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源极放大电路的移相式音频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149829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共源极放大电路的移相式音频处理系统,其由音频采集模块,与音频采集模块相连接的选频电路,均与选频电路相连接的微处理电路和电流源电路,同时与微处理电路和电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以及设置在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移相处理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微处理电路与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之间还串接有共源极放大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独创的采用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和共源极放大电路相结合,通过两个放大电路的共同作用可以不失真的把音频信号放大,使声音效果更好提高电影播放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系统,具体是指基于共源极放大电路的移相式音频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越来越高,现在家庭影院已经基本进入到每家每户,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然而,目前家庭影院中所使用的音频处理系统其存在一定缺陷,即其所输出的声音较小,使人们在观看电影时经常会出现声音不清楚的情况,从而影响到电影播放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音频处理系统其所输出的声音较小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共源极放大电路的移相式音频处理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共源极放大电路的移相式音频处理系统,其由音频采集模块,与音频采集模块相连接的选频电路,均与选频电路相连接的微处理电路和电流源电路,同时与微处理电路和电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设置在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移相处理电路,以及串接在微处理电路与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之间的共源极放大电路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共源极放大电路由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三极管VT9,负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接、正极则与微处理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N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1后接地的电阻R20,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18后接12V电压的电阻R19,正极与电阻R18和电阻R19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则与场效应管Q3的漏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N极与极性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P极则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接的电阻R22组成;所述三极管VT9的基极与电阻R20和电阻R21的连接点相连接、其发射极则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分别与三极管VT9的基极以及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的移相处理电路由移相芯片Ul,三极管VT7,三极管VT8,一端与移相芯片Ul的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移相芯片Ul的INl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5,负极经电阻R14后与移相芯片Ul的INl管脚相连接、正极与移相芯片Ul的IN2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正极经电阻R16后与移相芯片Ul的NC管脚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正极与移相芯片Ul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3,一端与移相芯片Ul的OU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位器R17,P极与移相芯片Ul的OFFl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以及P极与移相芯片Ul的0FF2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组成;所述移相芯片Ul的INl管脚与两级低通滤波电路相连接,VCC-管脚接地、OUT管脚与电位器R15的滑动端相连接,三极管VT7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8的集电极和其发射极一起作为系统的输出端,极性电容C12的负极与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所述的选频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正极经电阻Rl后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负极则经极性电容C2和极性电容C3后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l,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2组成;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极性电容Cl的正极相连接、其发射极则同时与电流源电路以及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三极管VTl的发射极则同时与极性电容C2和极性电容C3的连接点以及微处理电路相连接,极性电容Cl的正极与音频采集模块的一个输出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2和极性电容C3的连接点则与音频采集模块的另一输出极相连接。所述微处理电路包括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电阻R6,以及场效应管Ql ;极性电容C4的正极与三极管VTl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与场效管Ql的栅极相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场效管Ql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极性电容C5的负极与场效管Ql的漏极相连接、正极则同时与电流源电路以及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相连接,所述场效管Ql的源极与电流源电路相连接。所述电流源电路由三极管VT3,三极管VT4,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3,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5组成;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场效应管Ql的源极相连接、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l的P极同时与外部电源以及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l,放大器P2,三极管VT5,三极管VT6,正极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放大器Pl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的电阻R7,正极经电阻R8后与放大器Pl反相输入端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串接在放大器Pl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8,负极与放大器Pl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9,正极经电阻RlO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l输出端相连接的同时接地的极性电容C10,一端与极性电容ClO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l I,与电阻Rl I相并联的电阻Rl2,串接在放大器P2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之间的极性电容C11,以及串接在放大器P2的正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3组成;所述三极管VT5的发射极与极性电容ClO的负极相连接,三极管VT6的集电极与放大器P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放大器P2的输出端还与移相芯片Ul的INl管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lO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移相芯片Ul为LM741集成芯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移相处理电路,其可以保证音频处理系统处理后的音频信号更稳定。(2)本专利技术独创的采用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和共源极放大电路相结合,通过两个放大电路的共同作用可以不失真的把音频信号放大,使声音效果更好提高电影播放质量。(3)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节约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共源极放大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由音频采集模块,与音频采集模块相连接的选频电路,均与选频电路相连接的微处理电路和电流源电路,同时与微处理电路和电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设置在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移相处理电路,以及串接在微处理电路与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之间的共源极放大电路组成。所述的移相处理电路由移相芯片Ul,三极管VT7,三极管VT8,一端与移相芯片Ul的VCC+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移相芯片Ul的INl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5,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共源极放大电路的移相式音频处理系统,其由音频采集模块,与音频采集模块相连接的选频电路,均与选频电路相连接的微处理电路和电流源电路,同时与微处理电路和电流源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以及设置在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的移相处理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微处理电路与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之间还串接有共源极放大电路;所述共源极放大电路由场效应管Q2,场效应管Q3,三极管VT9,负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接、正极则与微处理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N极与场效应管Q2的栅极相连接、P极则与三极管VT9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21后接地的电阻R20,一端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18后接12V电压的电阻R19,正极与电阻R18和电阻R19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则与场效应管Q3的漏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6,N极与极性电容C16的负极相连接、P极则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9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则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接的电阻R22组成;所述三极管VT9的基极与电阻R20和电阻R21的连接点相连接、其发射极则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3的源极分别与三极管VT9的基极以及两级低通滤波放大电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