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机动力传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736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5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旋挖钻机动力传递结构,包括钻杆(2)、安装在桩工机械动力头中的驱动套部件(3)以及内建条(1),内键条可拆卸并安装在驱动套部件内圆柱面上,钻杆安装在驱动套部件的圆管中,钻杆的外圆柱面上设有与内建条配合使用的外键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键条所接触的部位出现过度磨损时,只需对内建条进行快速有效的更换,无需再进行打磨、焊接等修复,减少了设备维修的时间,更换后内键条的位置及尺寸精度有保障,比修复的精度要高,提高了作业效率以及后续的使用效果。而钻杆外键条局部断面适当加厚会使动力传递期间键条接触区域的局部挤压应力得到有效减轻,缓解其疲劳及磨损现象,延长整机无故障的作业时间,确保主机的性能可靠。(*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粧工机械,具体是一种用于动力头与钻杆之间的旋挖钻机动力传递结构,属于粧工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设备,在垂直于地面混凝土灌注粧的成孔作业过程中,根据该类施工设备功能所需,其结构均主要由动力头和钻杆组成,用以完成钻孔期间动力的高效传递。而根据实际施工地质条件的不同,按局部结构的差异,现有钻杆可分为“摩阻式钻杆”和“机锁式钻杆”。然而,无论是“摩阻式”或“机锁式”结构的钻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均能实现与动力头之间动力的可靠传递,相关部件的性能稳定,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深受市场广大用户的欢迎。但是,在上述主要部件的结构中,安装在动力头中的驱动套部件的内圆柱面上设有内键条,钻杆外圆柱面上设有与内键条配合使用的外键条,动力头中的驱动套部件与钻杆之间通过内、外键条的配合实现动力的可靠传递。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键条所接触的部位出现过度磨损,无论是内键条还是外键条,因其均是与相关部件焊为一体的,故将导致所损坏的接触面都无法快速有效的进行更换,必须使设备立即停止作业并予以打磨、焊接修复。而维修所需的时间较长,所形成的修复精度较低,严重影响了作业效率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挖钻机动力传递结构,包括钻杆(2)和安装在桩工机械动力头中的驱动套部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键条(1),所述内键条(1)可拆卸并安装在驱动套部件(3)内圆柱面上,所述钻杆(2)安装在驱动套部件(3)的圆管中,钻杆(2)的外圆柱面上设有与内键条(1)配合使用的外键条;还包括抗剪套(4),所述抗剪套(4)安装在内键条(1)和驱动套部件(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赵国臣高晶吴兆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