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旋塞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705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换旋塞组件,包括两组旋塞和搬杆,所述旋塞包括旋塞芯,所述搬杆包括卡槽,转动所述搬杆时,所述卡槽套在所述旋塞芯外,所述搬杆带动所述旋塞转动,所述旋塞芯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卡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由于旋塞芯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卡槽上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便于搬杆安装到旋塞上,防止造成人为的安装错误,导致煤气泄漏,引起着火、爆炸、人员中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焦炉的安全和环保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焦炉中煤气切断和接通的交换旋塞组件
技术介绍
焦炉加热通常使用焦炉煤气或高炉煤气。煤气的主要成分由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构成,煤气是易燃、易爆、无色、有毒的气体。焦炉加热煤气通过管道进入燃烧室,焦炉地下室控制煤气的大小。焦炉地下室的煤气主管与竖管之间的切断和接通由交换旋塞来完成。如图1-4所示,交换旋塞分为A型、B型两种,合为一组。交换旋塞需要定时转动,两种旋塞交替给焦炉提供煤气。交换旋塞是入炉煤气设备中的重要部件,要定期清洗,既要光滑灵活又要严密畅通,特别是交换旋塞开关位置准确。交换旋塞与搬杆配套安装,共同控制煤气的切断和接通。由于交换旋塞芯需要定期保养、维护过程中,需要拆卸清理,又由于交换旋塞的旋塞芯与搬杆是方形卡槽连接,安装过程中容易造成90°和180°的错位,导致煤气泄漏,引起着火、爆炸、人员中毒。因此为了避免A型、B型旋塞位置安装错误造成煤气泄漏事故,有必要对交换旋塞和搬杆进行改造,设计一种防错位的交换旋塞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错位的交换旋塞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交换旋塞组件,包括两组旋塞和搬杆,所述旋塞包括旋塞芯,所述搬杆包括卡槽,转动所述搬杆时,所述卡槽套在所述旋塞芯外,所述搬杆带动所述旋塞转动,所述旋塞芯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卡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优选地,两组所述旋塞芯的形状相同,两组所述卡槽的形状也相同;两组所述第一定位部在对应的所述旋塞芯上的位置是错开的;两组所述第二定位部在对应的所述卡槽上的位置是错开的。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第一键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之间插入固定键。优选地,所述固定键与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一键槽为半圆形,所述第二键槽为半圆形,所述固定键的横截面为圆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键,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槽。优选地,其中一组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键,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槽;其中另一组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定位键。优选地,所述卡槽和所述旋塞芯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组的所述定位键形成在所述旋塞芯的一侧面上,一组的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卡槽的一侧面上;另一组的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旋塞芯的一角,另一组的所述定位键形成在所述卡槽的一角。优选地,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键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或三角形。优选地,所述旋塞芯和所述卡槽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或五边形,或六边形。优选地,所述搬杆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头部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旋塞芯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卡槽上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便于搬杆安装到旋塞上,防止造成人为的安装错误,导致煤气泄漏,引起着火、爆炸、人员中毒。【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A型旋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A型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B型旋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的B型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A型旋塞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A型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B型旋塞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B型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A型旋塞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B型旋塞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B型搬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旋塞2-搬杆11-旋塞芯21-卡槽22-头部23-杆部111-第一键槽 112-第一定位键113-第二定位槽211-第二键槽 212-第二定位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如图5-8所示,交换旋塞组件包括两组旋塞I和搬杆2。图5-6为A型旋塞和搬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8为B型旋塞和搬杆的结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两组旋塞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搬杆2带动旋塞I转动,交替为焦炉提供煤气。例如:搬杆2带动旋塞I沿顺时针方向90°转动后,旋塞打开;搬杆2带动旋塞I沿逆时针方向90°转动后,旋塞关闭。本技术,旋塞I包括旋塞芯11,搬杆2包括卡槽21、头部22和杆部23,卡槽21形成在头部22中。转动搬杆2时,卡槽21套在旋塞芯11外,搬杆2带动旋塞I转动,旋塞芯11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卡槽21上设有与第一定位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由于旋塞芯11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卡槽21上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配合便于搬杆2安装到旋塞I上,防止造成人为的安装错误,导致煤气泄漏,引起着火、爆炸、人员中毒。较佳地,两组旋塞芯11的形状相同,两组卡槽21的形状也相同;两组第一定位部在对应的旋塞芯11上的位置是错开的;两组第二定位部在对应的卡槽21上的位置是错开的。由于两组组件的定位部的位置是错开的,这样方便快速区分两组组件,防止误安装,或误操作。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如图5-8所示,第一定位部为第一键槽111,第二定位部为第二键槽211,第一键槽111和第二键槽211之间插入固定键(图未示)。安装时,首先通过第一键槽111与第二键槽211对准,将搬杆2的卡槽21套设在旋塞I的旋塞芯11上;然后将固定键插入到第一键槽111与第二键槽211围成的孔洞中。固定键起到了紧固、定位的作用。本实施例在原来的旋塞和搬杆上均形成键槽。对于已经安装使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换旋塞组件,包括两组旋塞和搬杆,所述旋塞包括旋塞芯,所述搬杆包括卡槽,转动所述搬杆时,所述卡槽套在所述旋塞芯外,所述搬杆带动所述旋塞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塞芯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卡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润明陈建平张利峰邹兴杰李永丰吴志军张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