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326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送料装置能将轴承送入台面的定位台上,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外圈压头纵向下降并压紧轴承外圈上端面,上加压轴纵向能滑动插设于外圈压头内,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上加压轴纵向下降并使下加压轴压紧轴承内圈上端面,上加压轴上端有球头,外圈压头上有纵向能滑动的连接杆,连接杆下端始终接触球头,下加压轴纵向能动定位于下立板上,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下加压轴纵向上升并顶紧轴承内圈下端面,第四驱动装置固定定位于外圈压头上并驱动测量笔纵向下降接触连接杆上端面,测量笔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二、三、四驱动装置动作,该装置能对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进行快速检测,测量结果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轴承在是使用过程用如果内圈与外圈的轴向游隙过大就会导致轴承的轴线存在显著沉降,在使用过程中引起振动多大,产生大量噪音,轴承旋转时对轴承精度低,容易出现磨损和疲劳,承载能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单列深沟球轴承一直以来以测量轴承的径向游隙为主,很少测量轴向游隙,导致轴承后续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该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能够精确检测轴承的轴向游隙,测量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包括台面、上立板、下立板、送料装置、下加压轴、上加压轴、下加压座、上加压头、外圈压头、第一、二、三、四驱动装置、测量笔和控制系统,所述台面上形成供待检测轴承外圈放置并定位的定位平台,送料装置能够将轴承送入定位台上定位,上、下立板分别固定定位于台面上下两侧,外圈压头纵向能够滑动定位于上立板上,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上立板上,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能够驱动外圈压头纵向下降并压紧定位平台上的轴承外圈上端面,上加压轴纵向能够滑动插设于外圈压头内,上加压头固定安装于上加压轴下端,第二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外圈压头固定定位,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端驱动上加压轴纵向下降并使下加压轴压紧轴承定位平台上的轴承内圈上端面,上加压轴上端安装有一球头,外圈压头上设有一纵向能够滑动的连接杆,连接杆下端始终接触上加压轴上端的球头,下加压轴纵向能滑动定位于下立板上,下加压座固定安装于下加压轴上端,第三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下立板上,第三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能够驱动下加压轴纵向上升并使下加压座顶紧定位平台上的轴承内圈下端面,第四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定位于外圈压头上,第四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能够驱动测量笔纵向下降,测量笔下端恰能够接触连接杆上端面,测量笔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二、三、四驱动装置动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三、四驱动装置均为气缸的活塞杆,上、下加压轴外侧分别形成有上、下筒体,上加压轴与上筒体形成气缸结构,上加压轴形成气缸结构的活塞杆,上筒体上分别形成有与外界气源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下加压轴外侧套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下端与下加压轴固定连接,弹性件上端紧抵下筒体下端面,第三驱动装置的活塞杆恰能够紧抵下加压轴下端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加压轴下端设有球头结构,第三驱动装置的活塞杆上端面恰能够紧抵该球头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立板上设有一对导向轴承套,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端固连有升降导向轴,该升降导向轴滑动插设于导向轴承套内,升降导向轴下端与外圈压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上下两端的端面均为平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平台为一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T形环状垫,台面上形成有一镂空孔,定位平台下端恰插设于台面上的镂空孔内,定位平台的台阶面恰放置于台面上,下加压座上端恰能够伸入定位平台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下端通过一浮动接头与外圈压头上端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标准件仓气缸和用于放置标准件的标准件仓,所述标准件仓气缸固定于台面上,标准件仓气缸活塞杆与标准件仓固连,标准件仓沿其运动方向恰与台面上的定位平台正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轴承外圈固定定位后,通过上加压头对轴承内圈上端施加压力顶紧,测量笔进行一次测量读数,然后下加压座上升顶紧轴承内圈下端面,然后测量笔再进行读数,两次读数的差值即为轴向游隙值,该数值与设定范围内数值进行比对,获得该轴承轴向游隙是否在合格范围内,该装置能够对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进行快速检测,测量结果精确,确保轴承使用稳定,噪音低,寿命长,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满足了轴承高速检测的生产需求,提高了生产和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包括台面1、上立板2、下立板3、送料装置、下加压轴4、上加压轴5、下加压座6、上加压头7、外圈压头8、第一、二、三、四驱动装置、测量笔9和控制系统,所述台面I上形成供待检测轴承外圈放置并定位的定位平台10,送料装置能够将轴承送入定位台上定位,上、下立板3分别固定定位于台面I上下两侦牝外圈压头8纵向能够滑动定位于上立板2上,第一驱动装置13的固定端固定于上立板2上,第一驱动装置13的运动端能够驱动外圈压头8纵向下降并压紧定位平台10上的轴承外圈上端面,上加压轴5纵向能够滑动插设于外圈压头8内,上加压头7固定安装于上加压轴5下端,第二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外圈压头8固定定位,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端驱动上加压轴5纵向下降并使下加压轴4压紧轴承定位平台10上的轴承内圈上端面,上加压轴5上端安装有一球头11,外圈压头8上设有一纵向能够滑动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下端始终接触上加压轴5上端的球头11,下加压轴4纵向能滑动定位于下立板3上,下加压座6固定安装于下加压轴4上端,第三驱动装置13的固定端固定于下立板3上,第三驱动装置13的运动端能够驱动下加压轴4纵向上升并使下加压座6顶紧定位平台10上的轴承内圈下端面,第四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定位于外圈压头8上,第四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能够驱动测量笔9纵向下降,测量笔9下端恰能够接触连接杆12上端面,测量笔9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二、三、四驱动装置动作。工作时,首先由送料装置将待检测轴承送到定位平台10上进行放置定位,然后第一驱动装置13下降(第一驱动装置13带动第二驱动装置和第四驱动装置一起下降),将待检测轴承外圈压紧,第二驱动装置动作,使上加压头7压紧待检测轴承内圈上端面,第四驱动装置动作,测量笔9下降,测量笔9下端恰抵在连接杆12上端面上,测量笔9进行读数并传信给控制系统进行存储,第三驱动装置13动作,将待检测轴承内圈下端顶紧,此时测量笔9再次读数取值并将该信息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测量笔9两次测量的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对分析,获知该待检测轴承轴向游隙是否在合格范围内,并将检测结构进行输出,输出方式一般为显示屏显示,报警器报警,也可以通过送料装置动作对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别送至不同的存放位置,此为本领域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列深沟球轴承轴向游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台面(1)、上立板(2)、下立板(3)、送料装置、下加压轴(4)、上加压轴(5)、下加压座(6)、上加压头(7)、外圈压头(8)、第一、二、三、四驱动装置、测量笔(9)和控制系统,所述台面上形成供待检测轴承外圈放置并定位的定位平台(10),送料装置能够将轴承送入定位台上定位,上、下立板分别固定定位于台面上下两侧,外圈压头纵向能够滑动定位于上立板上,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上立板上,第一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能够驱动外圈压头纵向下降并压紧定位平台上的轴承外圈上端面,上加压轴纵向能够滑动插设于外圈压头内,上加压头固定安装于上加压轴下端,第二驱动装置的固定端与外圈压头固定定位,第二驱动装置的运动端驱动上加压轴纵向下降并使下加压轴压紧轴承定位平台上的轴承内圈上端面,上加压轴上端安装有一球头(11),外圈压头上设有一纵向能够滑动的连接杆(12),连接杆下端始终接触上加压轴上端的球头,下加压轴纵向能滑动定位于下立板上,下加压座固定安装于下加压轴上端,第三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于下立板上,第三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能够驱动下加压轴纵向上升并使下加压座顶紧定位平台上的轴承内圈下端面,第四驱动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定位于外圈压头上,第四驱动装置的运动端能够驱动测量笔纵向下降,测量笔下端恰能够接触连接杆上端面,测量笔传信于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二、三、四驱动装置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常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康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