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930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4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包括高液位感应线和中液位感应线,以及振荡电路、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高液位感应线的一端和中液位感应线的一端均与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相接,高液位感应线的另一端接有第一电压比较电路,中液位感应线的另一端接有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高液位指示灯电路,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接有低液位指示灯电路,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之间接有中液位指示灯电路和分压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检测准确性高,延长了供热锅炉的寿命,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位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供热锅炉液位保护控制在整个供热系统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维持供热锅炉液位在一定范围内是保证供热锅炉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在供热锅炉缺水时,会出现干烧和烧坏水冷壁的现象,影响了供热锅炉的使用寿命,且存在着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虽然也采用了一些控制方式,但不仅是少数,且也存在局限和隐患,如采用探针,利用水来导电检测水位,这样不仅存在着电解带来的污染,探针也会被腐蚀,影响了探针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了水位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性高,检测液位的准确性高,延长了供热锅炉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安全隐患,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所述供热锅炉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和设置在进水管上的水泵与水源连接,所述水泵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用于接通或断开水泵的供电回路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包括伸入供热锅炉内上部的高液位感应线和伸入供热锅炉内中部的中液位感应线,以及振荡电路、基准电压产生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高液位感应线的一端和中液位感应线的一端均与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高液位感应线的另一端接有第一电压比较电路,所述中液位感应线的另一端接有第二电压比较电路,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均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接有高液位指示灯电路,所述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接有低液位指示灯电路,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之间接有中液位指示灯电路和分压电路,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继电器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比较器U1D、三极管Ql和电阻R18,所述比较器UlD的反相输入端为继电器驱动电路的比较电压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lD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为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lD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19,所述三极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21与比较器UlD的输出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为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A,所述运算放大器UlA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l与+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且通过电阻R12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lA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3,所述运算放大器Ul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非极性电容Cl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lA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2,所述运算放大器UlA的输出端为振荡电路的输出端SIG。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由电阻RlO、电阻Rl I和极性电容ClO组成,所述电阻RlO与电阻Rl I串联后的一端与+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lO和电阻Rll的连接端为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VREF,所述电阻RlO和电阻Rll的连接端通过极性电容ClO接地。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为继电器K,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的一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的另一端与+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继电器K的公共触点与水泵的电源正极相接,所述继电器K的常开触点与水泵的供电电源的输出端VCC相接,所述继电器K的常闭触点悬空,所述水泵的电源负极接地。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U1B、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非极性电容C2和电阻R5,所述整流二极管Dl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均与非极性电容C2的一端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2的另一端与高液位感应线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非极性电容C4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均与比较器UlB的反相输入端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l的阳极、非极性电容C4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lB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为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参考电压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lB的输出端为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比较器UlB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6o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U1C、整流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5、非极性电容C7和电阻R14,所述整流二极管D4的阴极和整流二极管D5的阳极均与非极性电容C7的一端相接,所述非极性电容C7的另一端与中液位感应线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5的阴极、非极性电容C9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与比较器UlC的反相输入端相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4的阳极、非极性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阻R13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lC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4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为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参考电压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lC的输出端为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比较器UlC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15。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液位指示灯电路由绿色发光二极管D3和电阻R7组成,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D3的阳极与+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绿色发光二极管D3的阴极通过电阻R7与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相接。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液位指示灯电路由红色发光二极管D6和电阻R17组成,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通过电阻R17与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红色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接地。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液位指示灯电路由黄色发光二极管D7和电阻R9组成,所述黄色发光二极管D7的阳极通过电阻R9与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黄色发光二极管D7的阴极与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而相接。上述的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由电阻R8和电阻R16组成,所述电阻R8和电阻R16串联后的一端与第一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相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阻R8和电阻R16的连接端为分压电路的输出端VIN。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2、本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性高,检测液位的准确性高。3、本技术的使用,能够避免出现干烧和烧坏水冷壁的现象,延长了供热锅炉的使用寿命,且避免了安全隐患。4、本技术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性高,检测液位的准确性高,延长了供热锅炉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安全隐患,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所述供热锅炉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和设置在进水管上的水泵(13)与水源连接,所述水泵(13)的供电回路中串联有用于接通或断开水泵(13)的供电回路的继电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锅炉液位检测显示控制电路包括伸入供热锅炉内上部的高液位感应线(1)和伸入供热锅炉内中部的中液位感应线(2),以及振荡电路(3)、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和继电器驱动电路(5),所述高液位感应线(1)的一端和中液位感应线(2)的一端均与振荡电路(3)的输出端相接,所述高液位感应线(1)的另一端接有第一电压比较电路(6),所述中液位感应线(2)的另一端接有第二电压比较电路(7),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6)的基准电压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电路(7)的基准电压输入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基准电压输入端均与基准电压产生电路(4)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6)的输出端接有高液位指示灯电路(8),所述第二电压比较电路(7)的输出端接有低液位指示灯电路(9),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6)的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比较电路(7)的输出端之间接有中液位指示灯电路(10)和分压电路(11),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比较电压输入端与分压电路(1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继电器(12)与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5)包括比较器U1D、三极管Q1和电阻R18,所述比较器U1D的反相输入端为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比较电压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1D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8的一端相接,所述电阻R18的另一端为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基准电压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1D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接有电阻R19,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21与比较器U1D的输出端相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为继电器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