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977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容器,具体说是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它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有进气口,罐体的底部有出气口。罐体内有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的罐体内均布有反应管。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罐体侧壁上有换热液进口和换热液出口。其特点是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的罐体内有支撑板,反应管对应的支撑板上的位置处均有便于反应管穿过的通孔,通孔内均有套管,套管的两端均分别从支撑板的两侧伸出,套管的上边沿均互相齐平,套管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邻近下固定板的位置。换热液进口位于上固定板与支撑板间的罐体侧壁上。换热液出口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的罐体侧壁上。该列管式反应器不会出现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容器,具体说是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是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中气-固反应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反应器。目前,工业中使用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呈立式布置的罐体,该罐体的顶部有进气口,罐体的底部有出气口。所述罐体内有呈水平布置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四周和下固定板的四周均与罐体内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罐体内均布有呈竖直布置的反应管,反应管的上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上固定板,反应管的下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下固定板。所述罐体的一侧壁下部有换热液进口,与该侧壁相对的另一罐体侧壁上部有换热液出口,换热液进口和换热液出口均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使用时,先将待反应的混合气体从进气口送入到罐体中,同时通过换热液进口向罐体内送入换热液;接着,待反应的混合气体从各个反应管中穿过,在此过程中与反应管中的催化剂接触完成反应,同时通过罐体侧壁与换热液完成换热;最后,反应完成后的气体从出气口排出,换热后的换热液从换热液出口排出。这种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在工作时,从换热液进口进入的换热液先与其附近的反应管接触进行换热,当换热液流动到远离换热液进口的那些反应管的位置时,已经换热过。因此,换热液对远离换热液进口的那些反应管的换热效果较差,易出现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该列管式反应器不会出现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呈立式布置的罐体,该罐体的顶部有进气口,罐体的底部有出气口。所述罐体内有呈水平布置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的四周和下固定板的四周均与罐体内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的罐体内均布有呈竖直布置的反应管,反应管的上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上固定板,反应管的下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罐体侧壁上有换热液进口和换热液出口。其特点是所述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的罐体内有呈水平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四周与罐体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所述反应管对应的支撑板上的位置处均有便于反应管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均有套管,套管的内壁与反应管的外壁间有间隙,套管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套管的两端均分别从支撑板的两侧伸出,套管的上边沿均互相齐平,套管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邻近下固定板的位置。所述换热液进口位于上固定板与支撑板间的罐体侧壁上,且换热液进口的下边沿高度高于套管的上边沿高度。所述换热液出口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的罐体侧壁上,且换热液出口的下边沿与下固定板的上板面齐平。其中,所述支撑板位于靠近上固定板的罐体内。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的罐体内有支撑板,反应管对应的支撑板上处均有便于反应管穿过的通孔,通孔内均有套管,套管的两端均分别从支撑板的两侧伸出,套管的上边沿均互相齐平,套管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邻近下固定板的位置,换热液进口位于上固定板与支撑板间的罐体侧壁上,且换热液进口的下边沿高度高于套管的上边沿高度,换热液出口位于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间的罐体侧壁上。使用时,换热液从换热液进口进入到罐体中后,液面在支撑板上慢慢上升,直至与套管的上边沿齐平后,换热液溢流到每一个套管中,与反应管接触,完成换热。该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可使得与所以反应管接触的换热热之前均没有换过热,从而保证了所有反应管的换热效果,避免了因换热效果较差而出现的反应不充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呈立式布置的罐体1,该罐体1由钢制成,其顶部设置有进气口5,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口9。所述罐体1内有呈水平布置的上固定板4和下固定板10,上固定板4的四周和下固定板10的四周均与罐体1内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的罐体1内均布有呈竖直布置的反应管3,反应管3的上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上固定板4,反应管3的下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下固定板10。所述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罐体1侧壁上有换热液进口6和换热液出口8。其特点是所述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的罐体1内有呈水平布置的支撑板7,该支撑板7位于靠近上固定板4的罐体1内。所述支撑板7的四周与罐体1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所述反应管3对应的支撑板7上的位置处均有便于反应管3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均有套管2,套管2的内壁与反应管3的外壁间有间隙,套管2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套管2的两端均分别从支撑板7的两侧伸出,套管2的上边沿均互相齐平,套管2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邻近下固定板10的位置。所述换热液进口6位于上固定板4与支撑板7间的罐体1侧壁上,且换热液进口6的下边沿高度高于套管2的上边沿高度。所述换热液出口8位于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的罐体1侧壁上,且换热液出口8的下边沿与下固定板10的上板面齐平。使用时,使用时,先将待反应的混合气体从进气口5送入到罐体1中,同时通过换热液进口6向罐体1内送入换热液,换热液从换热液进口6进入到罐体1中后,液面在支撑板7上慢慢上升,直至与套管2的上边沿齐平。接着,待反应的混合气体从各个反应管3中穿过,与反应管3内的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换热液从套管2的上边沿溢流到每一个套管2中,与反应管3接触,完成换热;最后,反应完成后的气体从出气口9排出,换热后的换热液从换热液出口8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呈立式布置的罐体(1),该罐体(1)的顶部有进气口(5),罐体(1)的底部有出气口(9);所述罐体(1)内有呈水平布置的上固定板(4)和下固定板(10),上固定板(4)的四周和下固定板(10)的四周均与罐体(1)内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的罐体(1)内均布有呈竖直布置的反应管(3),反应管(3)的上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上固定板(4),反应管(3)的下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下固定板(10);所述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罐体(1)侧壁上有换热液进口(6)和换热液出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的罐体(1)内有呈水平布置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四周与罐体(1)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所述反应管(3)对应的支撑板(7)上的位置处均有便于反应管(3)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均有套管(2),套管(2)的内壁与反应管(3)的外壁间有间隙,套管(2)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套管(2)的两端均分别从支撑板(7)的两侧伸出,套管(2)的上边沿均互相齐平,套管(2)下端均向下延伸至邻近下固定板(10)的位置;所述换热液进口(6)位于上固定板(4)与支撑板(7)间的罐体(1)侧壁上,且换热液进口(6)的下边沿高度高于套管(2)的上边沿高度;所述换热液出口(8)位于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的罐体(1)侧壁上,且换热液出口(8)的下边沿与下固定板(10)的上板面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呈立式布置的罐体(1),该罐体(1)的顶部有进气口(5),罐体(1)的底部有出气口(9);所述罐体(1)内有呈水平布置的上固定板(4)和下固定板(10),上固定板(4)的四周和下固定板(10)的四周均与罐体(1)内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的罐体(1)内均布有呈竖直布置的反应管(3),反应管(3)的上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上固定板(4),反应管(3)的下端呈固定密封状穿过下固定板(10);所述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罐体(1)侧壁上有换热液进口(6)和换热液出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4)与下固定板(10)间的罐体(1)内有呈水平布置的支撑板(7),支撑板(7)的四周与罐体(1)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所述反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冯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经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