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的成型取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6553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的成型取向装置。它包括芯杆、上压头、下压头、取向线圈、导磁杆和凹模,芯杆、上压头和下压头安装在凹模的内部,上压头置于芯杆外侧面的上端,下压头置于芯杆外侧面的下端,上压头和下压头的内侧和外侧分别与芯杆和凹模滑动连接,芯杆、上压头、下压头和凹模之间组成的腔体为模腔,导磁杆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凹模的左右两侧且与模腔的位置相对应,导磁杆安装在取向线圈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对称集束双极取向”方式,让对称的双极产生等量的磁场,产生叠加增强作用,提高取向磁场;同时,二个对称等量的磁场使得芯杆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毛坯不会被芯杆挤压开裂,提高了成型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磁体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的成型取向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的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磁体制造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在产品的压制成型过程中通过加热装置对产品实现单个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对磁粉进行热取向和热诱变取向来解决取向磁场低的问题,从而得到热压成型的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磁体,日本大同电子就是这一工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而在此同时,也有学界人士从传统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成型工艺出发,采用传统地单个产品冷压成型而后集体整炉烧结的辐射环生产方式,但苦于无法突破在此工艺状态下的取向度不够问题而举步维艰。直到近年来有人提出将成型压机取向线圈上产生的磁场利用“尖端效应”单极导入到圆环模具内,从而较好地改善了这一状况,但由于成型的中心点磁场也仅在1.0?1.5T之间,对于需要用镝、铽元素生产的高剩磁、高矫顽力的烧结钕铁硼材料仍存在了取向度不够的问题。因为1.6T的取向磁场是Nd2Fe14B的理论取向场,而对于晶体各向异性场Ha值更高的Dy2Fe14B和Tb2Fe14B这样的取向场显然是不够的。同时,由于应用该种方式成型的模具,为了有效应用取向场,需将模具的芯杆采用导磁钢进行导磁,从而形成一个磁场回路。这样,在旋转取向成型过程中由于单极取向必然会使磁场对导磁的芯杆产生吸引,从而使芯杆在模腔内产生一定的位移而挤压磁体毛坯,显然这将对成型的成品率产生不可逆转的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取向磁场高且成品率高的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的成型取向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的成型取向装置,包括芯杆、上压头、下压头、取向线圈、导磁杆和凹模,所述的芯杆、上压头和下压头安装在凹模的内部,所述的上压头置于芯杆外侧面的上端,所述的下压头置于芯杆外侧面的下端,所述的上压头和下压头的内侧与芯杆滑动连接,所述的上压头和下压头的外侧与凹模滑动连接,所述的芯杆、上压头、下压头和凹模之间组成的腔体为用于放置烧结钕铁硼粉料的模腔,所述的导磁杆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凹模的左右两侧且与模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导磁杆安装在取向线圈内。将烧结钕铁硼粉料加入凹模内的模腔中,通过下压头的升降将模腔内的粉料位置控制在沿导磁杆二侧均匀分布,以保证取向磁场的均匀和强度;然后调节上压头使之与模腔内的粉料刚好接触但并不施压,这时启动取向线圈的电源使线圈产生磁场通过导磁杆对模腔内的磁粉进行取向。在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磁体冷压成型过程中,采用“对称集束双极取向”方式,让对称的双极产生等量的磁场,这样二个磁场将产生叠加增强作用,在保证成型过程中拥有足够高的取向磁场,实现高剩磁、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材料的辐射取向成型;同时,对模腔内的芯杆产生吸引的是二个对称等量的磁场,这就使得芯杆不会产生位移,解决了取向成型过程中芯杆位移挤压毛坯的问题,提高了成型的成品率,提高成型过程的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作为优选,所述的取向线圈是中空的,所述的导磁杆安装在取向线圈的中空位置处,所述导磁杆的一端设有螺纹绞盘,所述导磁杆的另一端靠近模腔,所述的取向线圈置于导磁杆靠近螺纹绞盘的一端。导磁杆通过螺纹绞盘来定位与移动,使得导磁杆与模具的间隔保持一定范围之间,以保证有一定强度的磁场能传导入模腔内。作为优选,所述导磁杆靠近模腔的一端设有圆台,所述圆台的高度大于等于模腔内烧结钕铁硼粉料高度的2/3。能够有效的提高模腔内烧结钕铁硼粉料的取向磁场。作为优选,所述圆台靠近凹模的端面为长方形,所述圆台靠近凹模的端面长度小于等于模腔的高度。该圆台的结构设计,使得该圆台的形状与一字螺丝刀的头部形状相似,能够有效的提尚申吴腔内烧结钦铁棚粉料的取向磁场。作为优选,所述导磁杆与凹模的最小距离为0.3-1.0mm。这样设计以保证有不小于1.8T的强磁场能传导入模腔内。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压头和凹模为一个整体沿着芯杆为轴心旋转大于等于二圈。为保证烧结钕铁硼粉料全部取向,需将除芯杆、上压头、取向线圈和导磁杆外的下压头和凹模通过机械连接在外设电机的带动下实现大于720°角的旋转,一般旋转角度在720°?1440°即二至四圈为宜;经过旋转取向后关闭取向电源启动上、下压头压制过程,完成产品的压制后再开启退磁电源,通过给取向线圈一个反向电流实现产品的退磁,使产品取出后不显示磁性,便于后续生产过程的操作和提高成品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对称集束双极取向”方式,让对称的双极产生等量的磁场,这样二个磁场将产生叠加增强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取向磁场的目的;采用“对称集束双极取向”方式,对模腔内的导磁芯杆产生吸引的是二个对称等量的磁场,这就使得芯杆不会产生位移,从而保证成型过程中的毛坯不会因此而被芯杆挤压开裂,提高了成型的成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圆台的右视图。图中:1.芯杆,2.上压头,3.下压头,4.取向线圈,5.导磁杆,6.模腔,7.螺纹绞盘,8.圆台,9.凹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的成型取向装置,包括芯杆1、上压头2、下压头3、取向线圈4、导磁杆5和凹模9,芯杆1、上压头2和下压头3安装在凹模9的内部,上压头2置于芯杆I外侧面的上端,下压头3置于芯杆I外侧面的下端,上压头2和下压头3的内侧与芯杆I滑动连接,上压头2和下压头3的外侧与凹模9滑动连接,芯杆1、上压头2、下压头3和凹模9之间组成的腔体为用于放置烧结钕铁硼粉料的模腔6,导磁杆5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凹模9的左右两侧且与模腔6的位置相对应,导磁杆5安装在取向线圈4内。其中:取向线圈4是中空的,导磁杆5安装在取向线圈4的中空位置处,导磁杆5的一端设有螺纹绞盘7,导磁杆5的另一端靠近模腔6,取向线圈4置于导磁杆5靠近螺纹绞盘7的一端。导磁杆5靠近模腔6的一端设有圆台8,圆台8靠近凹模9的端面为长方形,故而其形状与一字螺丝刀的头部形状相似,圆台8靠近凹模9的端面长度小于等于模腔6的高度,圆台8的高度大于等于模腔6内烧结钕铁硼粉料高度的2/3。导磁杆5与凹模9的最小距离为0.3-1.0mm,以保证有不小于1.8T的强磁场能传导入模腔6内。下压头3和凹模9为一个整体沿着芯杆I为轴心旋转大于等于二圈。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将烧结钕铁硼粉料加入凹模9内的模腔6中,通过下压头3的升降将模腔6内的粉料位置控制在沿导磁杆5 二侧均匀分布,以保证取向磁场的均匀和强度。然后调节上压头2使之与模腔6内的粉料刚好接触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钕铁硼辐射环的成型取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芯杆(1)、上压头(2)、下压头(3)、取向线圈(4)、导磁杆(5)和凹模(9),所述的芯杆(1)、上压头(2)和下压头(3)安装在凹模(9)的内部,所述的上压头(2)置于芯杆(1)外侧面的上端,所述的下压头(3)置于芯杆(1)外侧面的下端,所述的上压头(2)和下压头(3)的内侧与芯杆(1)滑动连接,所述的上压头(2)和下压头(3)的外侧与凹模(9)滑动连接,所述的芯杆(1)、上压头(2)、下压头(3)和凹模(9)之间组成的腔体为用于放置烧结钕铁硼粉料的模腔(6),所述的导磁杆(5)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凹模(9)的左右两侧且与模腔(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导磁杆(5)安装在取向线圈(4)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锋陈巧玲卢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阳东磁稀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