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428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螺旋输送机,属于输送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输送机,其包括有机壳(18)、位于机壳两端的端板(5、6)、位于机壳内的主轴(4)、位于机壳上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4),主轴(4)上设有螺旋叶片,其中:与所述机壳相接触的所述进料口(12)部分是弧形,所述进料口侧的1#端板(5)与所述进料口弧形部分相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螺旋输送机更清洁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旋输送机,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卫生的螺旋输送机,属于输送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伴随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粮食和饲料机械领域的输送机械很多在物料残留和交叉污染上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现有的螺旋输送机一般为首尾端各一个轴承支承,且轴承直接安装于端板之上,中间吊挂一般也只采用固定式,无法调节叶片与筒壁之间的间距,并且进出料口均会带有无法处理的死角。这些问题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如图8所示,现有螺旋输送机进料段,其进料口 12与1#端板5间隔一定距离,其不可避免的产生1#积料区Q1,造成螺旋输送机物料残留和交叉污染隐患。如图9所示,现有螺旋输送机出料段,其出料口 14与2#端板6亦间隔一定距离,其不可避免的产生2#积料区Q2,亦造成螺旋输送机物料残留和交叉污染隐患。如图10所示,现有螺旋输送机的主轴承通过2#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2#端板6上,2#轴承座安装板Ilb无任何防止油脂向2#端板6 —侧流动的结构。经加油区17加入润滑油脂后,润滑油脂能沿着油脂流动方向S进入螺旋输送机内,造成污染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清洁卫生的螺旋输送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螺旋输送机,其包括有机壳、位于机壳两端的端板、位于机壳内的主轴、位于机壳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主轴上设有螺旋叶片,其中:与所述机壳相接触的所述进料口部分是弧形,所述进料口侧的1#端板与所述进料口弧形部分相切。进一步,与所述机壳相接触的所述出料口部分是弧形,所述出料口侧的2#端板与所述出料口弧形部分相切。进一步,所述主轴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主轴另一端通过主轴承、1#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所述出料口侧端板上,1#轴承座安装板上设有轴承座安装板放油孔。更进一步,所述主轴一端通过放油孔段与动力装置连接,放油孔段上设有润滑油脂释放孔。进一步,还设有中间轴承和中间吊挂,所述中间轴承位于所述主轴中间部分,所述中间轴承上固接有螺纹套,所述中间吊挂是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所述螺纹套配合,所述螺纹杆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固接在所述机壳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1、进料口侧的端板与进料口弧形部分相切,最大化的减少进料段的物料残留,使螺旋输送机更清洁卫生。2、同样的道理,出料口侧的端板与出料口弧形部分相切,亦最大化的减少出料段的物料残留,使螺旋输送机更清洁卫生。3、主轴承通过1#轴承座安装板安装在端板上,轴承座安装板放油孔改变现有技术中的油脂流动方向,避免润滑油脂进入螺旋输送机内,避免污染。4、动力装置和主轴之间设放油孔段,亦避免润滑油脂进入螺旋输送机内,避免污染。5、运用中间轴承和中间吊挂等部件,一方面,有效调节主轴与机壳之间的间隙,减少物料残留;另一方面,较长主轴的中间部分易发生弯曲变形,中间轴承和中间吊挂能有效改善主轴中间部分的受力状况,减少或防止中间部分主轴的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螺旋输送机进料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螺旋输送机中间吊挂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中间吊挂侧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螺旋输送机出料段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轴承座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轴承座安装板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现有技术中螺旋输送机进料段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中螺旋输送机出料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现有技术中轴承座安装板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段,3、出料段,4、主轴,5、1#端板,6、2#端板,7、减速电机,8、中间吊挂,9、主轴承,10、放油孔段,11a、1#轴承座安装板,Ilb,2#轴承座安装板,12、进料口,13、润滑油脂释放孔,14、出料口,15、中间轴承,16、轴承座安装板放油孔,17、加油区,18、机壳,S、油脂流动方向,Ql、1#积料区,Q2、2#积料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螺旋输送机,其包括有机壳18、1#端板5、2#端板6、主轴4,螺旋叶片、进料口 12和出料口 14,其中:1#端板5和2#端板6分别位于机壳18两端,螺旋叶片固定在主轴4上,主轴4位于机壳18内,进料口 12和出料口 14均位于机壳上,为减少现有技术中所述的1#积料区Q1,专利技术人在螺旋输送机进料段I提出以下改进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与所述机壳相接触的所述进料口部分是弧形,所述进料口侧的1#端板5与所述进料口弧形部分相切。为方便理解,专利技术人举例:进料口 12是圆筒形或者方接圆管形,进料口侧的1#端板5与进料口下方圆形部分相切。该方案能最大化的减少进料段的物料残留,使螺旋输送机更清洁卫生。同理,为减少现有技术中所述的2#积料区Q2,专利技术人在螺旋输送机出料段3提出以下改进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与所述机壳相接触的所述出料口部分是弧形,所述出料口侧的2#端板6与所述出料口弧形部分相切。为方便理解,专利技术人举例:出料口 14是圆筒形或者方接圆管形,出料口侧的2#端板6与出料口下方圆形部分相切。该方案能最大化的减少出料段的物料残留,使螺旋输送机更清洁卫生。为减少或者避免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润滑油脂污染,专利技术人在螺旋输送机出料段3提出以下改进技术方案:如图5、6所示,所述主轴4 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主轴4另一端通过主轴承9、1#轴承座安装板I Ia安装在所述出料口侧端板上,1#轴承座安装板I Ia上设有轴承座安装板放油孔16。运用该技术方案后,如图7所示,加油区17加入润滑油脂后,润滑油脂能沿着新的油脂流动方向S流出,减少或者避免润滑油脂进入机壳内。同理,为防止进料段可能存在的润滑油脂污染,专利技术人在螺旋输送机进料段I提出以下改进技术方案:所述主轴4 一端通过放油孔段10与动力装置连接,放油孔段10上设有润滑油脂释放孔13。上述动力装置优选减速电机7,即主轴4 一端通过放油孔段与减速电机动力输出端直接连接。如图1-2所示,主轴4 一端无附加轴承,无轴承润滑油脂污染,减速电机7的油脂通过放油孔段10流出,不会对输送物料造成污染。为调整螺旋叶片和机壳的间隙,减少物料残留,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改进技术方案:增设中间轴承15和中间吊挂8,中间轴承15位于所述主轴中间部分,所述中间轴承15上固接有螺纹套,所述中间吊挂8是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与所述螺纹套配合,所述螺纹杆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固接在所述机壳上。需要时,通过调节螺母,调整螺纹杆和螺纹套的相对位置,改变中间轴承15的位置。对于较长的螺旋输送机而言,其进料段I和出料段3中间能够设若干中间段,增设的中间轴承15和中间吊挂8不仅能调整螺旋叶片和机壳的间隙,减少物料残留,而且能改善中间段区域内的主轴受力状况,减少或防止主轴变形。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螺旋输送机,其包括有机壳(18)、位于机壳两端的端板(5、6)、位于机壳内的主轴(4)、位于机壳上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4),主轴(4)上设有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机壳相接触的所述进料口(12)部分是弧形,所述进料口侧的1#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输送机,其包括有机壳(18)、位于机壳两端的端板(5、6)、位于机壳内的主轴(4)、位于机壳上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4),主轴(4)上设有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机壳相接触的所述进料口(12)部分是弧形,所述进料口侧的1#端板(5)与所述进料口弧形部分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法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