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683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4:13
照明设备,其包括:发光单元;第一光学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前方并且包括具有聚光作用的第一菲涅尔形状;和第二光学构件,其包括具有光扩散作用的第二菲涅尔形状,所述第二光学构件的菲涅尔形状面对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的第一菲涅尔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地,在作为照射角度可变的照明设备的闪光设备中,可拆装地插入发光窗的前面的广角板(wide panel)和可拆装地安装于发光窗的光扩散适配器(light diffusingadapter)被配置成与超广角镜头的视角对应,并且以超广角扩散从发光单元射出的光。包括多个四角锥形状的突起部的光学作用面形成于广角板和光扩散适配器的位于发光单元所在侧的面中的与发光窗对应的区域,其中在突起部上实施扩散处理以便使突起部具有扩散特性。例如,在日本特许第4592933号中,覆盖发光窗的光扩散适配器包括与发光窗对应的区域和从该与发光窗对应的区域的两侧朝向后方延伸的一对弯曲部。一组四角锥形状的突起部形成于与位于发光单元侧的发光窗对应的区域和被摄体侧的弯曲部附近的区域。在日本特开平11-344749号公报中,与光扩散适配器的发光窗对应的在被摄体侧的区域是曲面。位于发光单元侧的区域形成有台阶,使得距离被摄体侧的曲面的所有距离均相等,并且在每个台阶上均形成有一组四角锥形状的突起部。然而,在日本特许第4592933号和日本特开平11-344749号公报所公开的传统技术中,由于由四角锥形状所扩散的能量强,所以大幅地降低了画面中央处的亮度(以下称作“闪光指数(guide number)”)。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前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满足超广角镜头的视角的照射角度并且能够增强闪光指数的照明设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照明设备包括:发光单元;第一光学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前方并且包括具有聚光作用的第一菲涅尔形状;和第二光学构件,其包括具有光扩散作用的第二菲涅尔形状,所述第二光学构件的所述第二菲涅尔形状面对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的所述第一菲涅尔形状。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上述的照明设备。一种光学配件,其能够安装于包括发光单元和配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前方的第一光学构件的照明设备,其中,在所述光学配件上形成有具有光扩散作用的菲涅尔形状,在所述光学配件安装于所述照明设备时所述菲涅尔形状面对所述第一光学构件。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闪光设备的主光学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3A和图3B是闪光设备的主光学系统的竖直方向截面图。图4A和图4B是闪光设备的主光学系统的水平方向截面图。图5A和图5B是在使用第二光学构件时闪光设备的主光学系统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形成于第一光学构件的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形成于第二光学构件的菲涅尔透镜的示意图。图8A至图SC是配置第二光学构件之前的光学模拟结果。图9A至图9C是配置第二光学构件之后的光学模拟结果。图1OA至图1OC是配置包括一组四角锥形状的突起部的广角板之后的光学模拟结果,其中的突起部上实施了扩散处理。图11是能够安装于照明设备的光学配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各图中,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将省略其重复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照明设备的闪光设备能够通过可拆装地安装于摄像设备(未示出)来进行使用。首先,使用图1至图5B来说明闪光设备的发光单元的主光学系统。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本实施方式的闪光设备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闪光设备的主光学系统的分解立体图。图3A和图3B是闪光设备的主光学系统的竖直方向截面图。图3A示出了摄像设备处于广角状态的状态,图3B示出了摄像设备处于远摄状态的状态。图4A和图4B是闪光设备的主光学系统的水平方向截面图。图4A是摄像设备处于广角状态的状态,图4B是摄像设备处于远摄状态的状态。图5A和图5B是在使用第二光学构件5时闪光设备的主光学系统的截面图。这时,摄像设备处于广角状态。图5A是上下方向截面图,图5B是水平方向截面图。闪光设备包括第一光学构件1、反射器2、闪光放电管3、保护板4和第二光学构件5。第一光学构件I被固定成面对闪光设备的包括反射器2和闪光放电管3的发光单元。第一光学构件I聚集或均匀地扩散从闪光放电管3射出的光束。反射器2均匀地聚集从闪光放电管3以预定的角度射出的光束。反射器2的配置闪光放电管3处的内面侧由具有高反射率的亮铝材料或蒸镀有高反射率材料的成型材料(mold material)制成。保护板4配置在发光单元前方并由诸如玻璃等的高耐热性材料制成。保护板4通过防止灰尘和污垢进入发光单元内部来防止光学特性的劣化,并且防止第一光学构件I直接暴露于来自闪光放电管3的放射热。第二光学构件5是以与超广角镜头的视角对应的方式配置在第一光学构件I前方的广角板。超广角镜头是指具有20mm或更小的焦距的镜头。一体地保持反射器2、闪光放电管3和保护板4以便维持位置关系。如图3A至图4B所示,第一光学构件I和发光单元能够沿着光轴以改变第一光学构件I和发光单元之间的相对距离的方式移动。第二光学构件5具有光扩散作用,以便增大照射角度。第二光学构件5被可转动地安装,使得它在使用时被从图1所示的闪光设备中引出从而配置在第一光学构件I的前方,而在不使用时收纳在闪光设备中。闪光设备能够根据安装于摄像设备的摄像镜头(未示出)的焦距通过第一光学构件I与发光单元之间的相对距离的改变和第二光学构件5的配置来扩散闪光灯光和改变与摄像设备的视角对应的照射角度。此外,除了第二光学构件5之外的各构件均由保持件(未示出)保持。该保持件由耐热性成型构件制成,并且以防止光束沿不必要的方向射出的方式保持反射器2和闪光放电管3的驱动部。接下来,使用图6来详细说明形成于第一光学构件I的被摄体侧的菲涅尔透镜。形成于第一光学构件I的被摄体侧的菲涅尔形状包括第一聚光部Ia和第二聚光部lb。第一聚光部Ia被形成为仅相对于与闪光放电管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聚光作用。第二聚光部Ib环状地形成在第一聚光部Ia的两侧。形成于第一聚光部Ia和第二聚光部Ib的菲涅尔透镜的焦距为22.5mmο如果相对于与闪光放电管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聚光作用比相对于闪光放电管3的长度方向的聚光作用强,则第一聚光部Ia也可以具有相对于闪光放电管3的长度方向的聚光作用。在由于菲涅尔透镜形成于第一光学构件I的被摄体侧、所以焦距短并且根据照射角度的改变的移动量小的光学系统中,产生了闪光放电管3的图像在远摄状态下形成于被摄体面的现象。此外,闪光放电管3在水平方向上长并且可以照射必要的横向长的(laterally long)照射范围。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闪光放电管3平行的多个柱面透镜形成于第一光学构件I的发光单元侧。形成多个柱面透镜能够防止上述现象、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延展照射范围并且能够获得均匀的且在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平衡性良好(well-balanced)的配光特性(light distribut1n characteristic)。与传统透镜相比,柱面透镜的折射力可以弱。因而,能够使远摄状态下的扩散所必须的光量损失最小化,并且能够构造有效的光学系统。接下来,使用图7来详细说明形成于第二光学构件5的发光单元侧的菲涅尔透镜。形成于第二光学构件5的发光单元侧(面对形成于第一光学构件I的被摄体侧的菲涅尔形状的那侧)的菲涅尔形状包括第一扩散部5a和第二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设备,其包括:发光单元;第一光学构件,其配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前方并且包括具有聚光作用的第一菲涅尔形状;和第二光学构件,其包括具有光扩散作用的第二菲涅尔形状,所述第二光学构件的所述第二菲涅尔形状面对所述第一光学构件的所述第一菲涅尔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原梓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