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内六角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485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内六角扳手,包括设有手持部和连接部的扳柄和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固定板的扳头,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与下夹板固定在连接部的右端面上;第一夹持部的上、下夹板上均设有第一螺孔和螺栓;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上夹板共面,且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上夹板间的水平间距与正六棱柱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三螺孔、螺钉和通孔,第三螺孔与通孔相连通,且通孔尺寸与正六棱柱的尺寸相适配,并经螺钉将正六棱柱固定在通孔中;固定板经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螺栓固定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不同规格内六角螺钉间的切换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制造与安装工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内六角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中,内六角扳手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通过扭矩对螺丝施加作用力,能大大降低使用者的用力强度等优点,使它成为工业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此外,由于内六角扳手与内六角螺丝之间有六个接触面,扭动内六角扳手时,各面受力均匀,使得彼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内六角扳手所具有的种种优点使其得以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中倍受青睐。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内六角扳手的时候,遇到诸多不便,例如,在组装一件比较复杂的设备时,由于设备具有多种规格的内六角螺钉,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更换内六角扳手,这样以来就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且使用过程中易混乱和丢失;此外,现有内六角扳手都是单个整体式,头部损坏后就整个报废,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内六角扳手,能够根据扳手的一端所具有的一系列不同尺寸的正六棱柱,以实现扳手能在不同规格内六角螺钉间自由切换使用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用内六角扳手,包括“L”形扳柄和“U”形扳头,所述扳柄包括手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扳头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至少设有一个正六棱柱的固定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一夹持部下夹板、第二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分别平行并垂直固定在连接部的右端面上,且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一夹持部下夹板间的垂直距离、第二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间的垂直距离与固定板的厚度相适配,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一夹持部下夹板间的水平距离、第二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间的水平距离与正六棱柱的尺寸相适配;第一夹持部上夹板和第一夹持部下夹板上均至少设有一个第一螺孔,并配置与之尺寸相适配的螺栓,且第一夹持部上夹板和第一夹持部下夹板上所设的第一螺孔的轴线共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二螺孔和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的通孔,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的数量、尺寸和位置相适配,通孔横截面的尺寸与正六棱柱横截面的尺寸相适配,固定板的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垂直于该侧面并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三螺孔,并配置与之尺寸相适配的螺钉,所述正六棱柱经第三螺孔和螺钉固定在通孔中;所述固定板沿着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上夹板间的水平间隙滑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并经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螺栓固定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优选地,所述通孔的规格有M2.5、M3、M4、M5和M6。优选地,所述手持部的前侧面设有凹槽和凸起。本技术采用单“柄”多“头”的结构,使得在实际使用本技术的过程中,无需针对不同规格的内六角螺钉更换内六角扳手,就能实现在不同规格内六角螺钉间自由切换使用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正六棱柱固定在内六角扳手的固定板上,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混乱和单个工具容易丢失的情况;此外,本技术所采用的一系列不同尺寸的正六棱柱均以现有损坏的内六角扳手为基础进行制造,从而节约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板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形成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L”形扳柄和“U”形扳头,扳柄包括手持部1-1和连接部1-2;扳头包括第一夹持部2-1、第二夹持部2-2和设有五个正六棱柱3的固定板2-3 ;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均包括结构对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与第一夹持部下夹板2-1-2、第二夹持部上夹板2-2-1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2-2-2分别平行并垂直固定在连接部1-2的右端面上,且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与第二夹持部上夹板2-2-1共面,第一夹持部下夹板2-1-2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2-2-2共面,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与第一夹持部下夹板2-1-2间的垂直距离、第二夹持部上夹板2-2-1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2-2-2间的垂直距离均与固定板2-3的厚度相适配,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与第二夹持部上夹板2-2-1间的水平距离、第二夹持部上夹板2-2-1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2-2-2间的水平距离均与正六棱柱3横截面的尺寸相适配;在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和第一夹持部下夹板2-1-2上、靠近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和第一夹持部下夹板2-1-2的后侧面处,均设有一排第一螺孔4,且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和第一夹持部下夹板2-1-2对应位置处的第一螺孔4的轴线共线,并配置与之尺寸相适配的螺栓5 ;在固定板2-3的上表面2-3-1上、靠近后侧面处设有一排贯穿上表面2-3-1与下表面的第二螺孔6,且第二螺孔6与第一螺孔4的数量和尺寸相适配,并保证在将固定板2-3,沿着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与第二夹持部上夹板2-2-1间的水平间隙完全滑入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中时,第二螺孔6的位置与第一螺孔4的位置相对应,以便通过螺栓5将固定板2-3固定在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中;在固定板2-3的上表面2_3_1上、靠近前侧面2-3-2处设有五个贯穿上表面2-3-1与下表面且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的通孔,且通孔横截面的尺寸与正六棱柱3横截面的尺寸相适配,在固定板2-3的前侧面2-3-2上设有五个垂直于前侧面2-3-2并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三螺孔,并配置与之尺寸相适配的螺钉7,在第三螺孔和螺钉7的共同作用下将正六棱柱3固定在通孔中。此外,为了使用更方便,在手持部1-1的前侧面1-1-1上设有凹槽8和凸起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在使用本技术进行设备安装之前,首先将不同尺寸的正六棱柱3通过第三螺孔和螺钉7固定在固定板2-3上的通孔中,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正六棱柱3伸出固定板2-3的上表面2-3-1或下表面的长度,以便将固定板2-3,沿着第一夹持部上夹板2-1-1与第二夹持部上夹板2-2-1间的水平间隙完全滑入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并通过螺栓5将固定板2-3与第一夹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固定在一起后,所形成的多功能内六角扳手具有最好的使用效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发现所选正六棱柱3与待安装或拆卸的内六角螺钉不匹配时,只需根据内六角螺钉的规格,在同一固定板2-3上选择其他尺寸与之相匹配的,正六棱柱3即可,避免了不停更换内六角扳手所造成的混乱,而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固定板2-3与扳柄I的相对位置可以通过第一螺孔4、第二螺孔6及螺栓5进行调节,以便在拆卸或安装内六角螺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大力矩以减小使用者用力强度的目的;在使用本技术之后,可以通过拧松螺钉7,将不同尺寸的正六棱柱3从固定板2-3上卸下,以减小本技术所占的空间,从而便于携带。此外,考虑到本技术单个固定板2-3上所设置的不同规格正六棱柱3不可能适应所有内六角螺钉,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过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配备多个固定板2-3,并将常用的不同规格的正六棱柱3集中在一个上,使用时更换固定板2-3,也同样能避免之前所出现的冋题。【主权项】1.一种多用内六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内六角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扳柄和“U”形扳头,所述扳柄包括手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扳头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至少设有一个正六棱柱的固定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均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一夹持部下夹板、第二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分别平行并垂直固定在连接部的右端面上,且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一夹持部下夹板间的垂直距离、第二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间的垂直距离与固定板的厚度相适配,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一夹持部下夹板间的水平距离、第二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下夹板间的水平距离与正六棱柱的尺寸相适配;第一夹持部上夹板和第一夹持部下夹板上均至少设有一个第一螺孔,并配置与之尺寸相适配的螺栓,且第一夹持部上夹板和第一夹持部下夹板上所设的第一螺孔的轴线共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上至少设有一个贯穿上、下表面的第二螺孔和横截面呈正六边形的通孔,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的数量、尺寸和位置相适配,通孔横截面的尺寸与正六棱柱横截面的尺寸相适配,固定板的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垂直于该侧面并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第三螺孔,并配置与之尺寸相适配的螺钉,所述正六棱柱经第三螺孔和螺钉固定在通孔中;所述固定板沿着第一夹持部上夹板与第二夹持部上夹板间的水平间隙滑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并经第一螺孔、第二螺孔和螺栓固定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乐乐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