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形自动收缩送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圆环和底座,以及若干个设于圆环和底座之间的支架组件,每个支架组件均包括上斜杆,中斜杆,下斜杆以及立杆,上斜杆上部活动套装于圆环上,其下部与中斜杆、下斜杆依次首尾铰接,且立杆上部与上斜杆中部铰接,立杆下部与下斜杆下部铰接,同时在每个立杆下部均对应设有一个球节,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同心径向设置的导向球槽,球节一一对应滑动设于导向球槽内部,在立杆外侧通过弹性蒙皮围成一个与导向球槽同心的柱状空间,且该弹性蒙皮具有向中心位置收缩的趋势,其优点在于,不仅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而且实现了棒料的自动连续传输和精确定位,便于机械手抓取,实现自动送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形自动收缩送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送料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形自动收缩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棒料是常用的毛坯材料。大多数机械加工企业,棒料依旧是靠手工传送,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且易出现工人送料时被机器夹伤手臂的情况,安全性能差。所以需开发一种可连续输送,工作平稳,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棒料送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操作简单、工作平稳、安全可靠,降低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而且便于机械手抓取,实现棒料自动连续传输和精确定位的圆柱形自动收缩送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形自动收缩送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圆环和底座,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圆环和所述底座之间的支架组件,每个支架组件均包括上斜杆,中斜杆,下斜杆以及立杆,所述上斜杆上部活动套装于所述圆环上,其下部与所述中斜杆上部铰接,所述中斜杆下部与所述下斜杆上部铰接,且所述立杆上部与所述上斜杆中部铰接,所述立杆下部与所述下斜杆下部铰接,同时在每个立杆下部均对应设有一个球节,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同心径向设置的导向球槽,所述球节一一对应滑动设于所述导向球槽内部,在所述立杆外侧通过弹性蒙皮围成一个与所述导向球槽同心的柱状空间,且该弹性蒙皮具有向中心位置收缩的趋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斜杆的长度为a,所述下斜杆的长度为b,所述上斜杆与所述立杆的交点到所述上斜杆与所述中斜杆的交点的距离为c,所述立杆的长度为d,其中a、b、c、d满足以下关系式:(a+b)2=c2+d2;当上斜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可使上斜杆与立杆垂直,同时中斜杆与下斜杆成一直线,弹性蒙皮和立杆向外张开到最大位置,且弹性蒙皮上下扩张程度一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柱状空间的中心位置设有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的限位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球槽均匀分布于所述底座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片为弧形柱状限位片。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下压圆环,圆环在下移过程中带动上斜杆上部一同下降,直至上斜杆处于水平状态,此时,立杆上部在上斜杆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动,并带动立杆下部的球节沿导向球槽向外移动。所述立杆外移时,带动弹性蒙皮向四周张开,假设所述中斜杆的长度为a,所述下斜杆的长度为b,所述上斜杆与所述立杆的交点到所述上斜杆与所述中斜杆的交点的距离为c,所述立杆的长度为d,其中a、b、c、d满足以下关系式:(a+b)2=c2+d2,当上斜杆处于水平位置时,可使上斜杆与立杆垂直,同时中斜杆与下斜杆成一直线,弹性蒙皮和立杆向外张开到最大位置,且弹性蒙皮上下扩张程度一致,此时,弹性蒙皮内部可容纳的棒料最多。当棒料放置完毕后,松开圆环,弹性蒙皮自动收缩迫使外围棒料向中心收缩靠拢,立杆下部沿着导向球槽方向向底座中心靠拢,立杆的上部则随弹性蒙皮自然向中心移动,处于中心位置的棒料,在弹性蒙皮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被定位在限位片上。当机械手自动抽走该中心位置的棒料后,弹性蒙皮继续收缩,并将下一个棒料挤到限位片上,以便机械手下次自动抓取作业,从而实现自动送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弹性蒙皮具有向中心位置自动收缩的趋势将柱状空间内的棒料向中心移动,不仅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平稳、安全可靠,降低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实现了棒料的自动连续传输和精确定位,便于机械手抓取,实现自动送料;2.本专利技术底座上设有若干个同心径向设置的导向球槽,立杆下部的球节在导向球槽内滑动,有效减少了滑动阻力,便于实现自动收缩,同时也有效的限制了立杆和弹性蒙皮收缩移动的方向;3.本专利技术在底座上、位于所述柱状空间的中心位置设有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的限位片,可实现对移至中心位置的棒料进行准确定位,便于机械手抓取作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架组件的各长度关系示意图;其中:1圆环,2底座,3上斜杆,4中斜杆,5下斜杆,6立杆,7球节,8导向球槽,9弹性蒙皮,10限位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一种圆柱形自动收缩送料装置,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圆环1和底座2,以及8个设于圆环1和底座2之间的支架组件,每个支架组件均包括上斜杆3,中斜杆4,下斜杆5以及立杆6,上斜杆3上部活动套装于圆环1上,其下部与中斜杆4上部铰接,中斜杆4下部与下斜杆5上部铰接,且立杆6上部与上斜杆3中部铰接,立杆6下部与下斜杆5下部铰接,同时在每个立杆6下部均对应设有一个球节7,底座2上设有8个同心径向均匀布置的导向球槽8,球节7一一对应滑动设于导向球槽8内部,在立杆6外侧通过弹性蒙皮9围成一个与导向球槽8同心的柱状空间,且该弹性蒙皮9具有向中心位置收缩的趋势,将柱状空间内的棒料向中心移动,不仅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工作平稳、安全可靠,降低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实现了棒料的自动连续传输和精确定位,便于机械手抓取,实现自动送料。参照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斜杆4的长度为a,下斜杆5的长度为b,上斜杆3与立杆6的交点到上斜杆3与中斜杆4的交点的距离为c,立杆6的长度为d,其中a、b、c、d满足以下关系式:(a+b)2=c2+d2;当上斜杆3处于水平位置时,可使上斜杆3与立杆6垂直,同时中斜杆4与下斜杆5成一直线,弹性蒙皮9和立杆6向外张开到最大位置,且弹性蒙皮9上下扩张程度一致。参照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底座2上、位于柱状空间的中心位置设有垂直于底座2设置的限位片10(该限位片10为弧形柱状限位片),可实现对移至中心位置的棒料进行准确定位,便于机械手抓取作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1)下压圆环1,使得上斜杆3顶部随圆环1一同下降,至上斜杆3处于水平状态,立杆6上部在上斜杆3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动,并带动立杆6下部的球节7沿导向球槽8向外移动,此时,弹性蒙皮9向外张开到最大位置;2)向弹性蒙皮9和立杆6所围成的柱状空间中竖直放入一定数量的棒料;3)松开圆环1,弹性蒙皮9自动收缩,从而推动棒料向中心位置移动,处于中心位置的棒料,在弹性蒙皮9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被准确定位在限位片10上,便于机械手准确抓取棒料,当机械手自动抽走该中心位置的棒料后,弹性蒙皮9继续收缩,并将下一个棒料挤到限位片10上,以便机械手下次自动抓取作业。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形自动收缩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圆环(1)和底座(2),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圆环(1)和所述底座(2)之间的支架组件,每个支架组件均包括上斜杆(3),中斜杆(4),下斜杆(5)以及立杆(6),所述上斜杆(3)上部活动套装于所述圆环(1)上,其下部与所述中斜杆(4)、所述下斜杆(5)依次首尾铰接,且所述立杆(6)上部与所述上斜杆(3)中部铰接,所述立杆(6)下部与所述下斜杆(5)下部铰接,同时在每个立杆(6)下部均对应设有一个球节(7),所述底座(2)上设有若干个同心径向设置的导向球槽(8),所述球节(7)一一对应滑动设于所述导向球槽(8)内部,在所述立杆(6)外侧通过弹性蒙皮(9)围成一个与所述导向球槽(8)同心的柱状空间,且该弹性蒙皮(9)具有向中心位置收缩的趋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形自动收缩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平行设置的圆环(1)和底座(2),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圆环(1)和所述底座(2)之间的支架组件,每个支架组件均包括上斜杆(3),中斜杆(4),下斜杆(5)以及立杆(6),所述上斜杆(3)上部活动套装于所述圆环(1)上,其下部与所述中斜杆(4)上部铰接,所述中斜杆(4)下部与所述下斜杆(5)上部铰接,且所述立杆(6)上部与所述上斜杆(3)中部铰接,所述立杆(6)下部与所述下斜杆(5)下部铰接,同时在每个立杆(6)下部均对应设有一个球节(7),所述底座(2)上设有若干个同心径向设置的导向球槽(8),所述球节(7)一一对应滑动设于所述导向球槽(8)内部,在所述立杆(6)外侧通过弹性蒙皮(9)围成一个与所述导向球槽(8)同心的柱状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沈海潼,王飞,董小飞,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