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0807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5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机绕线器,包括绕线器本体、突出设于绕线器本体前面底部的主绕线轴及位于主绕线轴上方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主绕线轴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将主绕线轴端面覆盖的主绕线轴端板,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可将第一分支绕线轴或第二分支绕线轴覆盖的分支绕线轴端板,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的上端分别设有耳机听筒扣线槽,绕线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卷线槽,绕线器本体的背面位于卷线槽上方位置设有耳机插头扣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耳机整理卷起,同时又能延长耳机寿命,且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绕线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耳机大多连接线细长,特别容易打结,不易整理,再一次使用的时候就会感到很麻烦,而且由于打结可能会造成引线内部导线断路,影响其使用寿命,损坏耳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耳机绕线器,可以将耳机整理卷起,同时又能延长耳机寿命,且外形美观的耳机绕线器。一种耳机绕线器,包括绕线器本体、突出设于绕线器本体前面底部的主绕线轴及位于主绕线轴上方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主绕线轴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将主绕线轴端面覆盖的主绕线轴端板,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可将第一分支绕线轴或第二分支绕线轴覆盖的分支绕线轴端板,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的上端分别设有耳机听筒扣线槽,绕线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卷线槽,绕线器本体的背面位于卷线槽上方位置设有耳机插头扣线组件。进一步的,绕线器本体的背面设有卡子。进一步的,所述绕线器本体为圆形板状结构,主绕线轴端板为下半圆形板状结构,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的分支绕线轴端板为圆形板状结构。进一步的,分支绕线轴端板的直径约为绕线器本体直径的1/5-1/4。进一步的,所述耳机插头扣线组件由两个横向并列间隔设置的突柱构成,两个突柱垂直于绕线器本体背面向上延伸形成,两个突柱之间间隔形成耳机插头扣线槽,供耳机插头引线穿过。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小巧轻便,操作简单,收纳方便,实用美观,可以将耳机和端子收纳一并整合,不再为杂乱无章的线缆而烦恼,可以有效的避免耳机受损伤,从而延长耳机的使用寿命,是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耳机绕线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第一分支绕线轴,2、3—耳机听筒扣线槽,4 一第二分支绕线轴,5—主绕线轴端板,6—卷线槽,7—主绕线轴,8—卡子,9一耳机插头扣线组件,10—绕线器本体,11 一分支绕线轴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考图1及图2,本技术耳机绕线器包括绕线器本体10、突出设于绕线器本体10前面底部的主绕线轴7及位于主绕线轴7上方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主绕线轴7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将主绕线轴7端面覆盖的主绕线轴端板5,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可将第一分支绕线轴I或第二分支绕线轴4覆盖的分支绕线轴端板11。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上端分别设有耳机听筒扣线槽(2、3)。绕线器本体10的下端设有卷线槽6,绕线器本体10的背面设有卡子8,这样可以别在胸前或其他地方。绕线器本体10的背面位于卷线槽6上方位置设有耳机插头扣线组件9。请进一步参考图3,所述耳机插头扣线组件9可由两个横向并列间隔设置的突柱构成,两个突柱垂直于绕线器本体10背面向上延伸形成,两个突柱之间间隔形成耳机插头扣线槽,供耳机插头引线穿过。较佳的,所述绕线器本体10可为圆形板状结构,主绕线轴端板5为下半圆形板状结构,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分支绕线轴端板11为圆形板状结构,其中分支绕线轴端板11的直径约为绕线器本体10直径的1/5-1/4,从外向来看,绕线器本体10相当于人的脸部,两个分支绕线轴端板11相当于人的两个眼睛,主绕线轴端板5相当于人的嘴巴,与QQ表情中的笑脸造型较为相似,这样使本技术除了有卷线器的功能外还可以起到装饰品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收起耳机线时,将耳机听筒两端绕线分别缠绕在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上,最后把耳机听筒末端固定在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耳机听筒扣线槽(2、3)上。耳机交叉处绕线于主绕线轴7上,末端通过卷线槽6固定在耳机插头扣线组件9上,这样耳机线就被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了,通过本技术的结构可将耳机两端与眼睛处的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相连,耳机交叉部位与嘴巴处的主绕线轴7相连,末端放在对应的耳机插头扣线组件9内,合理的把耳机整理成三个部分,避免打结的发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耳机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器本体(10)、突出设于绕线器本体(10)前面底部的主绕线轴(7)及位于主绕线轴(7)上方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主绕线轴(7)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将主绕线轴(7)端面覆盖的主绕线轴端板(5),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可将第一分支绕线轴(I)或第二分支绕线轴(4)覆盖的分支绕线轴端板(11),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上端分别设有耳机听筒扣线槽(2、3),绕线器本体(10)的下端设有卷线槽(6),绕线器本体(10)的背面位于卷线槽(6)上方位置设有耳机插头扣线组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绕线器,其特征在于:绕线器本体(10)的背面设有卡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器本体(10)为圆形板状结构,主绕线轴端板(5)为下半圆形板状结构,第一分支绕线轴(I)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分支绕线轴端板(11)为圆形板状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分支绕线轴端板(11)的直径约为绕线器本体(10)直径的1/5-1/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头扣线组件(9)由两个横向并列间隔设置的突柱构成,两个突柱垂直于绕线器本体(10)背面向上延伸形成,两个突柱之间间隔形成耳机插头扣线槽,供耳机插头引线穿过。【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耳机绕线器,包括绕线器本体、突出设于绕线器本体前面底部的主绕线轴及位于主绕线轴上方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主绕线轴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将主绕线轴端面覆盖的主绕线轴端板,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可将第一分支绕线轴或第二分支绕线轴覆盖的分支绕线轴端板,第一分支绕线轴和第二分支绕线轴的上端分别设有耳机听筒扣线槽,绕线器本体的下端设有卷线槽,绕线器本体的背面位于卷线槽上方位置设有耳机插头扣线组件。本技术可以将耳机整理卷起,同时又能延长耳机寿命,且外形美观。【IPC分类】H04R1/10【公开号】CN204707251【申请号】CN201520475496【专利技术人】范吉军, 余南辉, 李春贵, 王贺 【申请人】武汉轻工大学【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申请日】2015年7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器本体(10)、突出设于绕线器本体(10)前面底部的主绕线轴(7)及位于主绕线轴(7)上方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分支绕线轴(1)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主绕线轴(7)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将主绕线轴(7)端面覆盖的主绕线轴端板(5),第一分支绕线轴(1)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一端与绕线器本体(10)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可将第一分支绕线轴(1)或第二分支绕线轴(4)覆盖的分支绕线轴端板(11),第一分支绕线轴(1)和第二分支绕线轴(4)的上端分别设有耳机听筒扣线槽(2、3),绕线器本体(10)的下端设有卷线槽(6),绕线器本体(10)的背面位于卷线槽(6)上方位置设有耳机插头扣线组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吉军余南辉李春贵王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