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及构成的番茄收获车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287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6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农业运输设备,尤其是用于加工番茄收获的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及构成的番茄收获车斗。一种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包括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2屋脊状上部设有多块翻板,多块所述翻板下缘通过铰接轴与支撑框架屋脊状上部连接,相邻的所述翻板之间通过设于上部的铰接横杆相互铰接;所述边侧翻板上的铰接轴为主动铰接轴,所述主动铰接轴上设有使得主动铰接轴可正反旋转的驱动机构。一种由所述的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构成的番茄收获车斗,包括车斗箱体,在车斗箱体内设置有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够有效解决运输过程中番茄挤压破损严重的问题,而且对现在车斗改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农业运输设备,尤其是用于加工番茄收获的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及构成的番茄收获车斗
技术介绍
加工番茄(以下简称番茄)是新疆的红色产业之一,加工制品约占全球的1/4。番茄每年的收购量约700多万吨。由于收获期集中、番茄不耐运输,因此而造成的损失高达20-40%。不仅影响农民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也污染沿途的环境,甚至影响番茄产品的质量。调查发现,番茄的破损多为重力挤压造成,换句话说,就是运输车辆装载高度过高所致。标准规定装载高度应小于80cm,但运输车辆为了效益实际装载高度大大超过80cm,甚至达到160cm。为解决该问题,番茄酱厂曾一度在运输车辆上采用过筐装,对减少途中损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给番茄酱厂卸车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方式。解决番茄运输车辆的装载高度,需要满足多方的利益,对运输户来说,改造后的车斗装载量要基本不变,运完番茄后车斗能够复原,以作它用,除此之外改造的费用运输户能够接受。对加工企业来说,车斗要满足目前自动卸车的方式,即不影响一侧或后侧的车厢板打开实现后倾式自动卸车的方式。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且用于生产实际需要的运输装卸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够有效解决运输过程中番茄挤压破损严重的问题,而且对现在车斗改造方便,在运完番茄后使得车斗又能够快速复原的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及构成的番茄收获车斗。一种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包括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上部呈屋脊状,在支撑框架2屋脊状上部设有多块翻板1,多块所述翻板I下缘通过铰接轴4与支撑框架2屋脊状上部连接,相邻的所述翻板I之间通过设于上部的铰接横杆3相互铰接;位于支撑框架2边侧的翻板为边侧翻板9,所述边侧翻板9上的铰接轴为主动铰接轴8,主动铰接轴8与边侧翻板9固接,所述主动铰接轴8上设有使得主动铰接轴8可正反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最好是:包括主动轮I 7、从动轮I 6,所述从动轮I 6固接于主动铰接轴8上,主动轮I 7与所述从动轮I 6相啮合,且主动轮I 7上设有手动摇把5。所述支撑框架2上最好在靠近主动轮I 7的位置设有一条形滑槽12,所述主动轮I中心轴13穿过所述条形滑槽12与支撑框架2滑动连接,主动轮I中心轴13与主动铰接轴8之间设有可实现主动轮I 7与从动轮I 6相互啮合与分离的可推拉机构。所述的可推拉机构的结构最好包括伸缩油缸10及复位弹簧11,所述伸缩油缸10一端与主动轮I中心轴13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铰接轴8相连,所述复位弹簧11 一端与主动轮I中心轴13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铰接轴8相连接。所述可推拉机构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其他能够实现主动轮I 7与从动轮I 6相互啮合与分离的结构。一种所述的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构成的番茄收获车斗,包括车斗箱体14,其特征在于车斗箱体14内设置有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所述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结构包含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上部呈屋脊状,在支撑框架2屋脊状上部设有多块翻板1,多块所述翻板I下缘通过铰接轴4与支撑框架2屋脊状上部连接,相邻的所述翻板I之间通过设于上部的铰接横杆3相互铰接;位于支撑框架2边侧的翻板为边侧翻板9,所述边侧翻板9上的铰接轴为主动铰接轴8,主动铰接轴8与边侧翻板9固接,所述主动铰接轴8上设有使得主动铰接轴8可正反旋转的驱动机构。在所述番茄收获车斗的结构中,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主动轮I 7、从动轮I 6,所述从动轮I 6设于主动铰接轴8上,主动轮I 7与所述从动轮I 6相嗤合,且主动轮I 7上设有手动摇把5。所述支撑框架2上靠近主动轮I 7的位置设有一条形滑槽12,所述主动轮I中心轴13穿过所述条形滑槽12与支撑框架2滑动连接,主动轮I中心轴13与主动铰接轴8之间设有可实现主动轮I 7与从动轮I 6相互啮合与分离的可推拉机构。所述的可推拉机构包括伸缩油缸10及复位弹簧11,所述伸缩油缸10 —端与主动轮I中心轴13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铰接轴8相连,所述复位弹簧11 一端与主动轮I中心轴13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铰接轴8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设于车斗箱体14的前方支架15上的主动轮II 18、从动轮II 19,所述从动轮II 19同轴连接有滑轮20,滑轮20上设有钢丝绳21,主动轮II 18与所述从动轮II 19相啮合,且主动轮II 18上设有手动摇把II 17,所述钢丝绳21的下端与翻板I上所设的铰接横杆3相连接;或者所述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设在车斗箱体14的前方支架15上的滑轮20,滑轮20由电机22带动下可正反转动,滑轮20上设有钢丝绳21,所述钢丝绳21的下端与翻板I上所设的铰接横杆3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多块翻板抬起放下的其他驱动方式。所述支撑框架2是置于车斗箱体14的底板上,可拆卸;所述车斗箱体14的下方设有顶升油缸16。所述支撑框架2的上部为凸起的屋脊状,是因为在实际的装车过程,番茄堆积成尖堆状,支撑框架2上部为凸起的屋脊状,不需要人工再去将堆成堆的番茄平整后再盖下翻板,这样更符合实际需要。本技术所提供的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番茄在番茄的装车过程中,通过主动较接轴8上的主动轮I 7、从动轮I 6以及手动摇把5来实现多块翻板的抬起,当支撑框架下方的空间装满之后,再将多块翻板一起放平,紧接着继续加装番茄,直到装满车箱,通过支撑框架的支撑作用,翻板作为隔板将上下两层加工番茄分隔开,这样上层的加工番茄的重量就不会造成对下层番茄的挤压,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番茄运输车斗底层果实容易被重力挤压破碎的问题,而且所提供的多块翻板抬起放下的驱动机构也可以是其他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翻板上下开合的驱动方式,结构比较简单,实现容易,大大节约了改造成本。另一方面,利用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改造后的车斗装载量基本不变,运完番茄后的番茄收获车斗能够复原,以作它用,方便了农户,减少了运输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能够改善番茄运输车辆的装载高度,有效解决运输过程中番茄挤压破损严重的问题,而且对现在车斗改造方便,运完番茄后车斗又能够复原的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及其构成的番茄收获车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本技术支撑框架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本技术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本技术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本技术实施例1中驱动机构的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番茄收获车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番茄收获车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番茄收获车斗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番茄收获车斗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为翻板,2为支撑框架,3为铰接横杆,4为铰接轴,5为手动摇把,6为从动轮I,7为主动轮I,8为主动铰接轴,9为边侧翻板,10为伸缩油缸,11为复位弹簧,12为条形滑槽,13为主动轮I中心轴,14为车斗箱体,15为前方支架,16为顶升油缸,17为手动摇把II,18为主动轮II,19为从动轮II,20为滑轮,21为钢丝绳,22为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番茄运输防压隔层翻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2),所述支撑框架(2) 上部呈屋脊状,在支撑框架(2)屋脊状上部设有多块翻板(1),多块所述翻板(1)下缘通过铰接轴(4)与支撑框架(2)屋脊状上部连接,相邻的所述翻板(1)之间通过设于上部的铰接横杆(3)相互铰接;位于支撑框架(2)边侧的翻板为边侧翻板(9),所述边侧翻板(9)上的铰接轴为主动铰接轴(8),主动铰接轴(8)与边侧翻板(9)固接,所述主动铰接轴(8)上设有使得主动铰接轴(8)可正反旋转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冀新赵志永宋方圆罗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