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1877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3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微生物反应器,涉及生物工程设备领域,是由罐体和盖体构成,所述的罐体的内部设有膜体,膜体将罐体分成辅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主反应区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由电机驱动,搅拌轴上装有消泡桨和搅拌桨,主反应区的下部连接至产物沉积斗,主反应区与产物沉积斗之间设有筛板;辅反应区内部设有导流筒;罐体外壁上设有冷凝水入口、冷凝口出口、取样放料口Ⅰ和取样放料口Ⅱ;罐盖上设有接种口、排气孔和补料口,在罐体的内部设有无菌气体分布管,无菌气体分布管的输入端伸出罐体、其输出端分别位于辅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日常工业生产中,普遍利用单一微生物发酵生产出氨基酸、抗生素、酶制剂、酒精和有机酸等物质,但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出单一微生物存在的生态环境,很多物质是由多种微生物相互协作产生,这些微生物之间利用同生、共生、竞争、拮抗和寄生等相互关系,共同完成了各种复杂的反应和能量代谢,进而生产目标产物;但现有的利用多种微生物进行发酵反应的反应器,其中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另一种微生物会产生影响,而且产物与反应物不能及时分离,导致反应进行不成分,进而降低了目标产物的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比浊测定生物化学分析仪。本技术的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是由罐体和盖体构成,所述的罐体对的内部设有膜体,膜体将罐体分成辅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主反应区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由电机驱动,搅拌轴上装有消泡桨和搅拌桨,主反应区的下部连接至产物沉积斗,主反应区与产物沉积斗之间设有筛板;辅反应区内部设有导流筒;辅反应区的下部设有冷凝水入口、底部设有取样放料口 I,主反应区的上部设有冷凝口出口、底部设有取样放料口 II ;罐盖上设有接种口、排气孔和补料口,在罐体的内部设有无菌气体分布管,无菌气体分布管的输入端伸出罐体、其输出端分别位于辅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膜体的四边装有密封夹条,密封夹条固定于罐体的内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筛板分为上下两层,开有圆台状孔,上层圆孔直径小于下层圆孔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罐体外部设有圆形透视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搅拌轴上装有I?3套搅拌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罐体外壁设有加热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反应区的内部设有辅助无菌气体通气管。本技术的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能够利用浓度梯度,通过膜体将反应物与产物进行隔离,降低了一种微生物的产物对其他微生物的影响,进而使生物反应更加完全;其增设的筛板,简化了发酵后的产物分离问题,为实现工业化连续化生产和分离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是由罐体6和盖体7构成,所述的罐体6对的内部设有膜体3,所述的膜体3的四边装有密封夹条,密封夹条固定于罐体6的内壁;膜体3将罐体6分成辅反应区I和主反应区2,主反应区2的内部设有搅拌轴8,搅拌轴8由电机19驱动,搅拌轴8上面装有消泡桨21、下面装有2套搅拌桨22,主反应区2的下部连接至产物沉积斗5,主反应区2与产物沉积斗5之间设有筛板4 ;辅反应区I内部设有导流筒20 ;辅反应区I的下部设有冷凝水入口 10、底部设有取样放料口 I 12,主反应区2的上部设有冷凝口出口 11、底部设有取样放料口 II 13 ;;罐盖7上设有接种口 14、排气孔15和补料口 16,在罐体6的内部设有无菌气体分布管17,无菌气体分布管17的输入端伸出罐体6、其输出端分别位于辅反应区I和主反应区2的底部,所述的罐体6外部设有圆形透视镜24,所述的罐体6外壁设有加热套9。主反应区底部设有筛板4,所述的筛板4分为上下两层,开有圆台状孔,上层圆孔直径小于下层圆孔直径,上层圆孔的直径与下层圆孔的直径比值在0.3?0.6之间,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上板孔直径小,微生物菌体及菌团在反应过程中不易向下沉降;下板孔直径大,即使有微生物菌体及菌团在反应过程中降到筛板4下部的产物沉淀区,在气流的作用下容易将菌体或菌体返还到主反应区,产物沉积区设有无菌气体辅助通气管18,在发酵后期为方便菌体和产物的分离,应停止无菌气体辅助通气管18的通气,保证产物沉淀区的相对静止。其中,辅反应区I是气升式微生物反应器,气升式微生物反应器内装导流筒20,气体通过无菌气体分布管17进入导流筒20后,造成筒内流体密度比筒外低,在静压差和进入气体的动量作用下,使液体携带气泡在辅反应区I内形成循环流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气液混合。辅反应区I的微生物通过发酵为主反应区的微生物提供生长及发育的必要条件,包括前体、中间体、激素或信号物质,这些物质通过选择透过膜体3进入到主反应区参加反应,膜体3可以是双向渗透膜,通过膜的选择透过性完成目的产物的积累。【主权项】1.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是由罐体(6)和盖体(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6)的内部设有膜体(3),膜体(3)将罐体(6)分成辅反应区(I)和主反应区(2),主反应区(2 )的内部设有搅拌轴(8 ),搅拌轴(8 )由电机(19 )驱动,搅拌轴(8 )上装有消泡桨(21)和搅拌桨(22),主反应区(2)的下部连接至产物沉积斗(5),主反应区(2)与产物沉积斗(5)之间设有筛板(4);辅反应区(I)内部设有导流筒(20);辅反应区(I)的下部设有冷凝水入口(10)、底部设有取样放料口 I (12),主反应区(2)的上部设有冷凝口出口(11)、底部设有取样放料口 II (13);罐盖(7)上设有接种口(14)、排气孔(15)和补料口(16),在罐体(6)的内部设有无菌气体分布管(17),无菌气体分布管(17)的输入端伸出罐体(6)、其输出端分别位于辅反应区(I)和主反应区(2)的底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膜体(3)的四边装有密封夹条,密封夹条固定于罐体(6)的内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筛板(4)分为上下两层,开有圆台状孔,上层圆孔直径小于下层圆孔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罐体(6)外部设有圆形透视镜(2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搅拌轴(8)上装有I?3套搅拌桨(2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罐体(6)外壁设有加热套(9)0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主反应区(2)的内部设有辅助无菌气体通气管(18)。【专利摘要】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反应器,涉及生物工程设备领域,是由罐体和盖体构成,所述的罐体的内部设有膜体,膜体将罐体分成辅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主反应区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由电机驱动,搅拌轴上装有消泡桨和搅拌桨,主反应区的下部连接至产物沉积斗,主反应区与产物沉积斗之间设有筛板;辅反应区内部设有导流筒;罐体外壁上设有冷凝水入口、冷凝口出口、取样放料口Ⅰ和取样放料口Ⅱ;罐盖上设有接种口、排气孔和补料口,在罐体的内部设有无菌气体分布管,无菌气体分布管的输入端伸出罐体、其输出端分别位于辅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的底部。【IPC分类】C12M1/02, C12M1/04, C12M1/38【公开号】CN204752738【申请号】CN201520529493【专利技术人】田晓蕾, 黄鑫 【申请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耦合式微生物反应器,是由罐体(6)和盖体(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6)的内部设有膜体(3),膜体(3)将罐体(6)分成辅反应区(1)和主反应区(2),主反应区(2)的内部设有搅拌轴(8),搅拌轴(8)由电机(19)驱动,搅拌轴(8)上装有消泡桨(21)和搅拌桨(22),主反应区(2)的下部连接至产物沉积斗(5),主反应区(2)与产物沉积斗(5)之间设有筛板(4);辅反应区(1)内部设有导流筒(20);辅反应区(1)的下部设有冷凝水入口(10)、底部设有取样放料口Ⅰ(12),主反应区(2)的上部设有冷凝口出口(11)、底部设有取样放料口Ⅱ(13);罐盖(7)上设有接种口(14)、排气孔(15)和补料口(16),在罐体(6)的内部设有无菌气体分布管(17),无菌气体分布管(17)的输入端伸出罐体(6)、其输出端分别位于辅反应区(1)和主反应区(2)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蕾黄鑫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