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3570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3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壳及入耳端的耳机出声孔,所述耳壳内设置有位置相互独立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和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包括平衡动铁式驱动和动铁扬声器出声孔,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包括动圈式驱动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与动圈式驱动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的外径分别与耳机出声孔的内径相切。本发明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结构,使得平衡动铁发声单元中高频以及动圈发声单元的低频发音得到最大发挥,完美展示原音,提高耳机的高、中、低频解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在一般的动铁式耳机或动圈式耳机中,要发挥耳机的高频解析能力的同时会降低低频部分的解析能力,同样的,要发挥耳机的低频解析能力的同时会降低高频部分的解析能力,这样使得动铁扬声器的中高频或动圈扬声器的低频发音得不到最大发挥,为了提高耳机的高、中、低频解析度,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混合动力声学结构,利用平衡动铁式驱动和动圈式驱动,在发挥动铁的高频解析能力的同时利用动圈发声单元保证低频部分的解析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壳及入耳端的耳机出声孔,所述耳壳内设置有位置相互独立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和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包括平衡动铁式驱动和动铁扬声器出声孔,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包括动圈式驱动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与动圈式驱动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的外径分别与耳机出声孔的内径相切。进一步的,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设置于平衡动铁式驱动上端面,所述动圈扬声器出声孔设置于动圈式驱动的侧端面,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之间构成独立并排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耳壳内设有固定座,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固接于固定座的一侧,所述动圈式驱动固接于固定座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边缘与耳壳之间密闭封合形成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动铁扬声器出声孔、动圈扬声器出声孔和耳机出声孔之间形成单流向封闭式声腔。进一步的,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通过内嵌方式设置于固定座一侧,并且在所述内嵌处通过胶水固接。进一步的,所述动圈式驱动通过内嵌方式设置于固定座另一侧,并且在所述内嵌处通过胶水固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内设置的平衡动铁式驱动和动圈式驱动,在发挥平衡动铁式驱动的高频解析能力的同时利用动圈式驱动保证低频部分,且两者出声孔并排设置,互不干涉,使得平衡动铁发声单元中高频以及动圈发声单元的低频发音得到最大发挥,完美展示原音,提高耳机的高、中、低频解析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耳机的侧向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耳机的俯视向透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平衡动铁式驱动,2、动圈式驱动,3、动铁扬声器出声孔,4、动圈扬声器出声孔,5、固定座,6、耳壳,7、耳机出声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所示,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壳6及入耳端的耳机出声孔7,所述耳壳6内设置有位置相互独立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和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包括平衡动铁式驱动I和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包括动圈式驱动2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I与动圈式驱动2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的外径分别与耳机出声孔7的内径相切。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设置于平衡动铁式驱动I上端面,所述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设置于动圈式驱动2的侧端面,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之间构成独立并排结构。所述耳壳6内设有固定座5,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I固接于固定座5的一侧,所述动圈式驱动2固接于固定座5的另一侧。所述固定座5边缘与耳壳6之间密闭封合形成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和耳机出声孔7之间形成单流向封闭式声腔。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I通过内嵌方式设置于固定座5 —侧,并且在所述内嵌处通过胶水固接,所述动圈式驱动2通过内嵌方式设置于固定座5另一侧,并且在所述内嵌处通过胶水固接,在本实施例中,平衡动铁式驱动I与动圈式驱动2在固定座5两侧呈180度分布。本专利技术原理:在本专利技术中平衡动铁式驱动I所发出的声音直接通过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传递至耳机出声孔7,动圈式驱动2所发出的声音直接通过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传递至耳机出声孔7,通过此单流向封闭式声腔,声音流向单一,大大降低了音频失真度,提高高、中、低三频的解析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壳(6)及入耳端的耳机出声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内设置有位置相互独立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和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包括平衡动铁式驱动(I)和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包括动圈式驱动(2)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I)与动圈式驱动(2)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⑶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⑷的外径分别与耳机出声孔(7)的内径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设置于平衡动铁式驱动(I)上端面,所述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设置于动圈式驱动(2)的侧端面,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⑷之间构成独立并排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6)内设有固定座(5),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I)固接于固定座(5)的一侧,所述动圈式驱动(2)固接于固定座(5)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边缘与耳壳(6)之间密闭封合形成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和耳机出声孔(7)之间形成单流向封闭式声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I)通过内嵌方式设置于固定座(5) —侧,并且在所述内嵌处通过胶水固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式驱动(2)通过内嵌方式设置于固定座(5)另一侧,并且在所述内嵌处通过胶水固接。【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壳及入耳端的耳机出声孔,所述耳壳内设置有位置相互独立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和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包括平衡动铁式驱动和动铁扬声器出声孔,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包括动圈式驱动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与动圈式驱动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的外径分别与耳机出声孔的内径相切。本专利技术入耳式耳机结构,使得平衡动铁发声单元中高频以及动圈发声单元的低频发音得到最大发挥,完美展示原音,提高耳机的高、中、低频解析度。【IPC分类】H04R1/10【公开号】CN104954924【申请号】CN201510391801【专利技术人】严承宗 【申请人】苏州蓝威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7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入耳式耳机,该入耳式耳机包括耳壳(6)及入耳端的耳机出声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壳(6)内设置有位置相互独立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和动圈发声单元,所述平衡动铁发声单元包括平衡动铁式驱动(1)和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所述动圈发声单元包括动圈式驱动(2)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所述平衡动铁式驱动(1)与动圈式驱动(2)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与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并排设置,并且所述动铁扬声器出声孔(3)和动圈扬声器出声孔(4)的外径分别与耳机出声孔(7)的内径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承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威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