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的悬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057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上,为将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合适地支承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的许多预定高度中任一高度上,以与内衬支承件固定布置在集装箱中的高度相配合的悬置带,包括: 垂直取向的悬置带;和 固定安装在所述垂直取向悬置带中,沿预定垂直排列方式分布的多个固定件索眼,其中,所述多个固定件索眼彼此相隔预定距离,用来接受一个固定件,将所述多个固定件索眼中预定的一个附着至固定布置在集装箱中的集装箱内衬支承件上, 因此,不论集装箱内衬支承件是固定在集装箱中的什么高度处,内衬都将处于集装箱中的正确高度上,以便利内衬在集装箱中的恰当胀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说涉及运输大宗流体状或可流动原料,例如,干的大宗化学制品,粉状和制成粒状的树脂制品,面粉,咖啡豆,谷物等时容纳它们的大容积原料货物集装箱,更具体说,涉及一种与这类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一起使用的新的改进型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其中,这种新的改进型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呈现为一种新的改进型悬置系统,它使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可以在任何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中充分和正确地悬置和胀大,与在其内使用内衬的具体集装箱无关,因而,该大宗原料运货集装箱内衬将在集装箱中正确支承在其胀大的状态中,使得集装箱内衬不会受到可能会导致其破裂的压力,此外,该集装箱内衬是经适当加固,从而能承受大宗原料货物卸货时所受的作用力的。
技术介绍
当各种流体状或可流动的大宗货运原料,例如,干的大宗化学制品,粉状和制成粒状的树脂制品,面粉,咖啡豆,谷物,大米,糖等,用装在货船,货车,火车车厢等内的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从一个地方运送至另一地方时,大宗原料运货集装箱通常在不同的时间用来容纳不同的货运原料。因为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原料要装在这种集装箱中运送,所以,绝对必要的是,集装箱应是相当清洁的,以免前一次装运的原料货物残留在集装箱中而污染了作为特定大宗原料货物的原料。因此,为了免除在卸载一种原料货物之后对每个集装箱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在工业领域开始普遍使用放置在原料货物集装箱的货舱内的可拆卸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这样,在某种原料货物运抵目的地并卸货后,只要将集装箱内衬从集装箱上取下,则原料货物集装箱不需要大量的清洁工作就又可以用来装运另一种流体状或可流动原料的大宗原料货物了。应用在运输流体状或可流动原料的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中的大容积集装箱内衬的示例可在于1997年8月19日授予Matias的美国专利5,657,896,于1996年8月6日授予Matias的美国专利5,542,563,于1996年2月6日授予Stopper的美国专利5,489,037,于1995年6月6日授予Matias的美国专利5,421,476,于1993年6月29日授予Matias的美国专利5,222,621,于1993年3月16日授予Podd,Jr.等的美国专利5,193,710,于1992年10月6日授予Podd,Jr.等的美国专利5,152,735,于1992年8月11日授予Matias的美国专利5,137,170,和于1989年12月5日授予Podd的美国专利4,884,722中找到。虽然上述各种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从达到前面提到的主要目的的总体上来看显然是满意的,但这种可拆卸的集装箱内衬也显示出若干操作方面的困难。例如,由于在,例如,大宗原料货物装载作业,以及实际的运输期间通常有作用在集装箱内衬上的各种作用力或负荷,已有技术内衬曾被撕破或裂开,以及与它们在货物集装箱中的特有支承有关的损坏。更具体说,在图1中可看得最清楚,图中示意地给出了传统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已有技术的前端段,它总体上用标志符10表示。集装箱内衬10具有基本上是直角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因此很明显,集装箱内衬10的前端段是由前壁部分12,一对侧壁部分14(图中只能看见其中的一侧),顶壁部分16,和底壁部分(未示出)界定的。为了能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中悬置地支承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有一双面胶带18最初折叠至其自身,以便有效地将一编织加固带(未显示)夹在其间。在胶带——编织加固带组合件的横向隔开的两个末端还有一对索眼20,因此,胶带——编织加固带组合件牢固地固定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10的前端段上,从而能穿过集装箱内衬沿水平方向延伸,因而能叠合在前壁部分12和顶壁部分16交界处界定的上端前边角区22上,由此,胶带——编织加固带组合件有效地跨在集装箱内衬10的前壁部分12和顶壁部分16之上。为了将集装箱内衬10可操作地连接至集装箱的内部,集装箱的内侧壁部分通常提供有在工业界称为指条(finger-bars)的合适支承手段。但是,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使用这种指条支撑结构所固有的一个问题基于这样的事实,即这些指条支承结构在工业界使用的所有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的内部并不是布置在预定位置处的。有时,例如,指条支承结构位于集装箱内部上表面之下12吋高度上,而在另一些场合,它们可以是,例如,在集装箱内部上表面之下的22吋或32吋高度上。这样,当集装箱内衬10借助于,例如,可操作地附着于索眼20上的许多吊条,带子,或绳索固定于集装箱的内部时,安装人员必须实际上估计或猜测出支承条,带,或绳索所必须保障的松弛量,以便使集装箱内衬10可恰当地悬置于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并保持在它的胀大状态中。然而,这种猜测或估计常常是不正确的,例如,当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10是胀大的时候,集装箱内衬10的上端前边角区22却未能与集装箱上端前边角区正确配合。这样,在集装箱内衬10的上端前边角区22和集装箱的上端前边角区之间就形成了空隙,由此,集装箱的各个壁将不能有效地支承界定了集装箱内衬10的上端前边角区22的集装箱内衬10的各相应壁。其结果是,集装箱内衬10的这种上端前边角区22易受到导致集装箱内衬10破裂或损坏的由胀大和大宗原料货物装载所产生的作用力和压力。此外,作为使用双面胶带18的结果,集装箱内衬10组合件也会遭受损坏,这是因为采用了吊条,带子,绳索等作为将集装箱内衬10悬挂于集装箱指条结构上的工具,而胶带18的粘性则会因集装箱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而逐渐消失。而且,双面胶带18相对较贵,这从经济上来看也是不理想的。因此,在该领域中需要一种新的改进型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具体说,需要一种与其可操作连接的悬置系统,它可以使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在任何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不论它的指条支承或悬挂结构的具体布置或高度如何)中可操作地胀大和悬置,使集装箱内衬可以在集装箱中正确胀大和悬置,因而在集装箱内衬的上端前边角区和集装箱的上端前边角区之间不会出现空隙或气泡,这样,集装箱内衬就可适当地经受住或抵挡由胀大和货物装载所产生的作用力或压力,有效地呈现其加强的抗撕裂或破损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一起使用的新的改进型悬置系统,它适合于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部形成胀大的状态以承载大宗原料货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适合于放置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中的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一起使用的新的改进型悬置系统,其中,该新的改进型悬置系统有效地克服了用于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的传统已有技术悬置系统所特有的各种操作方面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适合于放置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中的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一起使用的新的改进型悬置系统,其中,该新的改进型悬置系统使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可以在任何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与在其内使用内衬的集装箱具体结构无关)内充分和恰当地悬置和胀大。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适合于放置在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中的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一起使用的新的改进型悬置系统,其中,该新的改进型悬置系统使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内衬可以在任何大宗原料货物集装箱(与在其内使用内衬的集装箱具体构造无关)内充分和恰当地悬置和胀大,因而,集装箱内衬将在集装箱中正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斯瓦尔多·迈奥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