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303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6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在满足放大器输出高电压和大电流的同时降低了放大器电路的整体功耗,设计巧妙,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涉及电力电子

技术介绍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主要受供电电源的限制。在普通的运算放大器中,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一般仅几十伏,输出电流仅几十毫安。若要提高输出电压或增大输出电流,集成运放外部必须要加辅助电路。高压大电流集成运算放大器外部不需附加任何电路,即可输出高电压和大电流。同时,通信运营商对于无线通信系统功耗降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率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发射系统中的末级模块,其自身的效率对于整个通信系统效率指标的影响巨大。在普通商用移动通信基站中,末级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消耗占整个系统的60%以上。由此可见,如果末级功率放大器效率过低,不仅增加了整个移动基站系统的功耗,而且还产生了过多的热量,由此带来的散热措施也将消耗大量能源。如何利用合理的电路布局设计,针对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进一步降低放大器的功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在满足放大器输出高电压和大电流的同时降低了放大器电路的整体功耗,设计巧妙,值得推广。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Λ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容的一端;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 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电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型号均为BTlOl。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采用的型号均为2N1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型号为LM9011。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在满足放大器输出高电压和大电流的同时降低了放大器电路的整体功耗,设计巧妙,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图;R1-R8分别表示第一电阻至第八电阻,C1-C8分别表示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T1-T3分别表示第一三极管至第三三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及其实现的功能是在改进后的硬件及其构成的装置、器件或系统上搭载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就可实现,并非是对现有技术中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有关协议进行改进。例如,改进后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依然可以通过装载现有的软件操作系统来实现该硬件系统的特定功能。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硬件模块的改进及其连接组合关系,而非仅仅是对硬件模块中为实现有关功能而搭载的软件或协议的改进。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相关模块是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中的一项或多项的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可以为所需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和制造,或者也可以采用通用计算机中的已知设备或已知的其他硬件设备。所述通用计算机有存储在其内的程序选择性地激活或重构。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大功率型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七电容的一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翠娟武艳陈玲玲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