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家华专利>正文

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675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左推杆、右推杆、左前脚管、左后脚管、右前脚管、右后脚管、左侧扶手管、右侧扶手管、第一前叉管、第二前叉管、第一后叉管、第二后叉管和横支撑管。该儿童推车可以实现车台侧平面以及横向平面的收合,且折合后前后轮并列紧挨在一起,前后轮着地自立,收纳体积较小,收合后还可移动,便于携带和收藏。同时,该儿童推车为推杆向后折合,现有儿童推车的推杆均为向前翻转或向下滑动,打破了传统推车的收和方式。另外,该儿童推车设置前、后叉管与推杆,前后脚管支架间均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架构,打开状态时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儿童推车作为儿童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同时具备多种功能,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品。但现有的儿童推车在折叠时只能实现纵向折叠,折叠后的体积依然很大,不便于储存或运输,同时折叠后需要专门的锁定结构,不然很容易散开,影响储存或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推车,能够同时实现车台侧平面以及横向平面的收合展开,收纳体积小,且收合时前后轮着地自立,可移动,大大方便了存储和运输。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左推杆、右推杆、左前脚管、左后脚管、右前脚管、右后脚管、左侧扶手管、右侧扶手管、第一前叉管、第二前叉管、第一后叉管、第二后叉管和横支撑管,所述左前脚管和左后脚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所述右前脚管和右后脚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所述横支撑管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左后脚管和右后脚管的下端部上,且该横支撑管的中心设有能够使该横支撑管的左、右两端进行折叠和展开的展开收合支撑组件;所述左推杆下端固定设有左连接件,所述左前脚管的上端铰接于该左连接件的第一铰接点,所述左侧扶手管的后端铰接于该左连接件的第二铰接点;所述右推杆的下端固定设有右连接件,所述右前脚管的上端铰接于该右连接件的第三铰接点,所述右侧扶手管的后端铰接于该右连接件的第四铰接点;所述左侧扶手的前端、左后脚管的上端铰接于第五铰接点,所述右侧扶手的前端、右后脚管的上端铰接于第六铰接点;所述第一前叉管和第二前叉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该第一前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五铰接点,该第一前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右前脚管的下端部上,该第二前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六铰接点,该第二前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左前脚管的下端部上;所述第一后叉管和第二后叉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该第一后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左连接件的第二铰接点,该第一后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右后脚管的下端部上,该第二后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右连接件的第四铰接点,该第二后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左后脚管的下端部上;所述左前脚管和右前脚管下端分别设有前轮组件,所述左后脚管和右后脚管下端分别设有后轮组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展开收合支撑组件包括锁扣、压缩弹簧和销钉,所述横支撑管的左端部和右端部通过销钉转动连接,所述横支撑管的左端部上侧面横向延伸形成横向凸起用于阻挡所述横支撑管的右端部相对该横支撑管的左端部向上旋转,所述锁扣和压缩弹簧依次活动套设于所述销钉位于所述横支撑管的一端外,且该锁扣向所述横支撑管的下侧面方向延伸形成斜钩用于卡扣所述横支撑管的右端部,所述压缩弹簧有弹力的抵紧于所述锁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前叉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直角铁连接件与所述第五铰接点和右前脚管的下端部铰接,所述第二前叉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直角铁连接件与所述第六铰接点和左前脚管的下端部铰接;所述第一后叉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直角铁连接件与所述左连接件的第二铰接点和右后脚管的下端部铰接,所述第二后叉管的上端的下端分别通过直角铁连接件与所述右连接件的第四铰接点和左后脚管的下端部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推杆的上端分别设有手把护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推杆之间设有二次保险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儿童推车相对市面上的轻便推车有其不具备的横向折合功能,可以实现车台侧平面以及横向平面的收合,且折合后前后轮并列紧挨在一起,前后轮着地自立,因此,该儿童推车的收纳体积较小(特别是高度方向比传统伞车减少约30CM),同时收合后还可移动,便于携带和收藏。同时,该儿童推车为推杆向后折合,现有儿童推车的推杆均为向前翻转或向下滑动,打破了传统推车的收和方式。另外,该儿童推车设置前、后叉管与推杆,前后脚管支架间均形成稳固的三角支撑架构,打开状态时结构更加稳定牢固。此外,该儿童推车的靠背与座位之间的角度可以达到最佳的170度睡姿角度,这也是传统伞车所不具备的动能。总之,该儿童推车具备了轻便推车的轻巧,以及传统伞车的横向折合功能,并打破了传统伞车的折合方式达到自立收纳、空间小、高景观、可平躺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折叠过程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折萱后的状态不意图;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展开收合支撑组件锁定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展开收合支撑组件解锁状态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I——左推杆2——右推杆3——左前脚管4——左后脚管5--右前脚管6--右后脚管7一一左侧扶手管8一一右侧扶手管9一一第一前叉管10—一第二前叉管11一一第一后叉管12—一第二后叉管13——横支撑管14——展开收合支撑组件15——左连接件16——右连接件17——前轮组件18——后轮组件19——直角铁连接件20——手把护套21——二次保险组件131——横向凸起141——锁扣1411——斜钩142一一压缩弹簧143—一销钉A一一第五铰接点B—一第二铰接点C一一第一铰接点D—一第一转动连接点E一一第六铰接点F—一第七铰接点G一一第八铰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8,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左推杆1、右推杆2、左前脚管3、左后脚管4、右前脚管5、右后脚管6、左侧扶手管7、右侧扶手管8、第一前叉管9、第二前叉管10、第一后叉管11、第二后叉管12和横支撑管13。所述左前脚管和左后脚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记为第一转动连接点D),所述右前脚管和右后脚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所述横支撑管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左后脚管和右后脚管的下端部上,且该横支撑管的中心设有能够使该横支撑管的左、右两端进行折叠和展开的展开收合支撑组件14。所述左推杆下端固定设有左连接件15,所述左前脚管的上端铰接于该左连接件的第一铰接点C,所述左侧扶手管的后端铰接于该左连接件的第二铰接点B ;所述右推杆的下端固定设有右连接件16,所述右前脚管的上端铰接于该右连接件的第三铰接点,所述右侧扶手管的后端铰接于该右连接件的第四铰接点。所述左侧扶手的前端、左后脚管的上端铰接于第五铰接点A,所述右侧扶手的前端、右后脚管的上端铰接于第六铰接点E。所述第一前叉管和第二前叉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该第一前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五铰接点,该第一前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右前脚管的下端部上(记为第七铰接点F),该第二前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六铰接点,该第二前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左前脚管的下端部上(记为第八铰接点G)。所述第一后叉管和第二后叉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儿童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推杆(1)、右推杆(2)、左前脚管(3)、左后脚管(4)、右前脚管(5)、右后脚管(6)、左侧扶手管(7)、右侧扶手管(8)、第一前叉管(9)、第二前叉管(10)、第一后叉管(11)、第二后叉管(12)和横支撑管(13),所述左前脚管和左后脚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所述右前脚管和右后脚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所述横支撑管的两端分别固设于所述左后脚管和右后脚管的下端部上,且该横支撑管的中心设有能够使该横支撑管的左、右两端进行折叠和展开的展开收合支撑组件(14);所述左推杆下端固定设有左连接件(15),所述左前脚管的上端铰接于该左连接件的第一铰接点(C),所述左侧扶手管的后端铰接于该左连接件的第二铰接点(B);所述右推杆的下端固定设有右连接件(16),所述右前脚管的上端铰接于该右连接件的第三铰接点,所述右侧扶手管的后端铰接于该右连接件的第四铰接点;所述左侧扶手的前端、左后脚管的上端铰接于第五铰接点(A),所述右侧扶手的前端、右后脚管的上端铰接于第六铰接点(E);所述第一前叉管和第二前叉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该第一前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五铰接点,该第一前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右前脚管的下端部上,该第二前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第六铰接点,该第二前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左前脚管的下端部上;所述第一后叉管和第二后叉管交叉设置且在交叉点转动连接,该第一后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左连接件的第二铰接点,该第一后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右后脚管的下端部上,该第二后叉管的上端铰接于所述右连接件的第四铰接点,该第二后叉管的下端铰接于所述左后脚管的下端部上;所述左前脚管和右前脚管下端分别设有前轮组件(17),所述左后脚管和右后脚管下端分别设有后轮组件(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罗家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