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41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干装置,包括集油箱、烘干箱和鼓风机,所述集油箱设置在烘干箱的前方,所述集油箱上方设置有涂油毛毡,所述集油箱还包括滤网、液位传感器和吸油管,所述烘干箱还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烘干箱还包括除湿器和加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缩小烘干设备体积,提高烘干效率,热能循环利用减低能耗,涂抹更均匀提升漆包线质量,能够提升集油质量,防止集油溢出污染车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烘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干装置。技术背景目前,现有技术中自粘线涂油装置采用将漆包线油涂覆于漆包线的表面,通过烘箱设备进行烘干,由于漆包线行线速度在200-400m / min,速度很快,自粘线表面油溶剂难以完全挥发,特别是烘箱很容易做的很大,占据过多的空间,而且没有经济性的风向,导致烘箱的实际效率低下,难以完全避免未挥发干净的溶剂油会与自粘层发生反应影响漆包线的自粘性能,同时现有技术尚有堆积石蜡现象,影响自粘线表面石蜡的均匀性,影响自粘线的静摩擦系数。在现有技术中,烘箱的热能浪费严重,属于热量的一次性利用后直接排放,没有任何节能措施,而现有的涂油毛毡容易导致不均匀,影响漆包线质量,而且对于集油箱没有过滤功能,也没有自动防溢功能,容易导致集油质量下降,也容易被集油污染车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干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干装置,包括集油箱、烘干箱和鼓风机,所述集油箱设置在烘干箱的前方,所述集油箱上方设置有涂油毛毡,所述鼓风机连接于烘干箱,用于给烘干箱供风,所述烘干箱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定位通线孔,所述涂油毛毡包括上毛毡和下毛毡,所述上毛毡和下毛毡水平距离为I?3cm,所述上毛毡和下毛毡垂直方向相互重叠0.5?3cm,所述集油箱还包括滤网、液位传感器和吸油管,所述滤网设置在集油箱的顶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集油箱的侧壁上,所述吸油管吸口设置在集油箱内底部,所述吸油管穿过集油箱侧壁连接于集油箱外的吸油泵,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于吸油泵,所述烘干箱还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接于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接于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组合成Z形风道,所述烘干箱前端的定位通线孔设置在第一风道的前端,所述烘干箱后端的定位通线孔设置在第三风道的后端,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烘干箱还包括除湿器和加热器,所述除湿器具有吸气口,所述除湿器出气口管连接于加热器进气口,所述加热器出气口管连接于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管连接于第三风道的后端,所述第一风道的前端管连接于加热器进气口。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器为片状陶瓷加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缩小烘干设备体积,提高烘干效率,热能循环利用减低能耗,涂抹更均匀提升漆包线质量,能够提升集油质量,防止集油溢出污染车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干装置,包括集油箱3、烘干箱I和鼓风机7,所述集油箱3设置在烘干箱I的前方,所述集油箱3上方设置有涂油毛毡2,所述鼓风机7连接于烘干箱I,用于给烘干箱I供风,所述烘干箱I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定位通线孔,所述涂油毛毡2包括上毛毡和下毛毡,所述上毛毡和下毛毡水平距离为1cm,所述上毛毡和下毛毡垂直方向相互重叠1cm,所述集油箱3还包括滤网5、液位传感器6和吸油管4,所述滤网5设置在集油箱3的顶部,所述液位传感器6设置在集油箱3的侧壁上,所述吸油管4吸口设置在集油箱3内底部,所述吸油管4穿过集油箱3侧壁连接于集油箱3外的吸油泵,所述液位传感器6电连接于吸油泵,所述烘干箱I还包括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和第三风道13,所述第一风道11连接于第二风道12,所述第二风道12连接于第三风道13,所述第一风道11、第二风道12和第三风道13组合成Z形风道,所述烘干箱I前端的定位通线孔设置在第一风道11的前端,所述烘干箱I后端的定位通线孔设置在第三风道13的后端,所述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第二风道12和第三风道13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烘干箱I还包括除湿器9和片状陶瓷加热器8,所述除湿器9具有吸气口,所述除湿器9出气口管连接于片状陶瓷加热器8进气口,所述片状陶瓷加热器8出气口管连接于鼓风机7,所述鼓风机7管连接于第三风道13的后端,所述第一风道11的前端管连接于片状陶瓷加热器8进气口。本专利技术工作时,漆包线穿在上毛毡和下毛毡之间,通过定位通线孔穿过第一风道11,绕过导线轮后穿过第二风道12,再绕过导线轮后穿过第三风道13,再穿过定位通线孔离开烘干箱I。此时,鼓风机7工作,外界空气经过除湿器9除湿,再经过片状陶瓷加热器8进行加热处理,然后经过鼓风机7向第三风道13内供应热风,热风沿着第二风道12至第一风道11,对漆包线进行烘干作业,烘干箱I内的热气体经过定位通线孔向外界排气,多余的气体被吸进片状陶瓷加热器8再次加热,然后供鼓风机7循环使用。由于漆包线在烘干箱I内长度的增加,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能够将烘干箱I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在烘干箱I内多余的热风经过片状陶瓷加热器8再次加热被鼓风机7循环使用,有助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此时,上毛毡和下毛毡的联合作业,可以更均匀地涂抹漆包线油,提升了漆包线产品的质量。同时从上毛毡和下毛毡上滴下的漆包线油经过滤网5过滤后流入集油箱3中,当油量到达液位传感器6的位置,集油箱3外的吸油泵启动将漆包线油吸走,从而防止集油溢出污染车间,由于滤网5的存在,能够有效提升集油质量。除了上述的实施例外,其他未述的实施方式也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虽然透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干装置,包括集油箱、烘干箱和鼓风机,所述集油箱设置在烘干箱的前方,所述集油箱上方设置有涂油毛毡,所述鼓风机连接于烘干箱,用于给烘干箱供风,所述烘干箱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定位通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毛毡包括上毛毡和下毛毡,所述上毛毡和下毛毡水平距离为I?3cm,所述上毛毡和下毛毡垂直方向相互重叠0.5?3cm,所述集油箱还包括滤网、液位传感器和吸油管,所述滤网设置在集油箱的顶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集油箱的侧壁上,所述吸油管吸口设置在集油箱内底部,所述吸油管穿过集油箱侧壁连接于集油箱外的吸油泵,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于吸油泵,所述烘干箱还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接于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接于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组合成Z形风道,所述烘干箱前端的定位通线孔设置在第一风道的前端,所述烘干箱后端的定位通线孔设置在第三风道的后端,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烘干箱还包括除湿器和加热器,所述除湿器具有吸气口,所述除湿器出气口管连接于加热器进气口,所述加热器出气口管连接于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管连接于第三风道的后端,所述第一风道的前端管连接于加热器进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粘线涂油快速烘干装置,包括集油箱、烘干箱和鼓风机,所述集油箱设置在烘干箱的前方,所述集油箱上方设置有涂油毛毡,所述鼓风机连接于烘干箱,用于给烘干箱供风,所述烘干箱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定位通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毛毡包括上毛毡和下毛毡,所述上毛毡和下毛毡水平距离为1~3cm,所述上毛毡和下毛毡垂直方向相互重叠0.5~3cm,所述集油箱还包括滤网、液位传感器和吸油管,所述滤网设置在集油箱的顶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集油箱的侧壁上,所述吸油管吸口设置在集油箱内底部,所述吸油管穿过集油箱侧壁连接于集油箱外的吸油泵,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于吸油泵,所述烘干箱还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连接于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连接于第三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组合成Z形风道,所述烘干箱前端的定位通线孔设置在第一风道的前端,所述烘干箱后端的定位通线孔设置在第三风道的后端,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线轮,所述烘干箱还包括除湿器和加热器,所述除湿器具有吸气口,所述除湿器出气口管连接于加热器进气口,所述加热器出气口管连接于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管连接于第三风道的后端,所述第一风道的前端管连接于加热器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鼎臣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