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987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6:12
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复板,上复板下设上垫板下设定模,定模中设定模镶块和导滑座板,导滑座板四周上设压条,压条下制滑槽,导滑座板一侧设推出油缸和拉进油缸,推出油缸活塞杆连推块,导滑座板中开长条槽中设拉块与拉进油缸活塞杆连接,下复板上设模脚上设动模中设动模镶块和锁扣,动模镶块与定模镶块之间设导滑块装置,导滑块装置包括导滑块底部制凸块,导滑块四周制导滑凸筋,导滑块上设下型芯架经连接杆连上型芯架,上、下型芯架位于动模一侧开锁孔与锁扣配合,上、下型芯架之间设置型芯甲和型芯乙,型芯甲、乙上有注塑成型的电熔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熔管件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
技术介绍
电熔管件适用于燃气天然管道的连接,与传统燃气管件相比,焊接工艺更先进、安全、环保,可根据焊接要求,通过通电时间确定发热量来精确控制焊接的程度和牢固性,实现无缝焊接。电熔管件在注塑成型后,由于其包紧力大,且管件内壁绕有电阻丝,因此要先将芯子和电熔管件一同从模具中取出进行冷却,再将芯子和电熔管件放到抽芯机上进行抽芯,有利于电熔管件的抽芯和保证产品质量。已有电熔管件注塑成型后通过工人进入模具内将带有型芯的电熔管件取出,再由工人将绕有电阻丝的型芯放入模具中,以便进行一下次注塑,人工取件和放件都要进入模具内部,工人劳动强度大,取件、放件不方便,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熔管件注塑成型后,自动将其和型芯输送到模具外侧,有利于取件和放件的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本技术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下设置上垫板,上垫板下设置定模,定模中设置定模镶块和导滑座板,在导滑座板四周上设置压条,压条下制有滑槽,在导滑座板的一侧设置推出油缸和拉进油缸,推出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推块,在导滑座板中开有长条槽,长条槽中设置拉块,拉块与拉进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下复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上设置动模,动模中设置动模镶块和锁扣,在动模镶块与定模镶块之间设置导滑块装置,所述的导滑块装置包括导滑块,导滑块底部制有凸块,凸块与拉进油缸的拉块相接触,导滑块四周制有导滑凸筋,导滑凸筋与滑槽相配合,在导滑块上设置下型芯架,下型芯架经连接杆连接上型芯架,上、下型芯架位于动模一侧开有锁孔,锁孔与锁扣相配合,上、下型芯架之间设置型芯甲和型芯乙,型芯甲、乙上有注塑成型的电熔管件。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模具的动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由下复板带动模脚、动模和动模镶块向后移动,动模的锁扣与上、下型芯架的锁孔配合,带动上、下型芯架向后移动,上、下型芯架带动型芯甲、乙和导滑块向后移动,模具开模;二、当导滑块与上、下型芯架移动至导滑座板后侧的压条位置时(即移动至导滑座板第一个1/4周期),压条挡住导滑块停止移动,导滑块带动上、下型芯架和型芯甲、乙停止移动,而动模则继续向后移动,使上、下型芯架的锁孔脱出动模的锁扣;三、推出油缸的活塞杆带动推块,推块推动导滑块、上、下型芯架和型芯甲、乙在导滑座板上向模具的外侧滑动(即移动至导滑座板的第二个1/4周期),此时可由人工或机械手在模具的外侧将型芯甲、乙和注塑成型的电熔管件取出,并放入缠绕好电阻丝的型芯甲、乙;四、由人工或机械手将导滑块、上、下型芯架和型芯甲、乙在导滑座板上向前推动(即移动至导滑座板的第三个1/4周期);五、由拉进油缸的活塞杆带动拉块往回移动,拉块与导滑块底部的凸块接触,拉块带动导滑块、上、下型芯架和型芯甲、乙往回移动至模具的内侧(即移动至导滑座板的第四个1/4周期);六、下复板带动模脚、动模和动模镶块向前移动,动模上的锁扣再次卡入上、下型芯架的锁孔中,且动模带动上、下型芯架和型芯甲、乙继续向前移动至模具合模,便可进行下一次注塑电熔管件。本方案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利用锁扣和锁孔的配合,在模具开模时,由动模带动导滑块和上、下型芯架一同向后移动,当移动至压条位置时,导滑块和上、下型芯架脱离动模,再由推出油缸将其推出至模具外部,从而有利于工人或机械手取出型芯和产品,并放入新的绕有电阻丝的型芯,最后由拉进油缸带动其回到模具内部,并合模,进行下次注塑电熔管件,无需人工进入模具取件、放件,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消除工人进入模具的安全隐患。本技术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所述的导滑座板的中部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与导滑块相接触。对导滑块的滑动进行限位,保证其滑动的精准性。【附图说明】图1是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开模状态立体示意图;图2是推出油缸将导滑块和上、下型芯架推出模具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是导滑块和上、下型芯架移动至导滑座板的第三个1/4周期状态立体示意图;图4是拉进将导滑块和上、下型芯架拉回模具内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5是导滑座板一侧设置推出油缸和拉进油缸的立体不意图;图6是导滑块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压条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锁扣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如图1一图8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复板I和下复板2,上复板下设置上垫板3,上垫板下设置定模4,定模中设置定模镶块5和导滑座板6,在导滑座板四周上设置压条7,压条下制有滑槽8,在导滑座板的一侧设置推出油缸9和拉进油缸10,推出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推块11,在导滑座板中开有长条槽12,长条槽中设置拉块13,拉块与拉进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下复板2上设置模脚14,模脚上设置动模15,动模中设置动模镶块16和锁扣17,在动模镶块与定模镶块5之间设置导滑块装置,所述的导滑块装置包括导滑块18,导滑块底部制有凸块19,凸块与拉进油缸10的拉块13相接触,导滑块四周制有导滑凸筋20,导滑凸筋与滑槽8相配合,在导滑块上设置下型芯架21,下型芯架经连接杆22连接上型芯架23,上、下型芯架位于动模15 一侧开有锁孔24,锁孔与锁扣17相配合,上、下型芯架之间设置型芯甲25和型芯乙26,型芯甲、乙上有注塑成型的电熔管件。模具的动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由下复板2带动模脚14、动模15和动模镶块16向后移动,动模的锁扣17与上、下型芯架23、21的锁孔24配合,带动上、下型芯架向后移动,上、下型芯架带动型芯甲、乙25、26和导滑块18向后移动,模具开模;二、当导滑块18与上、下型芯架23、21移动至导滑座板6后侧的压条7位置时(即移动至导滑座板第一个1/4周期),压条挡住导滑块停止移动,导滑块18带动上、下型芯架23、21和型芯甲、乙25、26停止移动,而动模15则继续向后移动,使上、下型芯架的锁孔24脱出动模的锁扣17 ;三、推出油缸9的活塞杆带动推块11,推块推动导滑块18、上、下型芯架23、21和型芯甲、乙25、26在导滑座板6上向模具的外侧滑动(即移动至导滑座板的第二个1/4周期),此时可由人工或机械手在模具的外侧将型芯甲、乙和注塑成型的电熔管件取出,并放入缠绕好电阻丝的型芯甲、乙;四、由人工或机械手将导滑块18、上、下型芯架23、21和型芯甲、乙25、26在导滑座板6上向前推动(即移动至导滑座板的第三个1/4周期);五、由拉进油缸10的活塞杆带动拉块13往回移动,拉块与导滑块18底部的凸块19接触,拉块带动导滑块、上、下型芯架23、21和型芯甲、乙25、26往回移动至模具的内侧(即移动至导滑座板的第四个1/4周期);六、下复板2带动模脚14、动模15和动模镶块16向前移动,动模上的锁扣17再次卡入上、下型芯架23、21的锁孔24中,且动模15带动上、下型芯架和型芯甲、乙继续向前移动至模具合模,便可进行下一次注塑电熔管件。本方案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利用锁扣17和锁孔24的配合,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熔模具双轨式塑件内置加热线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下设置上垫板(3),上垫板下设置定模(4),定模中设置定模镶块(5)和导滑座板(6),在导滑座板四周上设置压条(7),压条下制有滑槽(8),在导滑座板的一侧设置推出油缸(9)和拉进油缸(10),推出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推块(11),在导滑座板中开有长条槽(12),长条槽中设置拉块(13),拉块与拉进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下复板(2)上设置模脚(14),模脚上设置动模(15),动模中设置动模镶块(16)和锁扣(17),在动模镶块与定模镶块(5)之间设置导滑块装置,所述的导滑块装置包括导滑块(18),导滑块底部制有凸块(19),凸块与拉进油缸(10)的拉块(13)相接触,导滑块四周制有导滑凸筋(20),导滑凸筋与滑槽(8)相配合,在导滑块上设置下型芯架(21),下型芯架经连接杆(22)连接上型芯架(23),上、下型芯架位于动模(15)一侧开有锁孔(24),锁孔与锁扣(17)相配合,上、下型芯架之间设置型芯甲(25)和型芯乙(26),型芯甲、乙上有注塑成型的电熔管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震宇段洪文黄正辉王秋雷曾富财
申请(专利权)人: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永高塑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