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强度耐H2S腐蚀管线钢埋弧焊接用焊丝,该焊丝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成:C:0.03~0.05%、Mn:0.5~0.8%、Si:0.1~0.22%、P≤0.005%、S≤0.004%、Cu:0.1~0.2%、Ti:0.06~0.15%、B:0.005~0.012%的基础上还含有Ni:0.2~0.5%、Mo:0.1~0.2%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并且满足C%+Si%/30+Mn%/20+Cu%/20+Mo%/15+Ni%/60≤0.15,其余为Fe。本发明专利技术焊丝主要针对低强度(360Mpa~420Mpa)耐H2S腐蚀管线钢埋弧焊接用焊丝而开发,低强度360Mpa~420Mpa对应耐酸管线钢钢级为X52MS~X60MS,发明专利技术焊丝在添加少量Ni、Mo的基础上,并尽最大可能控制P、S杂质含量,即确保焊接接头满足低强度(360Mpa~420Mpa)耐H2S腐蚀焊管力学性能,又具有十分优异的抗H2S腐蚀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丝,特别涉及适用于低强度(360Mpa~420Mpa)耐H2S腐蚀管 线钢埋弧焊接用焊丝,属于焊接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 H2S是石油和天然气中最具有腐蚀作用的有害介质之一,严重地影响着油气输送 管线的使用寿命,其中氢致开裂(HIC)和硫化物应力开裂(SSCC)是H2S酸性腐蚀的主要形 式,制约着油气输送管道的安全服役。 国外很多管道直接输送酸性油气,因此对耐酸管的需求量较大。我国大部分油气 田中含有硫化氢,部分集输管线处于酸性腐蚀环境,需要研宄开发耐酸性管材及其所需的 焊接材料。目前市场上耐酸管强度级别主要以X52MS~X60MS钢级为主。由于管材在焊接 时,受焊接材料、焊接热输入和温度梯度的影响,焊缝及其热影响区容易形成焊接缺陷、应 力集中以及组织不均匀等,特别是硬度波动较大,如果焊材选择不合理,容易造成焊缝部位 硬化,硬度大幅上升,该管材如果在酸性环境下服役,焊缝部位将优先腐蚀开裂。根据低强 度(360Mpa~420Mpa)耐H2S腐蚀管线钢用钢的焊接需求,作为与360Mpa~420Mpa用钢 配套的耐H2S焊接材料,不仅要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H2S腐蚀性能,而且要具有较好的 焊接工艺适应性。然而大量普通焊丝施焊360Mpa~420Mpa用钢后焊缝的韧性都非常低且 没有考虑焊接接头腐蚀问题,因此需要研宄开发高性能、耐H2S腐蚀的焊丝。 目前国内焊接材料中,未见适应于低强度(360Mpa~420Mpa)且具有十分优异的 抗H2S腐蚀性能的管线钢用埋弧焊丝。中国专利CN103252594专利技术焊丝主要适用于焊接高 强度X65MS、X70MS耐H2S腐蚀管线钢,其成分设计主要依靠添加 Mn、Mo和Cr来提高焊缝 金属强度,适用于高强度的耐酸管线钢焊接,且焊缝抗SSCC应力腐蚀能力有限,仅在最大 99% SMYS应力条件下而不开裂。中国专利CN1273897属于X70钢级以上的焊丝,焊丝中的 Mn含量较高,Mn含量设计在1. 2%以上,屈服强度达到520MPa,属于高强度的耐酸管线钢用 焊丝,但是没有HIC和SSCC试验数据,抗腐蚀性不得而知。中国专利CN103056555虽适用于 X52~X65钢级耐酸管,但焊丝中Mn含量在0. 8%~1. 2%,由于Mn含量较高,焊缝易于偏 析且焊缝局部硬度易于升高,焊缝硬度有一定波动性,导致焊缝抗SSCC应力腐蚀性能不稳 定,抗应力腐蚀能力有限。其中,X52管线钢加载超过自身强度420MPa(117% SMYS)应力条 件时会开裂,X65管线钢加载超过自身强度500MPa (111 % SMYS)应力条件时会开裂。而本 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管线钢埋弧焊焊丝,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低Mn多元微合金设计,用 于焊接低强度(360Mpa~420Mpa)耐H2S腐蚀管线钢的焊丝,焊后焊接接头均在133% SMYS 高应力条件下进行SSCC试验而不开裂,与中国专利CN103056555相比有更高的抗酸性,所 以本专利技术的低强度(360Mpa~420Mpa)耐H2S腐蚀管线钢的焊丝具有十分优异的抗H2S腐 蚀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H2S腐蚀、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的埋弧焊丝,以确 保现有低强度(360Mpa~420Mpa)用钢埋弧焊后,焊接接头具有十分优异的抗H2S腐蚀性 能。 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焊丝,配合相应的焊剂与低强度(360Mpa~420Mpa)耐酸管线钢焊 接后,可保证焊接接头硬度< 235HV1(I,-KTC焊接接头夏比吸收功都彡100J,焊缝拉伸强度 适中,且焊接接头具有十分优异的抗H2S腐蚀性能。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一种适用于低强度(360Mpa~ 420Mpa)耐H2S腐蚀管线钢埋弧焊接用焊丝,该焊丝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成:C :0. 03~ 0· 05%、Mn :0· 5 ~0· 8%、Si :0· 1 ~0· 22%、P 彡 0· 005%、S 彡 0· 004%、Cu :0· 1 ~0· 2%、 Ti :0.06 ~0· 15%、B :0.005 ~0.012% 的基础上还含有 Ni :0.2 ~0.5%、Mo :0· 1 ~0.2% 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并且满足C% +Si% /30+Mn% /20+Cu% /20+Mo% /15+Ni% /60 彡 0· 15, 其余为Fe。 本专利技术提出耐酸性焊丝成分设计思路如下所示: (I)C是焊缝组织中的主要强化元素,C含量过高会影响焊缝金属的抗裂性能和冲 击韧性,在焊缝中也是致脆元素,容易引起焊接性变差,尤其是易于引起焊缝碳化物偏析与 周围组织的差异,并造成偏析区的硬度升高,导致硫化物腐蚀破裂敏感性升高。因此,本焊 丝采用超低碳设计,将C控制在0. 03 %~0. 05% ; (2)Mn是良好的脱氧剂和固溶强化元素,能提高焊缝金属的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 但Mn却极易形成组织上的偏析和夹杂,是耐酸管中的"癌症"。Mn和S结合易于形成MnS, 产生带状偏析,易于表现出高硬度和夹杂,导致H原子易于在此聚集,增加焊后组织开裂倾 向,萌生裂纹并扩展直至断裂,使焊缝中抗SSCC的能力降低。Mn含量低于0. 5%则不能够 得到必要的强度,本焊丝将Mn含量控制在0. 5%~0. 8%之间; (3) Si在焊缝金属中主要起脱氧和强化作用,Si < 0. 10%不能充分脱氧,Si对于 冲击韧性及抗H2S腐蚀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在焊缝中易于形成气孔等缺陷,Si元素易于偏 析于晶粒边缘,会助长晶间裂纹的形成,尤其是将会致使焊缝及热影响区硬度过高,影响焊 缝的抗H2S腐蚀性能,且P在晶界上的偏析浓度与Si含量有关,因此将焊丝中Si含量控制 在0. 10%~0. 28%之间; (4) S、P作为杂质元素含量越低越好,S易于形成MnS的带状分布和FeS非金属 夹杂物,易于诱发点蚀和应力腐蚀开裂,促使析氢腐蚀加剧,增加了湿硫化氢环境下焊缝的 HIC和SOHIC的敏感性。磷的偏析易于造成磷化铁带状组织,即使含量很低,也能在氧化物 夹杂以及晶界上形核扩展,促进HIC的形成。耐酸焊丝要求对S、P元素控制的越低越好,因 此将焊丝中S含量控制在0. 004%以下,P含量控制在0. 005%以下; (5)Cu元素可以提高焊丝用盘条的抗腐蚀能力,并且不会对焊接性能产生任何影 响,本专利技术的焊丝将Cu含量设定为0. 1~0. 2%之间; (6)Ni能降低钢的低温脆性转变温度,又能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Ni加入钢中 主要是弥补低Mn带来的强度损失,提高对焊缝疲劳的斥力和低温脆性转变温度。Ni不仅 耐酸,而且耐碱,且能细化组织促使针状铁素体的形成,但是Ni含量太高也易于导致焊缝 硬度升高,考虑到针对的低强度(360Mpa~420Mpa)管线钢,本专利技术的抗酸焊丝中添加适量 Ni,Ni含量控制在0· 2~0· 5%之间; (7)Mo加入钢中主要是弥补和提高焊缝强度,同时Mo作为一种铁素体稳定元素, 在焊缝中促进AF形核,改善焊缝冲击韧性,但另一方面Mo对焊缝强度影响又很大,随着Mo 含量的增加,焊缝强度和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增加直线上升,对焊丝中Mo含量限制在0. 1~ 0.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低强度耐H2S腐蚀管线钢埋弧焊接用焊丝,该焊丝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成:C:0.03~0.05%、Mn:0.5~0.8%、Si:0.10~0.22%、P≤0.005%、S≤0.004%、Cu:0.1~0.2%、Ti:0.06~0.15%、B:0.005~0.012%的基础上还含有Ni:0.2~0.5%、Mo:0.1~0.2%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并且满足C%+Si%/30+Mn%/20+Cu%/20+Mo%/15+Ni%/60≤0.15,其余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宗岳,黄晓辉,牛辉,赵红波,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