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9480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包括感温组件和固定所述感温组件的安装件,其中,所述感温组件包括金属外壳,容纳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感应器及连接在所述感应器一端的引线;当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感温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内且所述感温组件的部分表面未与所述安装件接触;所述引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线焊接,其中所述引线与外部电线的焊点位于所述安装件内且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温度传感装置的响应速度较快,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响应速度慢的缺点,并有效提高了温度传感装置的绝缘耐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系统领域,特别地,但不限于涉及一种用于感应空调蒸发器或冷媒等的温度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在空调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通常会设定一系列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温度值,并利用一系列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其内部的温度或某个部件的温度等,然后控制器将根据检测的到温度对该空调系统做出进一步的动作。目前,对于检测空调系统内的管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容纳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感应器及连接在所述感应器一端的引线,外部电线会直接接入金属外壳内,即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电线的焊点也在金属外壳内,然后在该外壳内填充绝缘密封材料。由于温度传感器与外部电线的焊点也在金属外壳内,考虑到绝缘性等安全问题,通常会将该金属外壳的体积设计的较大,以便满足工业应用的安全性条件。然而体积变大的金属外壳会使感应器的响应速度较慢且占用的空间也较大。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感应器通常会采用一个环形的金属片将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特定的管壁上,这种安装方式虽然简单,但由于温度传感器的金属外壳暴露在外界空气中,金属外壳自身会产生散热,从而会影响感应器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响应速度较快的温度传感装置,且不影响其测量精确度及其金属外壳内的绝缘性。为了实现所述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感温组件,和固定所述感温组件的安装件,其中,所述感温组件包括金属外壳,容纳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感应器及连接在所述感应器一端的引线;当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感温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内且所述感温组件的部分表面未与所述安装件接触;所述引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线焊接,其中所述引线与外部电线的焊点位于所述安装件内且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外部。上述安装件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当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感温组件容纳并固定在所述凹槽中且其部分表面未与所述凹槽接触;所述安装件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且所述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凹槽的第二端连通,当处于装配状态时,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内的金属外壳连通,外部电线接入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引线连接,所述引线与外部电线的焊点位于所述通孔中。上述凹槽呈与所述金属外壳相互配合的形状且其第一端设有开口,安装时,所述金属外壳从所述凹槽第一端的开口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上述安装件包括整体呈拱形的桥部,所述桥部的两侧分别为呈水平状的基部。上所述基部靠近桥部的位置上分别设有安装孔,当处于安装状态时,扎带穿过所述安装孔以固定将所述温度传感装置。上述温度传感装置可通过扎带直接固定在外部管道上。上述安装件为塑料件。上述金属外壳为铜外壳。上述感应器为NTC热敏电阻。上述金属外壳内填充有环氧树脂。上述安装件的通孔内填充有环氧树脂。上述所述通孔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其第二端设有开口,所述环氧树脂从所述通孔第二端的开口进入。上述通孔包括连接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与所述通孔之间以使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之间没有间隙。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温度感应装置的引线与外部电线的焊点不再置于金属外壳中,在设计金属外壳时,无需设计较大的金属外壳尺寸以满足工业应用的安全需求。故本专利技术中的感温组件与现有技术中的相比,不仅体积较小,且可靠性也较高。进一步地,在使用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中的温度传感装置将感温组件与安装件结合,即将感温组件固定在安装件中而非暴露在空气中,该结合可避免因感温组件暴露在空气中而导致其自身造成的散热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度传感装置测量时响应速度快。【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对附图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温度传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度传感装置的安装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如图1所示的温度传感装置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如图1所示的温度传感装置的仰视图。图5为如图1所示的温度传感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如图1所示的温度传感装置的左视图。图7为如图1所示的温度传感装置的右视图。图8为安装有扎带时,如图1所示的温度传感装置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范性的,而绝不是对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在各个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部件,因此相同部件的构造将不再重复描述。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提供的温度传感装置1,如图所示,温度传感装置I包括感温组件11和安装件12,安装件12用于将感温组件11固定在其上。本专利技术中的温度传感装置将感温组件固定在安装件上,使感温组件在使用时未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可避免因其暴露在空气中而导致其自身造成的散热对感温组件响应速度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度传感装置测量时响应速度快。进一步地,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温度传感装置I的安装件12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2中的安装件12为图1中安装件旋转180度后的立体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安装件12的两端为分别为不同的结构,该结构具体将在下文详述。图3为如图1中的温度传感装置沿A-A线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其中感温组件11包括金属外壳111,容纳在金属外壳111内的感应器112及连接在感应器112 —端的引线113。优选地,金属外壳11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如图3所不,为方便描述,将安装件12的两端分别定义为B端和C端。其中,安装时,金属外壳111封闭的一端靠近安装件12的B端。优选地,金属外壳111为铜外壳。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温度传感装置的金属外壳也可采用其他性能相同或相似的金属材料。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引线113的另一端与外部电线2焊接,安装时,引线113与外部电线2的焊点114位于安装件12内且位于金属外壳111的外部。且金属外壳111内填充有环氧树脂,或其他具有相同或相近似功能的材料,以便对感温组件进行绝缘。由于引线113与外部电线2的焊点114不再置于金属外壳111中,在设计金属外壳时,无需设计较大的金属外壳尺寸以满足工业应用的安全需求。故本专利技术中的感温组件与现有技术中的相比,不仅体积较小,且可靠性也较高。图4-图7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装置的仰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及右视图。如图4所示,安装件12的B端设有凹槽121,凹槽12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段靠近B端,当处于装配状态时,感温组件11的金属外壳111容纳并固定在凹槽121中且其有部分表面未与凹槽121接触。进一步地,金属外壳111上未与安装件11接触的表面与待检测管壁接触,以便检测该管壁的温度。安装件12的C端设有通孔122,如图2所示,通孔12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通孔122的第二端靠近C端,且通孔122的第一端与凹槽121的第二端连通。当金属外壳111容纳并固定在凹槽121内时,通孔122与凹槽121内的金属外壳111连通,外部电线2接入通孔122中并与引线113连接,且引线113与外部电线2的焊点114位于通孔122中,如图3所示。优选地,金属外壳111整体呈圆柱形,凹槽121的形状可与金属外壳111相互配合,且凹槽121的第一端设有开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金属外壳111也可以为其他任意的形状,安装件12上凹槽121的形状可也根据金属外壳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度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包括感温组件,和固定所述感温组件的安装件,其中,所述感温组件包括金属外壳,容纳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感应器及连接在所述感应器一端的引线;当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感温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内且所述感温组件的部分表面未与所述安装件接触;所述引线的另一端与外部电线焊接,其中所述引线与外部电线的焊点位于所述安装件内且位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健吴娟艳杨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电气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