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1081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利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外观观察上的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第1基板、第2基板、第1电极、第2电极以及液晶层。第1电极与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第1电极与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朝向与第1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的第1部位、和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部位。并且,被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电极的液晶显示装置,该电极具有多个开口部。
技术介绍
作为VA (Vertical Alignment:垂直排列)型的液晶显示元件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12-63711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液晶显示元件,该液晶显示元件具有:第I电极,其是为了在显示区域中显示规定的显示图案而配置的;第2电极,其与第I电极相对;以及液晶层,其设于第I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没有施加电压时液晶的取向是垂直取向,在第I电极和第2电极中的任意一个电极上形成有规则地配置的多个L字形状的缝。在该液晶显示元件中,各L字形状的缝以如下方式形成:至少在第I电极和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内,将设有该缝的电极分割成多个矩形的子像素电极,该多个矩形的子像素电极在3个角部具有用于连接相邻的子像素电极的连接部。根据该现有技术,能够降低VA型的液晶显示元件中的施加电压时的取向紊乱,使液晶的排列更加均匀。另外,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1477280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同样的现有技术。但是,在如上述的现有技术那样采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沿着显示画面的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排列各个缝时,在外观观察时有时会观察到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371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147728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在利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外观观察上的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a)相对配置的第I基板及第2基板;(b)在所述第I基板上设置的第I电极;(C)在所述第2基板上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d)在所述第I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的液晶层,(e)所述第I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所述第I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f)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第I部位和第2部位,该第I部位朝向与第I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该第2部位沿着与所述第I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g)被所述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本专利技术一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a)相对配置的第I基板及第2基板;(b)在所述第I基板上设置的第I电极;(C)在所述第2基板上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d)在所述第I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的液晶层,(e)所述第I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所述第I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f)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第I部位和第2部位,该第I部位沿着第I方向延伸并且折曲或弯曲,该第2部位沿着与所述第I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g)被所述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根据上述任意的结构,在利用多个缝来实现多畴取向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防止外观观察上的纵条纹状或横条纹状的显示不均匀。在上述I或2中优选的是,上述多个区域分别对应于I个取向畴。在上述I或3中优选的是,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大致L字形状,该大致L字形状是所述第I部位与所述第2部位各自的一端侧结合而成的。在上述I或3中优选的是,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大致T字形状,该大致T字形状是所述第I部位在所述第I方向上的中间部与所述第2部位的一端侧结合而成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极构造例的俯视图。图3的(A)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图3的⑶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俯视图。图4的(A)以及图4的⑶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图4的(C)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俯视图。图5的(A)以及图5的⑶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图5的(C)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俯视图。图6的(A)?图6的⑶是示出各开口部的构造例的俯视图。图7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3的(A)所示的大致L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7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3的(B)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8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8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8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4的(C)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9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9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9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5的(C)所示的各开口部的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A)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A)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B)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B)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C)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C)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图10的(D)是示出具有上述图6的(D)所示的大致T字形状的各开口部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亮显示时的取向组织的图。标号说明11:第 I 基板;12:第 2 基板;13:第 I 电极;14:第 2 电极;15:第I取向膜;16:第2取向膜;17:液晶层;18:开口部;21:第I偏光板;22:第2偏光板。23,24:光学补偿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构造的剖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基本结构具有:第I基板11和第2基板12,它们相对配置;第I电极13,其设于第I基板11 ;第2电极14,其设于第2基板12 ;以及液晶层17,其配置在第I基板11与第2基板12之间。图2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极构造例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分段显示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构成为第I电极13与第2电极14彼此重叠的区域形成想要显示的字符和图案,基本上仅能够显示预先设定的字符等,大致是有效显示区域内的面积比为50%以下左右的区域有助于字符等的显示。另外,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是多个像素被排列成矩阵状的点矩阵显示型,也可以是分段显示型和点矩阵型混合而成的显示型。第I基板11和第2基板12分别例如是玻璃基板、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如图所示,第I基板11和第2基板12设置规定的间隙(例如4 μ??左右)进行贴合。[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含:相对配置的第1基板及第2基板;在所述第1基板上设置的第1电极;在所述第2基板上设置的第2电极;以及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配置的液晶层,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至少一方至少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重叠的区域具有多个开口部,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多个开口部分别具有第1部位和第2部位,该第1部位朝向与第1方向斜交的方向延伸,该第2部位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被所述多个开口部中的任意3个以上的开口部包围而划分出的多个区域是大致平行四边形状或大致梯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本宜久
申请(专利权)人: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