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无级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735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模式无级变速器。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模式自动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可变比率部件;多个行星齿轮组件;链传动组件;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设备。第一行星齿轮组件与输入轴、第一离合器和第一制动器相关联并且提供前进挡和倒车挡。可变比率部件由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出件驱动并且驱动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其可以是简单或复合行星组件)与第二离合器和第二制动器相关联并且驱动链传动组件。链传动组件的输出件驱动与输出轴相关联的第三行星齿轮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并且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双模式自动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可变比率部件、第二行星齿轮组件、链传动装置以及第三行星齿轮组件。
技术介绍
此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并且这些陈述可能构成也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由于通常导致改进的性能的包装益处和重量减少,使得证明前轮驱动车辆受到消费者欢迎。大部分可变包装益处是在乘客舱中间的传动系隆起的减少或消除,并且重量减少主要是由于对于后轮推进器(支柱)轴的消除。消费者接受所有这些益处。如同任何工程解决方案,配备前轮驱动的车辆并非没有挑战和折衷。然而,将发动机、变速器、差速器和驱动桥以及转向部件都放置在机动车辆的前向部分中呈现出通常大于在后轮驱动车辆中遇到的那些挑战的设计和包装挑战。例如,某些变速器配置由于其串接齿轮布置而占据沿扭矩流动路径(S卩,从输入到输出)的显著长度。此变速器以横向或总向定向容纳在车辆中通常将确定它可以用于其中的车辆的类型和尺寸。替代地,可能有必要稍微减少乘客舱体积以容纳某一变速器。从以上内容显而易见的是,变速器的总(外部)尺寸以及形状通常将影响它将用于的车辆的设计以及类型。因此,还显而易见但是,需要并且本专利技术中如此引导改进,特别是针对提供具有非常适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发动机舱中的部件的物理布置以及整体形状和尺寸的变速器的那些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双模式自动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具有:可变比率部件,诸如双锥形皮带轮和皮带组件或变速机;多个行星齿轮组件;链传动装置;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设备。第一行星齿轮组件与输入轴、第一离合器和第一制动器相关联并且提供前进挡和倒车挡。可变比率部件由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出件驱动并且驱动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其可以是简单或复合行星组件)与第二离合器和第二制动器相关联并且驱动链传动组件。链传动组件的输出件驱动与输出轴相关联的第三行星齿轮组件。输入轴、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和可变比率部件的输入件位于第一轴上,可变比率部件的输出件、第二行星齿轮组件以及对链传动组件的输入件位于平行于第一轴并且与第一轴间隔开的第二轴上,并且链传动组件的输出件、第三行星齿轮组件和输出轴位于与第一和第二轴平行并且与第一和第二轴间隔开的第三轴上。还披露具有布置在四个平行轴上的变速器部件的额外实施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自动变速器,其具有:可变比率部件;多个行星齿轮组件;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机动车辆自动变速器,其具有:可变比率部件,诸如变速机或皮带和锥形轮组件;多个行星齿轮组件;以及多个扭矩传递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自动变速器,其具有:可变比率部件;三个行星齿轮组件;以及扭矩传递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自动变速器,其具有:可变比率部件;三个行星齿轮组件;以及四个扭矩传递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自动变速器,其具有:可变比率部件;三个行星齿轮组件;两个离合器;以及两个制动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自动变速器,其具有:可变比率部件;三个行星齿轮组件;四个扭矩传递设备;以及链传动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自动变速器,具有布置在三个平行的、间隔开的轴上的部件。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方案: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组合地包括, 壳体, 输入构件, 输出构件, 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输入构件, 可变比率部件,其具有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联接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 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可变比率部件的所述输出件, 链传动组件,其具有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联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 第三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链传动组件的所述输出件,所述第二元件联接到所述输出构件并且所述第三元件联接到所述壳体, 第一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选择性地连接, 第一制动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壳体选择性地连接,第二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选择性地连接,以及 第二制动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与所述壳体选择性地连接。2.如方案I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可变比率部件包括可调锥形皮带轮输入、皮带和链中的一个以及可调锥形皮带轮输出。3.如方案I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输入构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和所述可变比率部件的所述输入件位于第一轴上,所述可变比率部件的所述输出件、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以及所述链传动组件的所述输入件位于第二轴上,并且所述链传动组件的所述输出件、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件和所述输出构件位于第三轴上。4.如方案3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轴平行于所述第一轴并且与所述第一轴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三轴平行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并且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间隔开。5.如方案I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是环形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是行星齿轮架,并且所述第三元件是太阳齿轮。6.如方案I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是环形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是行星齿轮架,并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是太阳齿轮。7.如方案I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是太阳齿轮,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是行星齿轮架,并且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是环形齿轮。8.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组合地包括, 输入构件, 输出构件, 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输入构件, 可变比率部件,其具有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联接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 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可变比率部件的所述输出件, 第三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由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驱动,所述第二元件联接到所述输出构件并且所述第三元件接地, 第一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选择性地连接, 第一制动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选择性地接地, 第二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选择性地连接,以及 第二制动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选择性地接地。9.如方案8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中所述输入构件、所述第当前第1页1 2 3&nb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CN105003607.html" title="双模式无级变速器原文来自X技术">双模式无级变速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无极自动变速器,其组合地包括,壳体,输入构件,输出构件,第一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输入构件,可变比率部件,其具有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联接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第二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可变比率部件的所述输出件,链传动组件,其具有输入件和输出件,所述输入件联接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第三行星齿轮组件,其具有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第三元件,所述第一元件联接到所述链传动组件的所述输出件,所述第二元件联接到所述输出构件并且所述第三元件联接到所述壳体,第一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选择性地连接,第一制动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壳体选择性地连接,第二离合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选择性地连接,以及第二制动器,其将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件的所述第三元件与所述壳体选择性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辛赫PR加西亚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