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磊专利>正文

浮力式止回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9065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6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液体配件技术领域,是一种浮力式止回输液装置,其包括止回壳体和浮子,止回壳体内分别设有进液通道和储液腔,进液通道的上部为位于止回壳体上的进液口,进液通道与储液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储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对应出液口上方位置的储液腔内套装有能在药液液面高度超过最低限时上浮且在药液液面低于最低限时下落并封堵出液口的浮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进液通道和储液腔分开设置,可有效消除液体滴落对浮子的作用力,以及对浮子与储液腔间隙、药液滴落流道和流速的制约,具有良好的止回效果,解放人力,无需病人或陪护人时刻观察滴液情况;且采用浮力控制浮子的起落的适用性强,可满足多种药液的使用,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液体配件
,是一种浮力式止回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输液器一般包括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和进气管空气过滤器等,其在使用时均需患者或陪护人对滴液过程进行观察,待到液体即将滴完时更换新的液体或者拔除静脉针,以此防止在液体滴完后出现血液回流的现象。然而滴液的过程漫长而枯燥,患者或监护人极易在观察过程中走神或犯困,以致回血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无法得到更好的解决。在现有技术中也有能够实现在液体将尽时防止回血的装置,其大都是在储液腔体的上下位置分别设有进液和出液通道,并在腔体内设有浮子,在储液腔体内的液体不足以提供浮子上浮的浮力时,浮子将沉于储液腔体底部,从而封堵出液通道。然而在该类结构,药液的流通均是自上而下,其会滴落在浮子上而对浮子产生一定的阻力,同时会制约浮子与储液腔体侧壁之间的间隙设定以及药液的流速,即当浮子与所在腔体的垂直间隙较小时,可确保浮子上下移动的顺畅,此时较小的间隙会使药液的通路变窄,导致药液通过性变差,降低药液的流速;当浮子与所在腔体的垂直间隙较大时,可确保药液能顺利通过,但是在此情况下,浮子易受到外界震动而发生位移,且易出现浮子下落时位置不准确而无法有效封堵出液通道的现象,从而影响其止回效果;此外由于浮子整体都在药液流经的通路上,其浮起后还可能会堵塞进液口,这样反而更影响输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210189228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所述的防回血输液装置中增设了能够限定浮子移动间隙的垂直限位架和能将药液分滴在浮子外侧的引管,其虽然可使药液能不滴落在浮子上,且使浮子能在合理范围内移动,但是垂直限位架本身也处于正常液体流经的通道中,其缓解药液流速的作用也有限,且还存在加工复杂,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较高,增加其生产成本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也有能够实现在液体将尽时能够识别该状态并提醒预警的装置,主要包括红外线探测、电容探测和重力称量探测等。红外线探测法,其实际探测的物理量是液体与输液管综合起来对红外线的折射率。该方法需要面对的是不同材质的输液管、不同颜色的输液管、不同颜色的药液、不同药液的密度、不同塑料原料的密度与纯度、不同生产厂家的配方与加工工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组合的数量太过巨大,要确保探测的准确性,需要完成大量的试验与产品的反复调校。这就让研发一款可靠的,使用红外线探测技术的产品,不得不付出较高的研发测试成本。然而每年新的药品与材料不断进入医疗市场,也会对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形成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使用红外线探测技术的产品,由于探测本身必须是在开机状态下进行的,所以使用时必须手动开启和关闭,在更换输液瓶/输液袋时都要操作。因此红外线探测法在使用上并不便捷,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如果忘记关闭,其无效工作又会浪费有限的电能,降低使用寿命。因此红外线探测并不适合用在输液探测的场景中。电容探测法,其实际探测的物理量是液体与输液管的综合的电荷容纳能力。该方案在确保可靠性和便捷性方面与红外线遇到的问题类似,都难以保证探测的可靠性与使用的便捷性,故也不适合用在输液探测的场景中。不管是采用红外线探测技术还是电容探测技术,其都需要将探测器件固定在输液器上。现有的固定方案,将红外线发射器与接收器,或者电容的两片电极置于夹具的两内侧,再由夹具固定到输液器上。使用夹具时,会将关键的部件探测置于一个需要反复接触、反复开闭使用、受力较大的位置,因此会对探测探测器件的精度与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不但影响使用寿命,而且容易发生医疗事故、护理事故。重力称量探测是指,利用输液瓶或输液袋在有液体与无液体时的重量差别来反应是否输液结束的探测方法。这类方案均包含一个测量物体重量的称。由于称本身不便于安装携带,而且输液瓶或输液袋的大小不同、输液对象所需的药液体积不同、输液瓶或输液袋的材质不同(玻璃的、塑料的等)等问题使得重力称量探测技术没办法有一个统一的探测指标。因此该方法也不适合用在输液探测的场景中。现有的输液报警技术采用探测与报警为一体方案,探测部分与报警部分使用同一电池电源,需要报警时在探测部件附近发出声光信号。这种方案有几个缺点。缺点一,遇到病人休息(昏迷)或陪护人员不在的情况下,无法有效保障输液安全。在用户已经信任报警器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反而是更危险的。缺点二,即便报警器通知到了病人或陪护人员,病人或陪护人员还要去找护士进行后续的操作,便捷性并未得到提升。缺点三,探测与报警使用同一个电池电源,增加了功耗。如果再加上数据传输功能,那么势必会继续增加功耗,从而进一步降低其在医疗过程中的续航能力、可靠性和稳定性。不管是结构性止回技术还是止回膜技术,都会让使用者产生麻痹懈怠的心理,认为使用这种产品后肯定是安全可靠的。但是,即便在有效止回的情况下,止回也只在短时间内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如果时间稍长,止回界面的液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相当于调节器关死状态),由于人体静脉压的作用及液体具有相互扩散的作用,血液还是会流入输液器中,无法达到彻底的防回血效果。在放松了警惕的情形下,客观上使止回时间延长了,则会更容易造成血栓的形成,更容易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止回技术如能与探测报警技术结合,则安全性更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力式止回输液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输液器存在的需专人观察药液情况,易出现回血现象,止回装置使用不便,药液流通性差且封堵情况不稳定,探测技术和报警技术的适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浮力式止回输液装置,包括止回壳体和浮子,止回壳体内分别设有进液通道和储液腔,进液通道的上部为位于止回壳体上的进液口,进液通道与储液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储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对应出液口上方位置的储液腔内套装有能在药液液面高度超过最低限时上浮且在药液液面低于最低限时下落并封堵出液口的浮子,对应储液腔上部位置的止回壳体上设有能与储液腔相通的单向止液通气装置。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浮子为具有磁性的浮子,且在止回壳体上设有能够感应到浮子上浮和下沉的磁簧开关。上述在止回壳体的上部外侧可设有能在浮子上浮时闭合且下沉时断开的常开式磁簧开关。上述在止回壳体的上部可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能在浮子上浮时闭合且下沉时断开的常开式磁簧开关。上述在止回壳体的下部外侧可设有能在浮子上浮时闭合且下沉时断开的常闭式磁簧开关。上述在止回壳体的下部可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能在浮子上浮时闭合且下沉时断开的常闭式磁簧开关。上述在止回壳体的上部外侧可固定有挂钩,挂钩上套挂有检测卡片,常开式磁簧开关集成在检测卡片内,检测卡片内还集成有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与常开式磁簧开关的两个引脚电连接在一起。上述止回壳体的上部外侧固定有挂钩,挂钩上套挂有检测卡片,常闭式磁簧开关集成在检测卡片内,检测卡片内还集成有无线信号发射装置,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与常闭式磁簧开关的两个引脚电连接在一起。上述安装槽的开口可位于止回壳体的侧壁上,常开式磁簧开关或常闭式磁簧开关的两个引脚均与安装槽的开口同侧,在止回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能将其安装槽开口和两个引脚均包覆在内的安装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力式止回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回壳体和浮子,止回壳体内分别设有进液通道和储液腔,进液通道的上部为位于止回壳体上的进液口,进液通道与储液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储液腔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对应出液口上方位置的储液腔内套装有能在药液液面高度超过最低限时上浮且在药液液面低于最低限时下落并封堵出液口的浮子,对应储液腔上部位置的止回壳体上设有能与储液腔相通的单向止液通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张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