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庆鸿专利>正文

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232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①将原料粒子与发泡胶水配比好,搅拌均匀,让每一颗原料粒子外表上都覆盖有一层胶水层;②将外表带有一层胶水层的原料粒子放入成型模具的型腔中;③加热施压,让发泡胶水产生发泡粘结,使相邻塑胶粒子通过胶水层彼此紧固粘结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材料选择上非常丰富,具有成本低和产品丰富多彩和外观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用品或日用品加工成型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该模内成型用品可以为护具、地垫、坐垫、鞋垫、鞋底以及鞋面。
技术介绍
模内成型用品一般是采用诸如注塑或者加热发泡的工艺,在模具内成型出外形与模腔相匹配的产品。注塑工艺为传统的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一般又分为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其中塑料注塑是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即可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加热发泡工艺是指诸如以塑料等原材料,加以催化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等辅料,通过物理发泡或交联发泡,使塑料中出现大量细微泡沫,体积增加,密度减少,软质发泡材料质量轻、柔软度好,具备缓冲、吸音、吸震、保温、过滤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汽车、体育休闲等行业。上述模内成型用品的两种生产加工方式,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舒适性。但是,现有技术采用的加热发泡工艺,其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一、其对发泡粒子的选择颇为严格,按照目前的常规做法,一般都需由工厂向外购买优质的EVA发泡粒子或者TPU发泡粒子,如此方能利用发泡粒子本身的特性,实现相邻发泡粒子彼此之间产生发泡融合,如此基于选材的严格,生产成本均比较高,难以在成本上有进一步的突破。二、基于现有的加热发泡工艺都是利用粒子本身的特性,即在发泡前后,粒子本身在物理特性上会发生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融合,如此粒子本身的外在美感会发生改变,将无法复原出原有的那种立体感,降低了外在美感效果;再者基于外在那种立体感的消失,使得在成型诸如鞋垫等产品时,丧失了一定的按摩效果。三、基于现有的加热发泡工艺都是利用粒子本身的特性,为了实现彼此之间充分融合,在选择粒子的时候非常讲究,如此无法任意选择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粒子来加工,即现有技术所成型出来产品在外观上往往一层不变,无法具有各种粒子形状填充的饱满感以及丰富多彩的外观,进而让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以解决在采用发泡成型工艺制成模内成型用品时,具有生产成本高以及成型出来产品的可变化性弱、外观美感差的冋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其中,包括如下步骤:①将原料粒子与发泡胶水配比好,搅拌均匀,让每一颗原料粒子外表上都覆盖有一层胶水层; ②将外表带有一层胶水层的原料粒子放入成型模具的型腔中; ③加热施压,让发泡胶水产生发泡粘结,使相邻塑胶粒子通过胶水层彼此紧固粘结在一起。进一步,在步骤①中,所述胶水层的最低要求是:原料粒子表面都需覆盖有发泡胶水。进一步,在步骤①中,该原料粒子与发泡胶水按照重量百分比的配比为60%:40%。进一步,在步骤③中采用平板传热压铸机实现加热施压。进一步,在步骤③中加热的温度为50_70°C。进一步,该原料粒子选择TPU粒子、EVA粒子、茶叶、甘鹿渣、橡胶粒子或海绵粒子之一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该原料粒子选用圆柱形、长条形、橄榄球形或球形粒子之一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进一步,该模内成型用品为护具、地垫、坐垫、鞋垫、鞋底或鞋面。进一步,该发泡胶水由如下组分构成: 组合聚醚:15-20wt% ; 组合聚四氢呋喃醚:35-45wt% ; 亚甲基二本二异氰酸酯:35-45wt% ; 有机硅匀泡剂:0-lwt% ; 紫外线吸收剂:0_lwt% ; 二醇类扩链剂:0_3wt% ; 有机铋催化剂:0-0.5wt%。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其将原料粒子与发泡胶水配比好,经搅拌均匀之后置入成型模具中,再通过加热施压使发泡胶水产生发泡粘结,实现一个完整产品的成型加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专利技术利用发泡胶水的发泡来实现原料粒子彼此之间的联结,对于原料粒子本身则并未改变其自身的特性,如此对于原料粒子的选择非常灵活,比如其可以直接选择一些废弃料进行生产加工,从而解决了基于材料选择而存在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二、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TPU粒子与胶水的结合来成型鞋垫等柔软的产品,利用TPU粒子的柔软自身配合胶水之后实现双重柔软,效果非常好;而且基于成型原理的不同,即对原料粒子本身不会产生变化,对原料粒子的要求仅是要求其与发泡胶水能够充分粘合即可,对原料粒子的选择范围非常宽,乃至基本上对原料粒子的形状和颜色并未有所限制和要求,进而在所成型出产品上可以保持一些原料粒子在形状和颜色上的特色,从而给整个模内成型用品带来饱满感以及丰富多彩的外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所成型出鞋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原料粒子-1 ;发泡胶水-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原料粒子与发泡胶水配比好,搅拌均匀,让每一颗原料粒子外表上都覆盖有一层胶水层;具体地,所述胶水层的最低要求是:原料粒子表面都需覆盖有发泡胶水。②将外表带有一层胶水层的原料粒子放入成型模具的型腔中; ③加热施压,让发泡胶水产生发泡粘结,使相邻塑胶粒子通过胶水层彼此紧固粘结在一起。优选地,其是采用平板传热压铸机实现加热施压,加热温度选用50_70°C。优选地,在步骤①中,该原料粒子与发泡胶水按照重量百分比的配比为60%:40%,如此可以确保所成型出来的产品具有最佳的使用效果。该原料粒子选择TPU粒子、EVA粒子、茶叶、甘蔗渣、橡胶粒子或海绵粒子之一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对于该原料粒子的形状,其原则上可以为任意形状及其组合,该原料粒子选用圆柱形、长条形、橄榄球形或球形粒子之一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该模内成型用品可以为护具、地垫、坐垫、鞋垫、鞋底或鞋面,当然并不限于这些,只要是能采用模内成型出来的即可。如图1所示,其为采用TPU粒子I与发泡胶水2成型好的鞋垫,图中TPU粒子I嵌设在发泡胶水2中,TPU粒子I仍然呈现的为独立的粒子状。对于该发泡胶水,其主要要求是能与相应原料粒子发泡粘合固定即可,为了让本专利技术被更进一步地公开,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其优选采用如下组分构成: 该发泡胶水由如下组分构成: 组合聚醚:15-20wt% ; 组合聚四氢呋喃醚:35-45wt% ; 亚甲基二本二异氰酸酯:35-45wt% ; 有机硅匀泡剂:0-lwt% ; 紫外线吸收剂:0_lwt% ; 二醇类扩链剂:0_3wt% ; 有机铋催化剂:0-0.5wt%。选用上述比例之后,可能让最终成型出来的产品在各项性能指标上达到最佳,比如柔软度等方面。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畴。【主权项】1.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原料粒子与发泡胶水配比好,搅拌均匀,让每一颗原料粒子外表上都覆盖有一层胶水层; ②将外表带有一层胶水层的原料粒子放入成型模具的型腔中; ③加热施压,让发泡胶水产生发泡粘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内成型用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将原料粒子与发泡胶水配比好,搅拌均匀,让每一颗原料粒子外表上都覆盖有一层胶水层;②将外表带有一层胶水层的原料粒子放入成型模具的型腔中;③加热施压,让发泡胶水产生发泡粘结,使相邻塑胶粒子通过胶水层彼此紧固粘结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柃眉
申请(专利权)人:丁庆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