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抗剪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8791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桩抗剪试验装置,包括:管桩、底板、压板、固定块、连接杆和压力装置,所述压板设置在管桩上,所述压板呈三棱柱形,所述压板和管桩点接触,所述压板和管桩相切,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杆和底板相连接,所述压力装置设置在底板和管桩之间,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垫板、分配梁、滚动铰支座和压力器,所述垫板设置在管桩下方,所述垫板呈三棱柱形,所述垫板和管桩点接触,所述垫板和管桩相切。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管桩抗剪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测量结果精确、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抗剪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桩抗剪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建筑桩基的一种,承载着数以万计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桩身质量好,单桩竖向承载力高,对工程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质量易保证等特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工程得到广泛的应用,预应力管桩桩顶与基础相连,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抗剪能力较差,限制了预应力管桩的使用,所以在抗剪试验中对于管桩质量的检测提高了技术要求,急需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管桩产品的抗剪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测量结果精确、使用方便的管桩抗剪实验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桩抗剪试验装置,包括:管桩、底板、压板、固定块、连接杆和压力装置,所述压板设置在管桩上,所述压板呈三棱柱形,所述压板和管桩点接触,所述压板和管桩相切,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杆和底板相连接,所述压力装置设置在底板和管桩之间,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垫板、分配梁、滚动铰支座和压力器,所述垫板设置在管桩下方,所述垫板呈三棱柱形,所述垫板和管桩点接触,所述垫板和管桩相切。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滚动铰支座设置在分配梁和垫板之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器设置在分配梁和底板之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器为气压缸。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垫板的中心距为I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垫板和压板的中心距为管桩外径的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管桩抗剪实验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地、使用方便、测量结果精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管桩抗剪试验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管桩抗剪试验装置的左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管桩,2、底板,3、压板,4、固定块,5、连接杆,6、垫板,7、分配梁,8、滚动铰支座,9、压力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管桩抗剪试验装置,包括:管桩1、底板2、压板3、固定块4、连接杆5和压力装置。所述压板3设置在管桩I上,所述压板3呈三棱柱形,所述压板3和管桩I点接触,所述压板3和管桩I相切,所述压板3上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通过连接杆5和底板2相连接,所述压力装置设置在底板2和管桩I之间,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垫板6、分配梁7、滚动铰支座8和压力器9,所述垫板6设置在管桩I下方,所述垫板6呈三棱柱形,所述垫板6和管桩I点接触,所述垫板6和管桩I相切。另外,所述滚动铰支座8设置在分配梁7和垫板6之间。另外,所述压力器9设置在分配梁7和底板2之间。另外,所述压力器9为气压缸,气压缸对管桩I提供压力,使管桩I受力,进而测量抗裂剪力。另外,所述垫板6的中心距为I米。另外,所述垫板6和压板3的中心距为管桩I外径的长度,垫板6和连接杆5的中心距为抗剪试验中的剪跨。本技术管桩抗剪试验装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将管桩I放置于垫板6上,保证管桩I与垫板6相切,管桩I上方的压板3也保持与管桩I呈相切状态,调节滚动铰支座8,使垫板6之间的距离为I米,垫板6和连接杆5的中心距为管桩I外径的长度,通过气压缸施加压力,对管桩I进行受力加载;第一步:按抗裂剪力的20%的级差由零加载至抗裂剪力的8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分钟,然后按抗裂剪力的10%的级差继续加载至抗裂剪力的10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分钟,观察是否有裂纹,并记录裂纹宽度;第二步:如果在抗裂剪力的100%时未出现裂缝,则按抗裂弯矩的5%的级差继续加载至裂缝出现,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为3分钟,测定并记录裂缝宽度,当在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是,应去前一级荷载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根据抗裂剪力计算公式:Q=Pc/2,式中Q为抗裂剪力,Pc为剪跨内产生斜拉裂纹时的荷载。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管桩抗弯试验装置结构稳定、测量结果精确、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桩抗剪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底板、压板、固定块、连接杆和压力装置,所述压板设置在管桩上,所述压板呈三棱柱形,所述压板和管桩点接触,所述压板和管桩相切,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杆和底板相连接,所述压力装置设置在底板和管桩之间,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垫板、分配梁、滚动铰支座和压力器,所述垫板设置在管桩下方,所述垫板呈三棱柱形,所述垫板和管桩点接触,所述垫板和管桩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抗剪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桩、底板、压板、固定块、连接杆和压力装置,所述压板设置在管桩上,所述压板呈三棱柱形,所述压板和管桩点接触,所述压板和管桩相切,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杆和底板相连接,所述压力装置设置在底板和管桩之间,所述压力装置包括垫板、分配梁、滚动铰支座和压力器,所述垫板设置在管桩下方,所述垫板呈三棱柱形,所述垫板和管桩点接触,所述垫板和管桩相切。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永权顾荣军张燕伟臧林骆羽丰刘金涵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