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544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通过光学透明胶贴合在一起;背光组件包括第一扩散膜、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和铁框,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依次放置在铁框内,第一扩散膜包括本体部和自本体部延伸出的延伸部,本体部覆盖第一增亮膜,延伸部反折贴合于铁框的下表面,延伸部包裹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和铁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的可靠性高、并且可实现将背光组件边框做到更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屏
,特别涉及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如今,超窄边框甚至无边框设计已成为手机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也是手机产品的一大卖点。手机产品无边框设计的实现离不开显示屏
的方案创新。液晶显示模组是目前绝大多数手机产品采用的显示部件,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由液晶显示屏、背光组件、驱动电路等组件构成。液晶显示屏是被动发光部件,背光组件的作用就是为液晶显示屏提供均匀的面光源。目前业界被广泛采用的液晶显示模组的背光组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双面胶I’、增亮膜2’、增亮膜3’、扩散片4’、导光板5’、反射膜6’、胶架7’、双面胶8’、铁框9’、背光LED灯及FPC10’,双面胶I’粘接液晶显示屏和整个背光组件,增亮膜2’和增亮膜3’提高正面亮度,扩散片4’使出射光均匀化,并可将显示面上的瑕疵点(例如光学膜片刮伤、黑点等)模糊化,提升显示效果,导光板5’利用全反射原理将背光LED灯提供的点(线)入射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反射膜6’提供光线在导光板5’底部的反射面,胶架7’起固定背光LED灯及限位以上各膜片的作用,双面胶8’粘接胶架7’和铁框9’,铁框9’对液晶显示模组起保护作用、提高整个模组的强度。现有的背光组件结构各膜片靠胶架V限位,液晶显示屏和整个背光组件的粘接靠黑白双面胶1’,而这个黑白双面胶的裁切宽度是受工艺要求限制,无法做到很窄。胶架V和黑白双面胶I’这些限制因素均造成传统的背光组件结构无法将边框做到更窄,另外,利用黑白双面胶粘结液晶显示屏与背光组件,由于窄边框设计,粘结宽度有限,粘结可靠性差,直接影响手机产品的可靠性,在跌落、滚筒等测试中容易出现液晶显示屏与背光分离,液晶显示屏破碎等问题。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并且可实现将背光组件边框做到更窄的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包含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所述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通过光学透明胶贴合在一起,所述背光组件包括第一扩散膜、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和铁框,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依次放置在所述铁框内,所述第一扩散膜包括本体部和自本体部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扩散膜本体部覆盖所述第一增亮膜,所述延伸部反折贴合于所述铁框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扩散膜延伸部包裹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和铁框。优选的,所述第一扩散膜本体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增亮膜,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依次贴合放置在所述铁框内,所述第一扩散膜延伸部与所述铁框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彼此之间不贴合分别定位于所述铁框的边缘,通过所述第一扩散膜延伸部包裹固定。优选的,所述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通过OCA光学胶贴合在一起。优选的,所述铁框的下表面对应所述延伸部的位置设有双面胶,所述延伸部通过双面胶贴合于所述铁框的下表面。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的可靠性高、并且可实现将背光组件边框做到更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如图2所示,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100包括液晶显示屏10和背光组件20,液晶显示屏10和背光组件20通过光学透明胶贴合在一起,背光组件20包括第一扩散膜1、第一增亮膜2、第二增亮膜3、第二扩散膜4、导光板5、反射膜6和铁框7,第一增亮膜2、第二增亮膜3、第二扩散膜4、导光板5、反射膜6依次放置在铁框7内,第一扩散膜I包括本体部Ia和自本体部Ia延伸出的延伸部lb,本体部Ia覆盖第一增亮膜2,延伸部Ib反折贴合于铁框7的下表面,延伸部Ib包裹第一增亮膜2、第二增亮膜3、第二扩散膜4、导光板5、反射膜6和铁框7。作为一种固定方式的选择,所述本体部Ia贴合于所述第一增亮膜2,所述第一增亮膜2、第二增亮膜3、第二扩散膜4、导光板5、反射膜6依次贴合放置在所述铁框7内,所述反射膜6与所述铁框7贴合。当然,各膜材之间的贴合与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另一种固定方式的选择,所述第一增亮膜2、第二增亮膜3、第二扩散膜4、导光板5、反射膜6彼此之间不贴合分别定位于所述铁框7的边缘,通过延伸部Ib包裹固定。液晶显示屏10和背光组件20可以通过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贴合在一起。该光学透明胶材料,可以是先和液晶显示屏10贴合后再与背光组件20贴合,也可以反过来。铁框7的下表面对应延伸部Ib的位置设有双面胶,延伸部Ib通过双面胶贴合于铁框7的下表面。 背光组件20还包括背光LED灯及FPC8,背光LED灯及FPC8通过双面胶粘接于铁框7上。液晶显示屏10和背光组件20直接通过光学透明胶正面贴合,面贴合的方式粘结强度高,可靠性高,同时可以避免黑白双面胶对窄边框设计的限制;增加了一层扩散膜,扩散膜对掩盖背光中的轻微不良有好处,对改善显示效果有帮助;光学透明胶及增加的扩散膜都是很薄的,不会明显增加模组的厚度,对改善显示效果却有较大帮助;背光组件的结构舍弃了传统的胶框设计,而是采用超薄铁框放置、膜材包裹的形式,避免了胶框对窄边框设计的限制,本技术可实现将背光组件边框做到更窄甚至无边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通过光学透明胶贴合在一起,所述背光组件包括第一扩散膜、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和铁框,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依次放置在所述铁框内,所述第一扩散膜包括本体部和自本体部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本体部覆盖所述第一增亮膜,所述延伸部反折贴合于所述铁框的下表面,所述延伸部包裹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和铁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膜本体部覆盖于所述第一增亮膜,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依次贴合放置在所述铁框内,所述第一扩散膜延伸部与所述铁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彼此之间不贴合分别定位于所述铁框的边缘,通过延伸部包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模组,其包括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和背光组件通过光学透明胶贴合在一起,所述背光组件包括第一扩散膜、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和铁框,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依次放置在所述铁框内,所述第一扩散膜包括本体部和自本体部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本体部覆盖所述第一增亮膜,所述延伸部反折贴合于所述铁框的下表面,所述延伸部包裹所述第一增亮膜、第二增亮膜、第二扩散膜、导光板、反射膜和铁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朝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