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0256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5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每根纬纱对应的筒子架和储纬器之间设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卷装退绕的纬纱经护盖导纱孔进入盛满浆液的浆液槽,纬纱依次经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轮槽,附着在转动轮槽槽壁上的浆液部分粘附在运行的纬纱表面,同时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轮槽槽壁渐进式集拢抚贴纬纱毛羽至纬纱主体,提高纬纱和机织布面光洁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质上是在线对纬纱表面上浆,配置烘干装置快速烘干和匀整纬纱,不仅降低浆液用量、烘干时间,且抑制纬纱条干恶化、将纬纱毛羽粘附固定在纬纱主体上,提高纬纱强度,提高织造入纬率和织物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方便,易于积推广使用。

Weaving method for on-line sizing of weft yarn surfa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eaving method for on-line sizing of weft yarns,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processing. The invention adopts the yarn surface siz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each corresponding creel and weft weft, weft unwinding roll cover by the yarn guide hole into the slurry tank filled with grout, the weft goes through the first round and second with slurry tank slurry dipping groove wheel, attached to the wheel groove on the wall the serous parts rotate in the weft running surface adhesion, while the first and second Geneva slurry dipping slurry dipping groove round groove progressive to stick to the main weft yarn hairiness on weft yarn and woven fabric, improve smoothness; the invention is essentially online on weft surface sizing, configuration of quick drying drying device and even weft that not only reduce the slurry dosage, drying time, and inhibition of weft evenness deterioration, the weft is fix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weft yarn hairiness adhesion, improve yarn strength, improve weaving weft insertion rate and fabric strength.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convenient to operate and easy to be popularized and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属于纺织加工
技术背景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高速无梭织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纱线毛羽产生于细纱加工工序,其机理是内外转移的纤维头端露出纱体之后,脱离钳口的握持作用,无法再次进入或包缠在纱体主干上,形成毛羽。毛羽增长于络筒和整经工序,其根本原因在于:纱线表面毛羽多、结构松弛,在络筒、整经等纱线高速运行工序中,纱线经导纱部件、张力部件等机件,遭受激烈摩擦,致使纱体内部纤维头端严重抽拔游离于纱体表面,毛羽剧增、表面结构严重破坏。为了减少纱线毛羽,实现纱线顺利织造,纺织企业一般都对整经后纱线进行浆纱处理,贴附纱线毛羽、同时对纱线进行增强保伸、增加耐磨性。但整经之后的纱线为片纱,对轴卷装的纱线进行上浆属于片纱上浆,片纱上浆直接导致浆料等粘着剂将相邻纱线粘连在一起,为满足后序加工要求,纱线必须各自分开,目前工厂浆纱工序必须包含湿、干分绞,然而纱线分绞时将会相互撕扯破坏纱体表面浆膜、产生二次毛羽。由此可见,目前传统的上浆方法为先整经、后浆纱的分步进行,工序流程长、设备占地面积大,直接导致成本高和效率低;并且传统上浆方法隶属于先片纱整体上浆、再进行片纱分绞处理的工艺路线,上浆过程中各单纱表面毛羽与纱体之间缺乏集拢紧贴力,直接导致了纱线二次毛羽产生,无法满足彻底贴服和消除纱线毛羽,整经后纱线浆纱表面光洁度有待提高。针对传统先整经、后浆纱,纱线整经与上浆分步骤实施,造成整经和浆纱工序设备占地面积大、效率低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283323A,公开日2017年01月04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双层式清洁型整经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283322A,公开日2017年01月04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双层式整经设备”;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283319A,公开日2017年01月04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减震的双层式整经机”。上述申请公案共同提供一种双层式整经方法,通过隔板将机架分隔为上层和下层,一定程度上只缩短了整经机构的占地面积,没有涉及浆纱设工序,并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先整经、后浆纱”工序所带了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号为ZL200720092496.5,公开日2007年11月02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体式浆纱整经机”,该申请公案提供了一种采用先上浆后整经的工艺,在棉纱较少的情况下,上浆、整经两道工序一次完成的浆纱整经联合机,但筒子架上的经纱经分绞筘后才进入上浆装置,实质上也是将筒纱排列呈片纱之后上浆,只是在纱线较少情况下,片纱排列的纱线之间接触粘连作用较弱而已,粘连作用较弱的片纱纱线之间不需干、湿分绞,可一次烘干;但是上浆过程中纱线表面毛羽与纱线主体之间仍缺乏集拢紧贴作用力,在每组挤浆辊迫使浆液完全浸润纱线内外结构时,纱线表面松散的结构将同时被挤压呈扁平状,特别是外凸的圈状毛羽与纱体之间压充有浆料,烘干后该处浆料多,造成上浆后纱线条干不匀率恶化,纱线外观效果差。中国专利号为ZL201410498706.5开日2016年03月02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申请公案也提供了一种纱线上浆、整经联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工作台、上浆装置、烘干装置及控制装置,对纱线内外层结构充分浸润上浆,该申请公案虽然将上浆和整经联合起来使用,但该系统仍属于纱线全结构上浆,致使纱线多余浆料需用海绵吸附除去,海绵易饱和失效、摩擦损坏,不可长时间、大批量、连续化大生产使用,只可用于手织板布用。上述现有申请公案都是针对机织经纱的整经上浆,且存在工序流程长、上浆出现二次毛羽、恶化条干、浆膜破损等问题;众所周知,普通机织至少包含经纱、纬纱系统,目前申请公案主要是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整经浆纱工序,解决机织经纱系统纱线强度、耐磨和光洁度的问题。目前针对机织引纬系统的研究主要在于不断改变引纬部件的形式,从有梭发展到无梭,无梭的形式也不断变化,有剑杆、片梭、喷气、喷水等,特别是喷气引纬系统,大幅提升引纬效率和速度,被广泛推广应用;但针对纬纱系统的纬纱强度和光洁度问题,相关的研究和关注度少,主要是因为纬纱不需要经受较大的打纬张力、与钢扣之间的反复摩擦力。但是纬纱的光洁度直接影响布面光洁度,且强度较低的纬纱易断头,织造入纬率下降,直接影响布机织造效率;因此在高速织机大面积应用的今天,亟需研发相关的技术方法和装置,在线提高纬纱光洁度和强度,对于提高机织效率、面料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其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该方法采用在无梭织机的每一根纬纱引纬机构的筒子架和储纬器之间设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由浆液槽、护盖、第一沾浆槽轮、第二沾浆槽轮、连通管、基板、第一烘干槽轮、第二烘干槽轮组成,浆液槽的槽口朝上,浆液槽内对称设有第一沾浆槽轮、第二沾浆槽轮,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的轮槽槽底上部轮廓线高于浆液槽的槽口,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的轮轴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的轮槽垂直于浆液槽的槽口平面,浆液槽的槽口上方设置护盖,护盖朝向筒子架的一端与浆液槽槽口前端铰接,护盖在铰接处开有导纱孔,导纱孔低于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轮槽槽底轮廓线的上水平切面1-5毫米,浆液槽的下方设置连通管,浆液槽前端朝向筒子架,浆液槽后端固定设置基板,基板上表面固定对称设有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分别由加热座和自重压盘构成,加热座的一端为绝热端,绝热端与基板固定连接,加热座的另一端为加热端,第一烘干装置和第二烘干装置的加热端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加热端面中心设有圆杆,自重压盘活动套装在圆杆上,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与加热端面吻合,该吻合面与第二沾浆槽轮轮槽垂直,且与第二沾浆槽轮轮槽槽底轮廓线的上水平切线同平面;纬纱织造时,浆液槽通过连通管注满浆液,加热座外接电源,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的加热端端面温度升至120-180℃,从纬纱卷装上退绕的纬纱经护盖的导纱孔进入盛满浆液的浆液槽,依次经第一沾浆槽轮的轮槽、第二沾浆槽轮的轮槽,附着在转动轮槽槽壁上的浆液部分粘附在运行的纬纱表面,同时第一沾浆槽轮和第二沾浆槽轮轮槽槽壁渐进式集拢抚贴纬纱毛羽至纬纱主体,运行出第二沾浆槽轮的纬纱进入第一烘干装置的加热端面和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之间,加热面协同自重压盘预烘和匀整纬纱表面,运行出第一烘干装置的纬纱进入到第二烘干装置加热端面和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之间,加热面协同自重压盘充分烘干定型纬纱表面结构,运行出第二烘干装置的纬纱卷绕在储纬器上,然后依次经引纬装置、剪纬器、探纬器,引入织口内,在钢扣打纬作用下织入织物中,形成光洁机织布。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其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每根纬纱运行路线上的筒子架和储纬器之间设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从纬纱卷装上退绕的纬纱经护盖的导纱孔进入盛满浆液的浆液槽,依次经第一沾浆槽轮的轮槽、第二沾浆槽轮的轮槽,附着在转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包括在无梭织机的每一根纬纱引纬机构上,从放置在纬纱筒子架(1)上的筒纱卷装退绕下来的纬纱,经储纬器(9)依次进入引纬装置、剪纬器、探纬器,引入织口内,在钢扣打纬作用下织入织物中,形成多毛羽机织布,其特征在于:在筒子架(1)和储纬器(9)之间设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由浆液槽(2)、护盖(3)、第一沾浆槽轮(4)、第二沾浆槽轮(5)、连通管、基板(8)、第一烘干槽轮(6)、第二烘干槽轮(7)组成,浆液槽(2)的槽口朝上,浆液槽(2)内对称设有第一沾浆槽轮(4)、第二沾浆槽轮(5),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的轮槽槽底上部轮廓线高于浆液槽(2)的槽口,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的轮轴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的轮槽垂直于浆液槽(2)的槽口平面,浆液槽(2)的槽口上方设置护盖(3),护盖(3)朝向筒子架(1)的一端与浆液槽(2)槽口前端铰接,护盖(3)在铰接处开有导纱孔,导纱孔低于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轮槽槽底轮廓线的上水平切面1‑5毫米,浆液槽(2)的下方设置连通管,浆液槽(2)前端朝向筒子架(1),浆液槽(2)后端固定设置基板(8),基板(8)上表面固定对称设有第一烘干装置(6)、第二烘干装置(7),第一烘干装置(6)、第二烘干装置(7)分别由加热座和自重压盘构成,加热座的一端为绝热端,绝热端与基板(8)固定连接,加热座的另一端为加热端,第一烘干装置(6)和第二烘干装置(7)的加热端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加热端面中心设有圆杆,自重压盘活动套装在圆杆上,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与加热端面吻合,该吻合面与第二沾浆槽轮(5)轮槽垂直,且与第二沾浆槽轮(5)轮槽槽底轮廓线的上水平切线同平面;纬纱织造时,浆液槽(2)通过连通管注满浆液,加热座外接电源,第一烘干装置(6)、第二烘干装置(7)的加热端端面温度升至120‑180℃,从纬纱卷装上退绕的纬纱经护盖(3)的导纱孔进入盛有浆液的浆液槽(2),依次经第一沾浆槽轮(4)的轮槽、第二沾浆槽轮(5)的轮槽,附着在转动轮槽槽壁上的浆液部分粘附在运行的纬纱表面,同时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轮槽槽壁渐进式集拢抚贴纬纱毛羽至纬纱主体,运行出第二沾浆槽轮(5)的纬纱进入第一烘干装置(6)的加热端面和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之间,加热面协同自重压盘预烘和匀整纬纱表面,运行出第一烘干装置(6)的纬纱进入到第二烘干装置(7)加热端面和自重压盘的压纱面之间,加热面协同自重压盘充分烘干定型纬纱表面结构,运行出第二烘干装置(7)的纬纱卷绕在储纬器(9)上,然后依次经引纬装置、剪纬器、探纬器,引入织口内,在钢扣打纬作用下织入织物中,形成光洁机织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纬纱表面上浆的机织方法,包括在无梭织机的每一根纬纱引纬机构上,从放置在纬纱筒子架(1)上的筒纱卷装退绕下来的纬纱,经储纬器(9)依次进入引纬装置、剪纬器、探纬器,引入织口内,在钢扣打纬作用下织入织物中,形成多毛羽机织布,其特征在于:在筒子架(1)和储纬器(9)之间设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纬纱表面上浆装置由浆液槽(2)、护盖(3)、第一沾浆槽轮(4)、第二沾浆槽轮(5)、连通管、基板(8)、第一烘干槽轮(6)、第二烘干槽轮(7)组成,浆液槽(2)的槽口朝上,浆液槽(2)内对称设有第一沾浆槽轮(4)、第二沾浆槽轮(5),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的轮槽槽底上部轮廓线高于浆液槽(2)的槽口,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的轮轴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的轮槽垂直于浆液槽(2)的槽口平面,浆液槽(2)的槽口上方设置护盖(3),护盖(3)朝向筒子架(1)的一端与浆液槽(2)槽口前端铰接,护盖(3)在铰接处开有导纱孔,导纱孔低于第一沾浆槽轮(4)和第二沾浆槽轮(5)轮槽槽底轮廓线的上水平切面1-5毫米,浆液槽(2)的下方设置连通管,浆液槽(2)前端朝向筒子架(1),浆液槽(2)后端固定设置基板(8),基板(8)上表面固定对称设有第一烘干装置(6)、第二烘干装置(7),第一烘干装置(6)、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林夏治刚郭维琪王元峰刘可帅曹根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