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烧式数控采暖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740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烧式数控采暖锅炉,包括炉体、风机以及控制板,炉体内部被水套隔板分成三个腔室,分别为燃料室、燃烧室和排烟通道,燃料室和燃烧室下部连通,燃烧室和排烟通道上端连通,燃料室上部与炉体的主进风口通过进风支路连通,进风支路位于炉体的水套层外侧,其一端与主进风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燃料室上部穿过水套层指向燃烧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消除燃料燃烧产生的黑烟,提高燃料燃尽率,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暖炉具,尤其是一种能够消除黑烟、降低排放的数控采暖炉具,尤其是一种数控采暖锅炉。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的日益短缺,节能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北方,一到采暖季节就会大量通过采暖炉来进行供暖。现有的采暖炉都是用户通过手动控制采暖炉进风状态,以控制炉子的燃烧状态。即:当室内温度比较高时,关闭采暖炉的进风口以降低采暖炉进风量达到控制采暖炉燃烧的目的,降低室温。而室内温度比较低时,开启采暖炉的进风口以增加采暖炉进风量,提高室温。但是这种方式无法自动根据设定的温度来控制炉具的燃烧情况,导致很多情况下已经达到了预定温度而采暖炉具仍然在继续燃烧,造成无谓的能源浪费。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加装了温控风机的采暖炉,这种采暖炉可以根据室内温度来控制风机启闭,控制进风量和进风速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节约能源。但是这类数控采暖炉在节能的同时未能兼顾减排的功用,忽略了对空气污染排放的控制,影响空气质量,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政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烧式数控采暖锅炉,该锅炉能够有效地消除燃料燃烧产生的黑烟,提高燃料燃尽率,降低对大气的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烧式数控采暖锅炉,包括炉体、风机以及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部被水套隔板分成三个腔室,分别为燃料室、燃烧室和排烟通道,所述的燃料室和燃烧室下部连通,燃烧室和排烟通道上端连通,所述的燃料室上部与炉体的主进风口通过进风支路连通,进风支路位于炉体的水套层外侧,其一端与主进风口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燃料室上部穿过水套层指向燃烧室。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燃烧室的上方设有第二排烟口,排烟通道的上方设有第一排烟口,所述的第一排烟口经风机与通道转换开关连接,第二排烟口直接与通道转换开关连接,所述的通道转换开关的烟气出口处设有烟囱。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通道转换开关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可以转动的翻板,所述的翻板封闭第一排烟口或第二排烟口,保证第一排烟口或第二排烟口与烟囱连通,在翻板的一侧设有配重,配重的重量大于翻板的重量,并且配重和翻板的重心处于翻板一侧。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翻板与壳体内壁的配合处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焊接于壳体内壁的内壁上,在支撑板的板面中间部位设有通孔,所述的翻板覆盖于通孔上,所述的配重为焊接于翻板的旋转轴处的细杆,所述细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重物。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排烟通道分成两部分,分别为下行通道和上行通道,下行通道和上行通道的上端隔开、下端连通,所述的下行通道和上行通道均为两根以上的火管组成,烟气行走于火管内,火管外部为水套层,下行通道和上行通道左右布置。本技术中的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的火管个数相等,可以对炉体内烟气热量尽可能充分吸收,提高水套层内水的温度,提高吸热效率。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燃烧室的中间部位设有燃烧器,所述的燃烧器的侧壁设有进风孔,该进风孔与设于炉体侧壁的二次进风口连通,在燃烧器正上方均布有两层以上的过水管。对上述结构作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控制板为数显的电路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采集炉体外壁上出水口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且发送信号来控制风机开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为了有效地消除燃烧产生的黑烟,对主进风口处进风通道的改进设计,分为两路供风,一路为主供风进入燃烧室,另一路通过进风支路,使主进风口的氧气供给与燃料室上部,在燃料室上方补充空气,用于反烧供氧,避免了燃料室上部的黑烟排放,降低污染物的排出;本技术设置双路烟道,并且利用配重的重量配合风机吹动烟气流动,实现锅炉两路排烟通道之间的智能转换,避免人工操作,满足数控锅炉的自动化采暖;通过控制板采集温度信号控制风机的开停,实现了锅炉加热的自动控制,代替人更准确、更细致、更完美地完成独立采暖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通道转换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进风口,2、排灰口,3、二次进风口,4、进料口,5、第二排烟口,6、风机,7、烟囱,8、控制板,9、第一排烟口,10、出水口,11、清灰口,12、进水口,13、清灰室,14、燃料室,15、燃烧器,16、燃烧室,17、过水管,18、排烟通道,19、上行通道,20、下行通道,21、进风支路,22、通道转换开关,23、配重,24、翻板,25、支撑板,26、炉箅子。【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1可知,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反烧式数控采暖锅炉,该炉具具体包括炉体、风机6以及控制板8,通过温度传感器给控制板8信号来实现对风机6工作,实现炉具的自动控制。本技术对炉体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如附图2所示,炉体内部被水套隔板分成三个腔室,分别为燃料室14、燃烧室16和排烟通道18,燃料室14和燃烧室16下部连通,两者正下方为清灰室13,通过炉箅子26隔开,燃烧室16和排烟通道18上端连通。在清灰室13的一侧设有主进风口 1,主进风口 I的进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清灰室13进入燃烧室16,为正烧供氧,另一路由主进风口 I直接通过进风支路21进入燃料室14的上部,为反烧供氧,其中进风支路21位于炉体的水套层外侧,其一端与主进风口 I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燃料室14上部穿过水套层指向燃烧室14。本技术为燃料室14上部供氧,实现炉具的反烧。在燃料室14内为无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的同时,也容易产生黑烟,为了防止黑烟排出,污染大气,因此在炉体侧壁设计了主进风口 I的进风支路21,为上部黑烟供氧,避免污染物排入大气。本技术为了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在排烟过程中增加了双烟气通道的排烟转换装置,具体如附图1所示,燃烧室16的上方设有第二排烟口 5,排烟通道18的上方设有第一排烟口 9,第一排烟口 9经风机6与通道转换开关22连接,第二排烟口 5直接与通道转换开关22连接,通道转换开关22的烟气出口处设有烟囱7。此处的通道转换开关22内部结构附图3所示,具体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可以转动的翻板24,翻板24封闭第一排烟口 9或第二排烟口 5,保证第一排烟口 9或第二排烟口 5与烟囱7连通,在翻板24的一侧设有配重23,配重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烧式数控采暖锅炉,包括炉体、风机(6)以及控制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内部被水套隔板分成三个腔室,分别为燃料室(14)、燃烧室(16)和排烟通道(18),所述的燃料室(14)和燃烧室(16)下部连通,燃烧室(16)和排烟通道(18)上端连通,所述的燃料室(14)上部与炉体的主进风口(1)通过进风支路(21)连通,进风支路(21)位于炉体的水套层外侧,其一端与主进风口(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燃料室(14)上部穿过水套层指向燃烧室(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联李连珍吴风录李旭鹏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春燕采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