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3663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7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具有多个相互连接的消能单元,所述消能单元包括壳体,相邻两个消能单元的壳体上设置有一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榫头、凹槽和插销,所述榫头设置在一个消能单元的壳体上,所述凹槽设置在另一个消能单元的壳体上,所述榫头与凹槽相配,且所述榫头插入凹槽内后,凹槽的内壁与榫头的外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空间,所述插销插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连接强度高,且连接部与外壳的刚度一致,在受到撞击时,连接部不会产生搅动,连接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
技术介绍
桥梁防撞设施形式多种多样,根据防撞的机理,其中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通过缓冲消能延长船舶撞击时间、减小船舶撞击力,阻止船舶撞击力传到桥墩,最终达到保护桥梁安全的目的。现有的桥梁防撞装置多采用在承台或桥墩周围套上复合材料消能防撞圈,这种消能防撞圈一般都是通过多个消能防撞单元相互拼接而成的。为了减小相邻消能防撞单元之间的二次撞击,各个消能防撞单元通过头部和尾部的复合材料公母榫头顺次相互插接。但是,这种连接结构在连接处的应力较大,公榫头容易断裂剥落,导致整个消能防撞圈断开。并且,公母榫头是相互插接的,连接处仍具有间隙,属于松连接,导致相邻消能防撞单元之间具有较大的冲击载荷,更加剧了连接处的受损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防撞消能装置容易断裂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具有多个相互连接的消能单元,所述消能单元包括壳体,相邻两个消能单元的壳体上设置有一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榫头、凹槽和插销,所述榫头设置在一个消能单元的壳体上,所述凹槽设置在另一个消能单元的壳体上,所述榫头与凹槽相配,且所述榫头插入凹槽内后,凹槽的内壁与榫头的外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空间,所述插销插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安装空间由凹槽的部分内壁与榫头的部分外壁包围而形成。这样,凹槽留有一部分内壁可以与榫头的部分外壁相接触,提高凹槽与榫头的插接效果。所述安装空间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榫头的两侧。这样,插设在安装空间的插销能够对榫头形成相对的挤压,使得榫头与插销连接更加紧密,进而提高榫头与凹槽的连接牢固性。—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榫头为工字型,依次包括头部、中部和尾部,榫头的尾部与外壳固定或一体成型,所述凹槽由凹槽底部向外依次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工字型榫头的头部插设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与工字型榫头的中部位置相配,且榫头的中部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所述的安装空间。所述榫头的头部和尾部分别为工字型的上下两条横边,中部为工字型中间的竖边。所述安装空间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榫头中部的两侧。这样,插销与榫头中部配合,避免榫头两端部由于应力集中而导致容易断裂。所述凹槽为十字形,所述第二凹槽为十字形中部的较宽部位。所述壳体的主体结构为钢板层,所述连接部为钢制材料,壳体的钢板层与连接部为一体结构。这样,壳体与连接部为相同的钢制材质,提高了连接部与壳体的连接牢固程度。所述钢板层的外表面和/或连接部的外表面具有外防腐层。钢板层的外表面和连接部表面采用复合材料喷射防腐成型工艺形成外防腐层。所述钢板层的内表面具有内防腐层。所述插销为钢材。为了提高插接的牢固性,所述插销一端的外径大于另一端的外径。为了提高插接的牢固性,插销较大端的外径略大于安装空间的内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连接强度高,且连接部与外壳的刚度一致,在受到撞击时,连接部不会产生搅动,连接可靠性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的连接部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的连接部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中插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消能单元,1、壳体,2、连接部,21、榫头,211、头部,212、中部,213、尾部,22、凹槽,221、第一凹槽,222、第二凹槽,23、插销,24、安装空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具有多个相互连接的消能单元100,所述消能单元100包括壳体1,相邻两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I上设置有一组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包括榫头21、凹槽22和插销23,所述榫头21设置在一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I上,所述凹槽22设置在另一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I上,所述榫头21与凹槽22相配,且所述榫头21插入凹槽22内后,凹槽22的部分内壁与榫头21的部分外壁形成有两个安装空间24,分别位于榫头21中部212的两侧,所述插销23插设在所述安装空间24内。所述榫头21为工字型,依次包括头部211、中部212和尾部213,所述榫头的头部和尾部分别为工字型的上下两条横边,中部为工字型中间的竖边。榫头21的尾部213与外壳固定或一体成型。所述凹槽22由凹槽22底部向外依次包括第一凹槽221和第二凹槽222,所述工字型榫头21的头部211插设在第一凹槽221内,所述第二凹槽222与工字型榫头21的中部212位置相配,且榫头21的中部212与第二凹槽222之间形成所述的安装空间24。所述凹槽22为十字形,所述第二凹槽222为十字形中部212的较宽部位。所述壳体I的主体结构为钢板层,所述连接部2为钢制材料,壳体I的钢板层与连接部2为一体结构。所述钢板层的外表面和连接部2的外表面具有外防腐层。所述钢板层的内表面具有内防腐层。所述插销23为钢材,所述插销23 —端的外径大于另一端的外径,插销23较大端的外径略大于安装空间24的内径。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主权项】1.一种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相互连接的消能单元(100),所述消能单元(100)包括壳体(I),相邻两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⑴上设置有一组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包括榫头(21)、凹槽(22)和插销(23),所述榫头(21)设置在一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I)上,所述凹槽(22)设置在另一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I)上,所述榫头(21)与凹槽(22)相配,且所述榫头(21)插入凹槽(22)内后,凹槽(22)的内壁与榫头(21)的外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空间(24),所述插销(23)插设在所述安装空间(24)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24)由凹槽(22)的部分内壁与榫头(21)的部分外壁包围而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24)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榫头(21)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21)为工字型,依次包括头部(211)、中部(212)和尾部(213),榫头(21)的尾部(213)与外壳固定或一体成型,所述凹槽(22)由凹槽(22)底部向外依次包括第一凹槽(221)和第二凹槽(222),所述工字型榫头(21)的头部(211)插设在第一凹槽(221)内,所述第二凹槽(222)与工字型榫头(21)的中部(212)位置相配,且榫头(21)的中部(212)与第二凹槽(222)之间形成所述的安装空间(24)。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消能防撞护舷,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相互连接的消能单元(100),所述消能单元(100)包括壳体(1),相邻两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1)上设置有一组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包括榫头(21)、凹槽(22)和插销(23),所述榫头(21)设置在一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1)上,所述凹槽(22)设置在另一个消能单元(100)的壳体(1)上,所述榫头(21)与凹槽(22)相配,且所述榫头(21)插入凹槽(22)内后,凹槽(22)的内壁与榫头(21)的外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安装空间(24),所述插销(23)插设在所述安装空间(24)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远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