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铰滚动式防洪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363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铰滚动式防洪门,包括门体1、门体通过门铰2与预埋在防洪墙内的门铰埋件3转动连接,门体底部设有滚轮4、滚轮沿底槛埋轨9滚动,门体1四周设有水封5;水封与防洪墙的门槽接触部位设有止水座8;门体1与防洪墙的门洞侧壁之间设有拉紧装置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横拉式防洪门相比,结构简单,无需在门洞顶上设置吊杆及行走小车,工程量较为节省,且门的启闭为直接推动,方便运行管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转铰式防洪门相比,因为在门的底部增设了滚轮,门上的荷载部分传到了轮子上,故门铰的承载力相应得到缓解,适应的孔口尺寸范围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铰滚动式防洪门,属于水利工程水工金属结构
技术背景当水电站厂房等建筑物在洪水期下游侧的水位较高时,需要修建一堵防洪墙,以挡住下游的洪水,避免厂房内被淹,但在非洪水期,下游水位又往往比较低,为了便于电站工作人员平时从下游进出厂房,需在防洪墙上开设一扇防洪门。现有的防洪门一般有以下两种型式:一是横拉式,门体顶部设有吊杆,吊杆上部与平台上的小车连接,当门需要启闭时,推动平台上的小车,带动下面的门体进出孔口位置,这种型式的优点:适合较大孔口尺寸范围的门,启闭平稳,缺点:工程量铰大,造价相对要较高,且要推动顶上的行走小车,操作也不太方便。二是转铰式,门体上设有门铰,门铰与门槽埋件连接,当门需要启闭时,直接推动门体绕门铰转动,至孔口处关闭或出孔口至防洪墙缓冲块处停放,这种型式的优点:门的启闭为直接推动,无门顶上的吊杆及行走小车,工程量节省,缺点:受门门铰承载力的限制,仅适合于较小孔口尺寸的门,且孔口形状多为窄高型。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达不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铰滚动式防洪门,以解决普通横拉式防洪门结构复杂、启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铰滚动式防洪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1)、门体(1)通过门铰(2)与预埋在防洪墙内的门铰埋件(3)转动连接,门体(1)底部设有滚轮(4)、滚轮(4)沿底槛埋轨(9)滚动,门体(1)四周设有水封(5);水封(5)与防洪墙的门槽接触部位设有止水座(8);门体(1)与防洪墙的门洞侧壁之间设有拉紧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薇李云峰王德丽徐国杨覃志强陶光慧黄臣勇何伟谢晨希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