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85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提供一种用于交通载具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该组件包括差速器支座、环形齿轮和焊核。该差速器支座包括外表面,该外表面包括具有延伸到根部端的焊接端的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具有形成在其第一径向部分处的第一狭槽。该环形齿轮围绕该差速器支座设置,包括具有内表面的内侧。该内侧具有与根部端邻接的止动法兰。该内表面包括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设置在该第一接触面上,使得该根部端与该第二端邻接。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在它们之间限定了一凹穴,并且,该第一狭槽限定了第一通气孔,用于通气。该焊核设置在该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质量增强焊缝的激光焊接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用于增强疲劳性能和减少裂纹。


技术介绍

1、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有助于将发动机动力传递到交通载具的轮轴,并经受重应力条件。重应力条件可包括焊缝上的离心应力、对焊缝产生应力的振动以及内部温度的上升,所有这些都在焊缝上产生弯曲应力。这种条件下,组件的焊缝中可能产生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虽然当前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实现了它们的预期目的,但是需要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增强的疲劳性能的激光焊接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2、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载具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该组件包括用于传输发动机动力的差速器支座。此外,差速器支座包括具有外表面的外侧。外表面包括具有延伸到根部端的焊接端的第一接触面。第一接触面具有围绕其周向形成的第一中空通道。在这方面,第一接触面具有从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根部端形成在第一接触面的第一径向部分处的第一狭槽。

3、组件还包括围绕该差速器支座布置的环形齿轮。环形齿轮包括具有内表面的内侧。此外,内侧具有从其延伸并与第一接触面的根部端邻接的止动法兰。内表面包括第二接触面,其具有延伸到止动法兰处的第二端的第一端。另外,第二接触面具有围绕其周向形成的第二中空通道。

4、在这方面,第二接触面设置在第一接触面上,使得根部端与第二端和止动法兰邻接。此外,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在它们之间限定了一凹穴(pocket)。此外,第一狭槽限定了与凹穴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孔,用于在焊接过程中向大气通气。

5、进一步地,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焊核(weldnugget)。焊核从焊接端延伸到凹穴。

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还具有从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根部端形成在第一接触面的第二径向部分上的第二狭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包括从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根部端形成在第一接触面的多个径向部分上的多个狭槽。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狭槽相对于差速器支座的水平轴线以倾斜(decline)和下降(incline)的方式之一形成在第一径向部分上。

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狭槽宽2毫米(mm)至10mm,深1mm至6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狭槽宽7mm,深2mm。在又一实施例中,狭槽具有半圆形、半椭圆形、正方形和矩形其中之一的形状,且该狭槽为多个狭槽。多个狭槽中的每一个从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根部端形成在第一接触面的径向部分上。

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激光焊接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的方法。在这方面,方法包括提供用于传输发动机动力的差速器支座。差速器支座包括具有外表面的外侧。此外,外表面包括第一接触面,其限定第一接合(faying)面并具有延伸到根部端的焊接端。第一接触面具有围绕其周向形成的第一中空通道。另外,第一接触面具有从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根部端形成在第一接触面的第一径向部分上的第一狭槽。

9、该方法还包括提供围绕差速器支座布置的环形齿轮。在这方面,环形齿轮包括具有内表面的内侧。内侧具有从其延伸并与第一接触面的根部端邻接的止动法兰。此外,内表面包括第二接触面,其限定第二接合面并具有延伸到止动法兰处第二端的第一端。此外,第二接触面具有围绕其周向形成的第二中空通道。第二接触面设置在第一接触面上,使得根部端与第二端和止动法兰邻接。

10、在这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将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布置成使得第一接合面和第二接合面邻接接触。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在它们之间限定了一凹穴。此外,第一狭槽限定了与凹穴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孔,用于在焊接过程中向大气通气。

11、而且,方法还包括将激光束引导到差速器支座的外表面上,以有效地形成设置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焊核。焊核从焊接端延伸到凹穴,从而通过第一通气孔向大气通风,以减少应力集中引起的开裂。

12、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接触面还具有从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根部端形成在第一接触面的第二径向部分上的第二狭槽。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接触面包括从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根部端形成在第一接触面的多个径向部分上的多个狭槽。在又一示例中,第一狭槽相对于差速器支座的水平轴线以倾斜和下降的方式之一形成在第一径向部分上。

13、在一个示例中,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狭槽宽2毫米(mm)至10mm,深1mm至6mm。在另一个示例中,在第二接触面上的第一狭槽宽7mm,深2mm。在又一示例中,狭槽具有半圆形、半椭圆形、正方形和矩形其中之一的形状。

14、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激光焊接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提供用于传输发动机动力的差速器支座。在这方面,差速器支座包括具有外表面的外侧。外表面包括第一接触面,其限定第一接合面并具有延伸到根部端的焊接端。此外,第一接触面具有围绕其周向形成的第一中空通道。

15、在这方面,系统还包括围绕差速器支座布置的环形齿轮。环形齿轮包括具有内表面的内侧。此外,内侧具有从其延伸并与第一接触面的根部端邻接的止动法兰。内表面包括第二接触面,其限定第二接合面并具有延伸到止动法兰处的第二端的第一端。另外,第二接触面具有围绕其周向形成的第二中空通道。第二接触面设置在第一接触面上,使得根部端与第二端和止动法兰邻接。此外,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中的一个包括从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中的一个到根部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形成在其上的第一径向部分处的第一狭槽。

16、系统还包括一个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被布置成将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固持在适当位置以便准备激光焊接。此外,固定单元具有一个可移动臂,该可移动臂用于将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布置成使得第一接合面和第二接合面邻接接触。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在它们之间限定了一凹穴。此外,第一狭槽限定了与凹穴流体连通的第一通气孔,用于向大气通气。

17、在这方面,进一步地,系统包括激光单元,激光单元被布置成将激光束引导到差速器支座的外表面上,以有效地形成设置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焊核。焊核从焊接端延伸到凹穴,从而通过第一通气孔向大气通风,以减少由于应力集中引起的开裂。

18、系统还包括与固定单元和激光单元连通的控制器。控制器被布置为控制固定单元和激光单元。此外,系统包括电源,该电源被布置为向控制器、固定单元和激光单元供电。

1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中的一个包括从第一中空通道和第二中空通道中的一个到根部端和第二端中的一个形成在其上的第二径向部分处的第二狭槽。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狭槽相对于差速器支座的水平轴线以倾斜和下降的方式之一形成在第一径向部分上。

20、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狭槽宽2毫米(mm)至10mm,深1mm至6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狭槽宽7mm,深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交通载具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所述根部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第二径向部分上的第二狭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所述根部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多个径向部分上的多个狭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狭槽相对于所述差速器支座的水平轴线以倾斜和下降的方式之一形成在所述第一径向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狭槽宽2mm至10mm,深1mm至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通气孔宽7mm,深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狭槽具有半圆形、半椭圆形、正方形和矩形其中之一的形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狭槽为多个狭槽,所述多个狭槽中的每一个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所述根部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径向部分上。

8.一种用于制造激光焊接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还包括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所述根部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第二径向部分上的第二狭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所述根部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多个径向部分上的多个狭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通载具的差速器支座和环形齿轮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还具有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所述根部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第二径向部分上的第二狭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包括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穿过所述根部端形成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多个径向部分上的多个狭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狭槽相对于所述差速器支座的水平轴线以倾斜和下降的方式之一形成在所述第一径向部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上的第一狭槽宽2mm至10mm,深1mm至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新D·拉克西特C·巴克P·K·杰哈W·J·威尔逊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