形成的变质层的影响,因此能够确保操作上的自 由度。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使包含氟元素(F)的酸和包含水蒸气的表面改质气 体接触熔融金属上的玻璃带的表面(顶面),而形成蚀刻速率非常低的表面、即具有致密化 的脱碱层的顶面。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玻璃板是在与玻璃带的熔融金属接 触的表面(底面)形成保护被膜的玻璃板,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玻璃板同样,可以抑制化学强化 后产生的翘曲。【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板是利用作为玻璃板的连续制造方法的浮法成形的玻璃板。浮 法中,用熔融窑(浮窑)熔融的玻璃原料在浮浴内的熔融金属上成形成板状的玻璃带,所得 到的玻璃带在退火炉中退火后,切开成规定大小的玻璃板。对于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熔融锡 作为熔融金属的情况进行说明。以下,在玻璃板中,将在浮浴内的成形工序中与熔融锡接触 的表面称为底面(第1表面),将与底面相反侧的与熔融锡不接触的表面称为顶面(第2表 面)。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玻璃板至少对底面实施用于形成损伤防止用的保护被膜的脱 碱处理。这里所说的脱碱处理是指,使与碱成分反应的氧化性气体接触玻璃板的表面,从玻 璃中抽出碱成分。抽出的碱成分与氧化性气体反应,结果在玻璃板的表面形成保护被膜。作 为氧化性气体,例如,可以使用亚硫酸气体(SO2气体)。SO2通过与玻璃的构成成分发生反 应,在玻璃板表面形成硫酸钠等碱硫酸盐。该碱硫酸盐成为保护被膜。这里使用的氧化性气 体可以是30 2气体以外的能够通过与玻璃中的碱成分发生反应而形成保护被膜的气体。另 外,该氧化性气体中作为载气可以包含空气、氮气、氩气等不活泼气体,还可以包含水蒸气。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顶面也可以形成有保护被膜。 本实施方式的玻璃板在将50°C、0. 1质量%的氢氟酸用作蚀刻液时的顶面的蚀刻 速率为2nm/min以下。这意味着在顶面形成有显著致密化的脱碱层。由此,即使在底面充 分形成保护被膜,也能够得到化学强化后的翘曲少的玻璃板。底面是在浮浴内与熔融锡接 触的面,因此锡侵入表面而形成有锡层。此外,在底面,为了形成用于防止损伤的保护被膜 而形成脱碱层,它有时通过脱水缩合形成比较致密的层。由于这些锡层、致密化的脱碱层, 在底面表面形成有降低了碱成分的变质层,影响化学强化时的碱离子交换。但是,本实施方 式的玻璃板由于顶面显著致密化(在顶面形成有显著致密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板,其是将熔融的玻璃原料在熔融金属上成形成板状的以浮法成形的厚度为1.6mm以下的玻璃板,所述玻璃板中,将成形时与所述熔融金属接触的表面作为第1表面,将与所述第1表面相反侧的表面作为第2表面时,至少在所述第1表面形成有基于脱碱处理的保护被膜,将50℃、0.1质量%的氢氟酸用作蚀刻液时的所述第2表面的蚀刻速率为2nm/min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智三谷一石福岛清美齐藤靖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