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模块及具有其的集装箱模块化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44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模块及具有其的集装箱模块化建筑。集装箱模块的端部由顶梁、底梁和角柱围成,端部包括开放的矩形框,矩形框上方两转角处设置有角形板,角形板的外表面与端部的外表面相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装箱模块中,通过在端部上方转角处设置角形板,一方面加强了端部转角处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给密封胶条提供足够的转角空间,实现其由水平到竖直方向的自然过渡,从而提高密封性能,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模块,尤其涉及两个相邻集装箱模块的端部之间的拼缝密封装置及具有该集装箱模块的集装箱模块化建筑。
技术介绍
集装箱模块化建筑凭借其可预制定做、可重复使用、可移动拓展、坚固耐用、建造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受到大众的青睐。人们为了满足各种功能或造型需求,在空间上将集装箱模块进行灵活拼接和组合。例如,考虑到室内空间的限制,对于大型的开阔的公共场所,如大型会议室、大型办公室等,需要通过将多个端部开放(即无壁板)的单体集装箱模块进行拼接组合来满足空间的需求。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各模块开放位置拼缝间的密封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在拼缝处塞入密封胶条,再打密封胶。但是由于单体集装箱模块的端部两个顶角均为直角,没有足够的转角空间,胶条塞入不便,耗费工时较多,且密封效果较差,且端部两个顶角处均设有顶角件,顶角件上开有角件孔,雨水易从顶角件孔进入到拼缝处从而流进箱体内。为了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只能采用特制的密封胶条,同时将端部两侧的角柱加宽,以避让顶角件,但增加了成本,同时也造成集装箱箱体内部使用空间的减少,集装箱模块拼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模块,所述集装箱模块的端部由顶梁、底梁和角柱围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包括开放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方两转角处设置有角形板,所述角形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端部的外表面相平。可选地,所述角形板由第一边、第二边和第三边围成,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呈直角,并与所述矩形框贴合连接。可选地,所述角形板的第一边和/或所述角形板第二边的长度为60?100mm。可选地,所述角形板的第三边具有朝向所述集装箱模块内侧的折弯边。可选地,所述角形板的第三边为圆弧状。可选地,所述矩形框由所述顶梁、底梁和角柱围成。 可选地,所述顶梁与所述角柱通过顶角件连接,所述角形板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顶角件连接。可选地,所述端部内设有壁板,所述矩形框至少部分包括壁板。可选地,所述矩形框由多个壁板围成或由壁板、顶梁、底梁与角柱围成或由壁板、顶梁与底梁围成。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模块化建筑,所述集装箱模块化建筑至少包括两个集装箱模块,所述两个集装箱模块上的矩形框对称设置。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着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集装箱模块和集装箱模块化建筑,拼缝密封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成本低、效果好。集装箱模块的端部由顶梁、底梁和角柱围成,端部包括开放的矩形框,矩形框上方两转角处设置有角形板,角形板的外表面与端部的外表面相平,这样一方面加强了矩形框转角处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给密封胶条提供足够的转角空间,实现其由水平到竖直方向的自然过渡,从而提高密封性能,且成本低廉。【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模块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示出的角形块的沿C-C线的截面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角形板第三边呈圆弧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模块端部的矩形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5中的角形板第三边呈圆弧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模块端部的矩形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集装箱模块端部的矩形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C部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矩形框2、顶梁3、底梁4、角柱5、顶角件6、角形板7、第一边10、缺口11、折弯边12、第一壁板15、第二壁板16、第一边13、角形板22、矩形框23、矩形框24、矩形框8、第二边9、第三边17、第二边18、第三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图1-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按照本技术的集装箱模块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集装箱模块的端部由顶梁2、底梁3和角柱4围成,不设壁板,即由顶梁2、底梁3和角柱4围成开放的矩形框I。在矩形框I上方两转角处,设置角形板6,角形板6贴合连接顶梁2和角柱4角形板6的外表面与端部的外表面相平。角形板6具有第一边7、第二边8和第三边9,第一边7和第二边8呈直角,角形板6的第一边7与顶梁2贴合连接,角形板6的第二边8与角柱4贴合连接。第一边7和第二边8的长度可以为60?100mm,此时在既能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又有助于控制成本。通常情况下,角形板采取的材质为钢板,当然,角形板所采取的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本技术无意对角形板的材质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合适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角形板6的第一边7与顶梁2焊接,角形板6的第二边8与角柱4焊接,当然,角形板与顶梁和角柱的连接方式并不局限于焊接,也可以打金属胶,本技术无意对角形板与顶梁和角柱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连接方式。[00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模块,所述集装箱模块的端部由顶梁、底梁和角柱围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包括开放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上方两转角处设置有角形板,所述角形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端部的外表面相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时顺李波王彬廖伟吕雪松庞彦飞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