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5983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桩基础领域试验测试装置,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试验装置。本装置包括上拉梁以及固定设置在上拉梁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驱动端与拉杆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拉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机构与管桩固定联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夹具和插筋用钢筋笼,所述夹具与拉杆的下端固定联接,且夹具还与插筋用钢筋笼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插筋用钢筋笼与管桩同心设置,且所述插筋用钢筋笼通过填芯混凝土与所述管桩固接在一起;本装置还包括对拉杆和填芯混凝土的上拔位移量进行测量的位移测量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克服了偏心,确保了管桩受力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抗拔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粧基础领域试验测试装置,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粧抗拔试验 目.0
技术介绍
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管粧抗拔试验装置一般为以下几种形式:1、粧头端板与拉环焊接,通过千斤顶将顶压拉环方式测试抗拔力;2、在管粧的管道孔中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插入若干根钢筋,用焊接方法将钢筋与钢拉杆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千斤顶顶压钢拉杆测试抗拔力;3、采用上拉梁、下拉梁、主梁以及千斤顶,上拉梁与下拉梁通过拉杆连接,上拉梁与主梁之间设置有千斤顶,主梁通过支墩与地面连接,并通过千斤顶顶压上下拉梁测试抗拔力。上述装置均存在着受力不均匀、焊接部分不牢靠及容易偏心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抗拔力的准确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粧抗拔试验装置,本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抗拔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安装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预应力混凝土管粧抗拔试验装置,包括上拉梁以及固定设置在上拉梁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驱动端与拉杆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拉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机构与管粧固定联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夹具和插筋用钢筋笼,所述夹具与拉杆的下端固定联接,且夹具还与插筋用钢筋笼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插筋用钢筋笼与管粧同心设置,且所述插筋用钢筋笼通过填芯混凝土与所述管粧固接在一起;本装置还包括对拉杆和填芯混凝土的上拔位移量进行测量的位移测量机构。优选的,所述夹具呈圆盘状的夹具本体,圆盘状的所述夹具本体与管粧同心设置;所述夹具本体的外侧圆周处均布有管状的连接部件,所述插筋用钢筋笼的主筋向上延伸至连接部件处,所述连接部件与插筋用钢筋笼的主筋数量一一对应且分别固定联接。优选的,所述位移测量机构包括基准粧和基准梁,所述基准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基准梁固定联接在基准粧上,所述基准粧和基准梁构成基准组件;所述基准组件设置两组,所述位移测量机构还包括两个百分表,两个百分表分别与两组基准组件中的基准梁固联,且两个百分表的测量端分别与填芯混凝土和管粧的上端面相连。优选的,所述填芯混凝土的深度为2?3.5倍的管粧直径。优选的,管状的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主筋插设于连接部件的管孔中,螺栓穿过螺纹孔将连接部件和主筋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拉杆的下端与夹具本体的中部焊接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基准梁为钢棒。优选的,管状的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为6个,插筋用钢筋笼的主筋也相应地设置为6个,每个所述连接部件上均设置有至少两对螺栓。优选的,所述螺栓的公称直径为24_,主筋直径为20_。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中的夹具本体和插筋用钢筋笼均与管粧同心设置,且夹具本体沿其外圆周面上均布有连接部件,连接部件与插筋用钢筋的主筋一一对应固接,夹具本体与拉杆焊接固定在一起,插筋用钢筋笼则通过填芯混凝土与管粧固定联接在一起,从而本技术有效地克服了偏心,确保了管粧受力的均匀性,大大提高了抗拔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2)、本技术中的夹具本体呈圆盘状,且夹具本体通过螺栓与插筋用钢筋的主筋固定联接,螺栓连接安装方便,便于拆卸和多次重复使用,且连接牢固,能够满足试验要求。此外,所述的螺栓公称直径为24毫米,上述规格的螺栓能够满足试验中应力强度的要求,是成本和性能的最优结合。3)、本技术中的填芯混凝土深度为2倍到3.5倍管粧直径,填芯混凝土内设置含六根主筋的钢筋笼,钢筋直径为20毫米。所述钢筋笼制作简单,钢筋取材容易。4)、本技术中的基准梁为钢棒,钢棒便于运输、存储、安装及使用。5)、本技术中的百分表设置为两个,两个百分表分别固定于两个基准梁上,两个百分表分别测量填芯混凝土和管粧粧体的上拔量。百分表安装方便、简易以及可多次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基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4均是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符号的含义如下:I 一千斤顶 2—上拉梁 3—夹具4 一基准梁5—基准粧 6—百分表 7—拉杆8—管粧 9 一填芯混凝土10—插筋用钢筋笼 11一夹具本体12—连接部件13—螺栓 14—主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上拉梁2以及固定设置在上拉梁2上的千斤顶1,上拉梁2通过支墩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千斤顶I的驱动端与拉杆7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拉杆7的下端通过连接机构与管粧8固定联接。如图3、4所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夹具3和插筋用钢筋笼10,所述夹具3呈圆盘状的夹具本体11,圆盘状的所述夹具本体11与管粧8同心设置。所述拉杆7的下端与夹具本体11的中部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夹具本体11的外侧圆周处均布有六个管状的连接部件12,所述插筋用钢筋笼10的主筋14设置为六个,且六个主筋14向上延伸至连接部件12处,六个所述连接部件12与插筋用钢筋笼10的主筋14 一一对应且分别固定联接。所述插筋用钢筋笼10与管粧8同心设置,且所述插筋用钢筋笼10通过填芯混凝土 9与所述管粧8固接在一起。所述填芯混凝土 9的深度为2?3.5倍的管粧直径。如图4所示,管状的所述连接部件12上设置有三对螺纹孔,所述主筋插设于连接部件12的管孔中,六个螺栓13穿过相应的螺纹孔将连接部件12和主筋紧紧地联接在一起。所述螺栓13的公称直径为24_,主筋直径为20_。如图2所示,本装置还包括对拉杆7和填芯混凝土 9的上拔位移量进行测量的位移测量机构,位移测量机构包括基准粧5和基准梁6,所述基准粧5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基准梁6为钢棒,基准梁6固定联接在基准粧5上,所述基准粧5和基准梁6构成基准组件;所述基准组件设置两组,所述位移测量机构还包括两个百分表6,两个百分表6分别与两组基准组件中的基准梁6固联,且两个百分表6的测量端分别与填芯混凝土 9和管粧8的上端面相连。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做进一步说明。首先将各个部件按照图1的方式安装固定完毕,然后启动液压千斤顶1,千斤顶I的驱动端带动拉杆7向上移动,由于拉杆7和夹具3焊接固定在一起,夹具3也受到千斤顶I的作用产生向上位移,夹具3进而通过插筋用钢筋笼10和填芯混凝土 9拉动整个管粧8上拔,操作人员记录千斤顶I的拉力值,并通过百分表记录管粧8和填芯混凝土 9的上拔位移量,最终形成上拔力与位移的曲线,完成试验。【主权项】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粧抗拔试验装置,包括上拉梁(2)以及固定设置在上拉梁(2)上的千斤顶(I),所述千斤顶(I)的驱动端与拉杆(7)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拉杆(7)的下端通过连接机构与管粧(8)固定联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夹具(3)和插筋用钢筋笼(10),所述夹具(3)与拉杆(7)的下端固定联接,且夹具(3)还与插筋用钢筋笼(10)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插筋用钢筋笼(10)与管粧⑶同心设置,且所述插筋用钢筋笼(10)通过填芯混凝土(9)与所述管粧⑶固接在一起; 本装置还包括对拉杆(7)和填芯混凝土(9)的上拔位移量进行测量的位移测量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粧抗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3)呈圆盘状的夹具本体(11),圆盘状的所述夹具本体(11)与管粧(8)同心设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试验装置,包括上拉梁(2)以及固定设置在上拉梁(2)上的千斤顶(1),所述千斤顶(1)的驱动端与拉杆(7)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拉杆(7)的下端通过连接机构与管桩(8)固定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夹具(3)和插筋用钢筋笼(10),所述夹具(3)与拉杆(7)的下端固定联接,且夹具(3)还与插筋用钢筋笼(10)的上端固定联接,所述插筋用钢筋笼(10)与管桩(8)同心设置,且所述插筋用钢筋笼(10)通过填芯混凝土(9)与所述管桩(8)固接在一起;本装置还包括对拉杆(7)和填芯混凝土(9)的上拔位移量进行测量的位移测量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杨吴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