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内抛丸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291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钢管内抛丸支撑装置,包括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组成的托架,该托架设置于支架上,还包括第一支撑板、主动滚轮、第一支撑架和至少一个支撑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于托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平行设有两条第一凹槽;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从动滚轮,并且该第一从动滚轮的中心线与第一凹槽垂直,所述第一从动滚轮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第一凹槽内,并且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板为可锁紧连接;所述主动滚轮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从动滚轮位于主动滚轮一侧并与主动滚轮平行,所述主动滚轮连接有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直径的钢管内表面的抛丸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内抛丸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工艺加工装置,尤其是钢管抛丸工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石油、矿业、市政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钢管建材,对钢管的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煤矿生产中,由于矿井内特殊的作业环境,要求矿井内设有的钢管要有很好的抗燃烧和抗导电功能,即要求喷附在钢管内外表面的抗腐蚀、抗导电涂层与钢管要有很好的附着性,因此在钢管喷敷涂层前要对其内外表面进行除锈、除油污的喷丸处理,现有技术中,钢管内抛丸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钢管置于支撑装置的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间,由主动滚轮带动钢管转动,喷砂器由钢管一端深入到钢管另一端,在钢管转动时,喷砂器进行喷砂,同时喷砂器在钢管内轴向回移至入口端,由此完成钢管内表面的喷丸工作,该支撑装置存在的缺点是由于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均固定于支撑装置上,因此其位置关系即为固定,因此其加工的钢管直径选择性较小,不适用于大范围的钢管内表面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内抛丸支撑装置,应用该支撑装置能够实现不同直径的钢管内表面的抛丸工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管内抛丸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管内抛丸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钢管内抛丸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组成的托架,该托架设置于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板、主动滚轮、第一支撑架和至少一个支撑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于托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平行设有两条第一凹槽;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从动滚轮,并且该第一从动滚轮的中心线与第一凹槽垂直,所述第一从动滚轮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第一凹槽内,并且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板为可锁紧连接;所述主动滚轮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从动滚轮位于主动滚轮一侧并与主动滚轮平行,所述主动滚轮连接有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管内抛丸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和由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组成的托架,该托架设置于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板、主动滚轮、第一支撑架和至少一个支撑调节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于托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平行设有两条第一凹槽;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从动滚轮,并且该第一从动滚轮的中心线与第一凹槽垂直,所述第一从动滚轮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第一凹槽内,并且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板为可锁紧连接;所述主动滚轮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从动滚轮位于主动滚轮一侧并与主动滚轮平行,所述主动滚轮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重生张钧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利友管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