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2456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塔体内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一级烟气除尘脱硫区、二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和除雾装置;所述一级烟气除尘脱硫区的多孔分布板设置在烟气进口上方的塔体内,一级喷淋层设置在多孔分布板上方的塔体内,相邻的两层一级喷淋层之间设有增效环;所述二级烟气除尘脱硫区的集液盘位于一级喷淋层上方塔体的中心,所述集液盘上方的塔体内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径小于集液盘的外径,二级喷淋层固定在塔体内环形板的上方,相邻的二级喷淋层之间设有增效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脱硫和除尘通过分级协同处理,脱硫喷淋塔同时达到高效脱硫和除尘的目的,可以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 2020年)》,要求东部地区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基本达到燃机标准,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排放限值为烟尘:10mg/m3、SO2:35mg/m3;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法规,由于环境容量有限等原因,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部分燃煤电厂已参考燃机标准限值,要求排放限值为烟尘:5mg/m3、S02:35mg/m3o当燃煤含硫量较低时,如FGD入口 S02浓度低于3000mg/m3的机组,为达到35mg/m 3排放标准,要求脱硫效率大于98.8%,现有的单级喷淋脱硫塔升级还可满足超净排放要求。当燃煤含硫量较高时,如FGD入口 S02浓度大于4000mg/m3的机组,为达到净烟气35mg/m3排放标准,要求脱硫效率需稳定运行在99.1%以上,现有技术可以采用串联双塔技术(专利号CN101927125A)或单塔双循环技术(专利号CN103846005A),但FGD出口的粉尘浓度基本为20mg/m3左右。为了达到出口粉尘浓度小于5mg/m3的超净排放要求,需在FGD的出口设置湿式电除尘器,且湿式电除尘器需大于75%的粉尘去除效率。当燃煤含硫量较高时,串联双塔技术或单塔双循环技术都能满足二氧化硫的排放要求,脱硫效率甚至能到99%以上,但对于粉尘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实际运行中由于FGD出口石膏浆液的携带,出口粉尘的排放根本做不到低于5mg/m3,需在FGD的出口设置湿式电除尘器。单塔双循环技术和湿式电除尘器的组合,能满足超净排放要求,但设备投资成本大,串联双塔技术和湿式电除尘器的组合的设备投资成本甚至更大。况且对于有些改造机组,由于场地的限制,不可能有空间布置湿式电除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串联双塔技术除尘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下部设有烟气进口,所述塔体顶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塔体内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一级烟气除尘脱硫区、二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和除雾装置;所述一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包括多孔分布板、增效环和至少两层一级喷淋层,所述多孔分布板设置在烟气进口上方的塔体内,一级喷淋层设置在多孔分布板上方的塔体内,相邻的两层一级喷淋层之间设有使塔体边缘烟气向塔体中心聚集的增效环;所述二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包括集液盘、环形板、增效环和至少两层二级喷淋层,所述集液盘位于一级喷淋层上方塔体的中心,所述集液盘上方的塔体内设有将二级喷淋层喷出液体向塔体中心汇聚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内径小于集液盘的外径,二级喷淋层固定在塔体内环形板的上方,相邻的二级喷淋层之间设有使塔体边缘烟气向塔体中心聚集的增效环。优选的,多孔分布板的开孔率为30%?45%;既可以保证烟气的通过,也易于在表面形成液膜,与烟气进行充分接触。优选的,所述烟气进口下方的塔体为一级氧化池,所述一级氧化池连有一级循环栗为一级喷淋层供液;形成循环为一级喷淋层供液。优选的,所述一级氧化池内还设有一级搅拌器,一级氧化池连有一级氧化风机,一级氧化池的底部设有副产物排出栗;一级搅拌器防止固体悬浮颗粒沉淀,风机用于把一级氧化池内的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副产物排出栗用于副产物的排放。优选的,所述塔体外部设有塔外浆池,所述塔外浆池与集液盘相连,所述塔外浆池还通过二级循环栗为二级喷淋层供液;形成二级循环。优选的,所述塔外浆池内设有二级搅拌器,塔外浆池连有二级氧化风机;防止塔外浆池内固体悬浮颗粒沉淀,二级氧化风机将塔外浆池内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优选的,所述除雾装置由至少三层屋脊式除雾器组成;达到良好的除雾效果,使排出烟气符合标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两级循环脱硫除尘区系统可以独立运行,能够保证非常高的脱硫效率和较低的液气比,大幅降低循环栗的能耗;脱硫和除尘通过分级协同处理,脱硫喷淋塔同时达到高效脱硫和除尘的目的,可以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对于高硫煤烟气脱硫特别适用,脱硫效率可达99%以上,粉尘去除效率可达75%以上,同时节省了占地面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为本技术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I下部设有烟气进口 2,所述塔体I顶部设有烟气出口 9,所述塔体I内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一级烟气除尘脱硫区、二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和除雾装置8 ;所述一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包括多孔分布板17、增效环18和至少两层一级喷淋层6,所述多孔分布板17设置在烟气进口 2上方的塔体I内,一级喷淋层6设置在多孔分布板17上方的塔体I内,相邻的两层一级喷淋层6之间设有使塔体I边缘烟气向塔体I中心聚集的增效环18 ;多孔分布板17的开孔率为30%?45%,所述烟气进口 2下方的塔体I为一级氧化池3,所述一级氧化池3连有一级循环栗12为一级喷淋层6供液,所述一级氧化池3内还设有一级搅拌器11,一级氧化池3连有一级氧化风机10,一级氧化池3的底部设有副产物排出栗19 ;所述二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包括集液盘4、环形板5、增效环18和至少两层二级喷淋层7,所述集液盘4位于一级喷淋层6上方塔体I的中心,所述集液盘4上方的塔体I内设有将二级喷淋层7喷出液体向塔体I中心汇聚的环形板5,所述环形板5的内径小于集液盘4的外径,二级喷淋层7固定在塔体I内环形板5的上方,相邻的二级喷淋层7之间设有使塔体I边缘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脱硫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下部设有烟气进口(2),所述塔体(1)顶部设有烟气出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一级烟气除尘脱硫区、二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和除雾装置(8);所述一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包括多孔分布板(17)、增效环(18)和至少两层一级喷淋层(6),所述多孔分布板(17)设置在烟气进口(2)上方的塔体(1)内,一级喷淋层(6)设置在多孔分布板(17)上方的塔体(1)内,相邻的两层一级喷淋层(6)之间设有使塔体(1)边缘烟气向塔体(1)中心聚集的增效环(18);所述二级烟气除尘脱硫区包括集液盘(4)、环形板(5)、增效环(18)和至少两层二级喷淋层(7),所述集液盘(4)位于一级喷淋层(6)上方塔体(1)的中心,所述集液盘(4)上方的塔体(1)内设有将二级喷淋层(7)喷出液体向塔体(1)中心汇聚的环形板(5),所述环形板(5)的内径小于集液盘(4)的外径,二级喷淋层(7)固定在塔体(1)内环形板(5)的上方,相邻的二级喷淋层(7)之间设有使塔体(1)边缘烟气向塔体(1)中心聚集的增效环(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炯傅峡王辉齐江杰王少权黄志祥郭柳成华淞边飞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