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3286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装配领域且提供了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由下模、上压头、减震圈、上模板、下模板、连接件、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导杆、第二直线轴承导杆和下压头组成;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所述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头;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上均套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之间设置有所述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减震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对两个端盖进行压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可以保证定转子同心度;端盖受力均匀,提高了压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压端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
技术介绍
电机作为一项重要的动力提供设备,在工业以及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电机端盖的装配工序在电机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端盖压装是电机装配的一个重要工序,对操作工的技能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并且经常有压坏轴承,压偏端盖的现象,对电机噪音(轴承音、电磁音)有直接的影响;现有的电机生产在进行端盖压装时两个端盖分别进行压装,这种压装方式效率较低,而且一般的端盖压装方式容易导致定转子同心度出现偏差,而且端盖受力不均匀,降低了压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设置有直线轴承套接在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上,且设置有上压头2和下压头10同时进行压端盖作业,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由下模、上压头、减震圈、上模板、下模板、连接件、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导杆、第二直线轴承导杆和下压头组成;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设置有所述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头;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上均套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之间设置有所述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减震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圈一端设置有所述上压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和所述下压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之间。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提高了生产效率;2、通过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可以保证定转子同心度;3、端盖受力均匀,提高了压装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下模;2、上压头;3、减震圈;4、上模板;5、下模板;6、连接件;7、直线轴承;8、第一直线轴承导杆;9、第二直线轴承导杆;10、下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由下模1、上压头2、减震圈3、上模板4、下模板5、连接件6、直线轴承7、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和下压头10组成;所述下模板5上设置有设置有所述下模I,所述下模I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头10 ;所述下模板5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 ;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上均套接有直线轴承7,所述直线轴承7之间设置有所述上模板4 ;所述上模板4 一侧设置有所述减震圈3。为了上压头2和减震圈3之间能够进行稳定链接,上模板4 一侧设置有连接件6。为了对电机端盖进行压装,减震圈3 —端设置有上压头2。为了快速的进行电机端盖压装,下模I和下压头10均设置在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之间。为了连接件6能够起到连接作用,连接件6设置在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之间。本技术可以同时对两个端盖进行压装,能够提高压装的效率,设置有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并套接有直线轴承7,可以保证端盖压装时不会出现压坏轴承,压偏端盖的现象,减少了因此造成的电机噪音的影响;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可以保证定转子同心度的稳定不出现偏差;设置有减震圈3可以使端盖受力均匀,提高压装质量。本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可以保证定转子同心度;端盖受力均匀,提高了压装质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由下模(I)、上压头(2)、减震圈(3)、上模板(4)、下模板(5)、连接件(6)、直线轴承(7)、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和下压头(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5 )上设置有设置有所述下模(I),所述下模(I)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头(10 );所述下模板(5 )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 ),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上均套接有直线轴承(7),两个所述直线轴承(7)之间设置有所述上模板(4);所述上模板(4) 一侧设置有所述减震圈(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4)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件(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圈(3)—端设置有所述上压头(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I)和所述下压头(10)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机装配领域且提供了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由下模、上压头、减震圈、上模板、下模板、连接件、直线轴承、第一直线轴承导杆、第二直线轴承导杆和下压头组成;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所述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头;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上均套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之间设置有所述上模板;所述上模板一侧设置有所述减震圈。本技术同时对两个端盖进行压装,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第一直线轴承导杆和第二直线轴承导杆可以保证定转子同心度;端盖受力均匀,提高了压装质量。【IPC分类】H02K15/14【公开号】CN204721178【申请号】CN201520335383【专利技术人】高荣勤 【申请人】常州朗奇威电器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压端盖工装,由下模(1)、上压头(2)、减震圈(3)、上模板(4)、下模板(5)、连接件(6)、直线轴承(7)、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和下压头(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5)上设置有设置有所述下模(1),所述下模(1)上设置有所述下压头(10);所述下模板(5)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所述第一直线轴承导杆(8)和所述第二直线轴承导杆(9)上均套接有直线轴承(7),两个所述直线轴承(7)之间设置有所述上模板(4);所述上模板(4)一侧设置有所述减震圈(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荣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朗奇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