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鹏专利>正文

碟形航空航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54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技术,二、主要技术特征是:(1)内壳为定子,外壳为转子,内壳通过齿轮,轴传动外壳旋转,外壳在作绕中心轴旋转的运动中,产生离心力,继而导致整机产生离心力技术。(2)内外壳附加磁悬浮作用技术。(3)光、电子、射线物质推进技术。三、本发明专利技术(鹏飞航天航空器)主要用于航天事业。四、本发明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组成航天器各部分的最佳材料选证。2、材料的最佳配用。3、光、电子、射线物质作用功率的研证。五、参看说明书附图,图1可大体明确鹏飞航天航空器的技术构造。(*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技术结构(1)分内外两层(内层含七个空间依上下次序分别为上1号舱、上2号舱、上3号舱、中心舱、下3号舱、下2号舱、下1号舱);(2)内层因磁悬浮作用力,而悬浮于外壳的内层空间,且在运动时,不与外壳有任何点面接触;(3)竖切面呈菱形,锐夹角为30°-35°;(4)俯视面为圆形;(5)整体视觉是两个尖底无耳锅相扣成形;(6)外壳的上下两中点有一圆柱连接;(7)此圆柱通过内壳的中心,但在除主、副机工作室以外(因磁同极相斥作用)不与内壳发生点面接触;(8)外壳的上下两面都有一环带状,可透光、电子流和伦琴射线(主要是伦琴射线);(9)航天器外壳上下两面交接处为弧形,且弧形处可透光、电子流和伦琴射线;(10)航天器外壳边缘有一环带状,内壁附加磁性材料,且上下两面,磁极相异;(11)航天器内壳中心舱有四排金属针,金属针可伸出舱,但长度不可超过异极磁层宽度,且伸出舱外后,金属针平行于相邻的磁性材料层。附图说明图1是航天器竖切面图(标准尺寸);图2是航天器下外壳,仰视平面图(标准尺寸的1/2);图3是航天器下内壳,仰视平面图(标准尺寸1/2);图4是航天器下内壳中心舱平面图(标准尺寸1/2);图5是内壳下3号舱,竖切面半图(标准尺寸);图6是内壳下3号舱底平面图(标准尺寸);图7是内壳上3号舱顶平面图(标准尺寸);图8是内壳中空壁与中心轴平视图(标准尺寸2倍)。附图标记说明01-附加外壳内上下面,磁极相异磁性材料层;02-磁悬浮层(内、外壳附加磁性材料,磁极相同);03-可透光,电、伦琴射线等物质处04-中心轴05-副机工作室06-主机工作室07-升降机室08-内层中空壁09-内层中空壁附加磁性材料处(相对应的中心轴附加的与相对的中心轴处附加的磁性材料同极)10-着陆支撑11-内层出入口,隔离门12-金属针13-弧形交接处14-光、电、射线,物质发射处15-内层出入口上-内、外壳的上面下-内、外壳的下面外-外壳内-内壳前-前进方向后-后退方向十-备用标记A-中心舱,伦琴射线发射工作室B-中心舱,前后运动工作室C-主机传动齿轮与中心轴齿轮接触处D-副机传动齿轮与中心轴齿轮接触处功能主要用于航天,也可用于航空(第一代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太空中合成钨铝合金为第二代服务),预测第二代将在速度和载人载物容量上将明显优于火箭式航天器。注本专利技术与现在的航天器相比,就好比是现代的枪与古代的箭。运动原理(一)1、伦琴射线透过环带处及弧形交接处,向上和向下及向四周同时发射2、向上和向四周的射线呈射发状发射3、向下的射线向中点偏射,且呈略聚式发射由于伦琴射线的作用在航天器的上方和四周、空气电离并向前后、左右,主要是向上方逃逸。由于伦琴射线的作用在航天器下方空气电离并向前后、左右逃逸,主要是向上方升腾。同时,由于空气压力作用,航天器下方,地平面处不断有空气向航天器外壳下层中心处流动。(二)物体运动三要素是动力、方向、阻力在三要素中,动力为运动正比量,阻力为运动反比量,方向为力作用定向。 大于1时,运动现象方可出现,且在 这个量比式中。阻力一定,动力加大则运动速度加快,方向一定,阻力值变小,则运动速度也加快。(1)航天器动力是1、航天器下方,电离气体分子向上的作用力2、航天器下方,空气向中心流动,产生的向上作用压力3、伦琴射线的反作用力(航天器下方)(2)阻力变素的几种形态是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④热空气态;⑤电离空气分子态;⑥亚真空态(绝对真空无阻力)当物质处于①形态时,运动的阻力最大,依次往后,亚真空态阻力最小。而当航天器发射伦琴射线后,在航天器的前后左右及上方标准大气因电离作用达到电离空气分子态,从而大大降低了原来航天器上行所应随的阻力(气态阻力)。(三)任何航空航天器,要作航空或航天运动,首先要征服的是地球引力(万有引力)鹏飞航空航天器也不例外,但是在方法和途径上有所差别普通的航天器是以动力加速度,达到脱离引力目的表现的是以力斥力而鹏飞航天器则是以动力加速度,脱离引力素变(即小于应受正常引力)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万有引力的本质是什么。有几种现象值得参考如氢气球往上飞,热气球往上升腾等等。这些现象是因为同体积的氢气和热空气分子的质量小于同体积的空气分子质量的缘故。这至少说明,在地平线以上空气层内,万有引力是有一定极限的。这种极限值,表现为物质现象就是单位体积内的空气质量。(也就是高度内空气密度) 时,脱离力<引力(表现为有依托静止或垂直下落运动)。当 时,脱离力=引力(表现为物体在空气中呈无扰动静止)。当 时,脱离力>引力(表现为无扰动垂直上升运动)。当脱离力<引力时,物质要达到脱离引力界限,则要加向上作用外力(设此外力为A力)。脱离力=引力时,物质要达到脱离引力界限,只需加很小的向上作用外力。脱离力>引力时,物质作脱离引力上升运动,无需加向上作用外力。而A力和脱离力的关系是脱离力越大,则A力值越小。而脱离力和 的关系是物体的质量一定,则体积越大,脱离力越大,体积越小,脱离力越小。物体的体积一定,则质量越大,脱离力越小质量越小,脱离力越大。由此可得 后增加质量和体积后的脱离力>原先的脱离力也就是说增前A力>增后A力。航天器在向四周和向下连续发射伦琴射线后使得航天器,四周形成一个包围航天器的电离空气分子圈层(而这个圈层是可固定和调节的),这个圈层的质量小于同体积的空气质量。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由于电离分子圈层的参与(1)航天器的脱离力变大(2)航天器要达到脱离引力界限(即离开地面),所需加的向上作用的A力也相应变小(3)也就是说,引力相对于航天器的作用力变小了(四)当航天器三项向上动力之和减去电离分子态时应受阻力,达到能够脱离(圈层加航空器,体积之和所应承受的)万有引力时,航天器离开地面。注此时航天器的上升速度很慢。(五)当航天器的四个着陆支撑点的压力全部为零时,着陆支撑点收缩复位,同时,主动机和副机作齿轮传动中心柱工作。中心柱带动外壳旋转。外壳的旋转将使外壳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和旋转速度成正比)离心力和万有引力成反比。而引力的变小,导致航天器作向上运动的反作力变小,最终导致航天器运动的加速(不增加向上作用力时)(六)在航天器内壳相对外壳弧形交接处(附图1中心舱),有两个弧圆心夹角为120°的光、电、射线物质,发射室(附图四、前B、后B)一个为前进发射室,一个为后退发射室,弧圆心夹角的变化,可改变航天器运动的方向。(七)在每个弧圆心夹角120°的发射室,有两排可收缩的金属针(附图一、附图四,标记12)注图四为平面图,仅显示出一排。外壳的旋运动,导致异极磁层相对内壳的旋转运动。因金属针的参与,产生了静电,并在外尖处放电,这种放电也能产生推力。在空间运动中可替换,内壳发射室,发射的光、电、射线物质(八)航天器(外壳、内壳)有上下两个环带状发射带(附图 03, 标记附图 14 标记 ),发射带相对,圆心的夹角变化(停止与发射)(部分停止与部分发射)可改变航天器的仰角变化。航天器对环境的影响。1、因发射光、电、射线物质,对环境物质的伤害。2、航天器运动产生的磁场对空间环境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应用技术的背景资料一、伦琴射线 频率(赫兹)在真空中的波长(厘米)伦琴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3×1016~3×102010-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整体视觉为碟形(两个尖底无耳锅相扣成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鹏
申请(专利权)人:唐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