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8217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9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装置(1)和出料装置(5)的窑体(4);所述的窑体(4)采用密闭式结构,窑体(4)上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6)、转动稳固装置(2)和传动装置(3);所述的窑体(4)为圆筒状,窑体(4)内设置有管架螺旋板(7)和加热装置(6);所述的窑体(4)向设置有出料装置(5)的一端倾斜,即窑体设置有进料装置(1)的端部高于设置有出料装置(5)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采用全密闭式结构,可以实现连续性生产,且干馏过程不会将粉尘、煤气和污染排放至周边环境,生产效率大大高于现有技术的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能源转化回转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
技术介绍
煤干馏技术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煤气等产物的过程。煤的低温干馏主要过程如下:当煤料的温度高于100℃时,煤中的水分开始蒸发;温度升高至200℃以上时,煤中结合水释放出来;温度在350℃以上时,粘结性煤开始软化,并进一步形成粘稠的胶质体(泥煤、褐煤等不发生此现象);至400~500℃大部分煤气和焦油析出,称一次热分解产物;在450~550℃,热分解继续进行,残留物逐渐变稠并固化形成半焦;高于550℃,半焦继续分解,析出余下的挥发物(主要成分是氢气)。现有的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多结构复杂,且成功高昂,且干馏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煤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干馏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染环境的污染,和煤料受热不均,窑体结疤等现象,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采用全密闭式结构,可以实现连续性生产,且干馏过程不会将粉尘、煤气和污染排放至周边环境,生产效率大大高于现有技术的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装置1和出料装置5的窑体4;所述的窑体4采用密闭式结构,窑体4上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6、转动稳固装置2和传动装置3;所述的窑体为圆筒状,窑体4内设置有管架螺旋板7和加热装置6;所述的窑体的向设置有出料装置5的一端倾斜,即窑体设置有进料装置1的的端部高于设置有出料装置5的端部;所述的传动装置3包括大半齿轮、小齿轮、减速机和电机;所述的转动稳固装置2包括套在窑体上的滚圈,以及与滚圈配套设置的托轮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6包括设置在窑体4内且穿于管架螺旋板7上的换热管。所述的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的干馏工艺为:首先窑体通过传动装置3中大半齿轮、小齿轮、减速机和电机带动窑体转动,窑体通过转动稳固装置2中的滚圈和托轮装置,确保筒状窑体的转动平稳;加热空气从加热装置6中的进气夹套进入换热管中,通过设置在窑体内的换热管对窑体内部温度进行提升;原煤从进料装置1中的进料口进入,通过螺旋推进器进入窑体,进料装置中有气体加热夹套,对进料器进行加热,使物料去除水份;窑体向出料口倾斜有角度,进入窑体内的物料随设置在窑体内的管架螺旋板一起转动,同时沿筒体周向翻转运动,又通过管架螺旋板和倾斜重力向前推进,使物料温度更均匀,转化更完善;筒状窑体内温度达到500~600OC时,物料分解成煤气、焦油、兰炭通过出料装置5进行分离,排出到不同的物料系统之中;所述的出料装置5中排出的煤气大部分用作可燃性气体外供之外,一部分可供本系统加热装置使用,实现自循环。积极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密闭式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粉尘、煤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自动返料装置,解决了湿煤进入窑体产生的结疤问题;采用连续干法熄焦,半焦产品基本不含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湿法熄焦形成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2.本专利技术使煤料双向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料受热不均的问题,并提高了煤的干馏效率;3.本专利技术采用大型回转窑设备,可以连续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量无法提高的问题,年产量由现在的几万吨而达到 20万吨,提高一倍以上;4.本专利技术对高温烟气循环利用,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降低了煤的干馏成本,提高了半焦的品质,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有害气体及工业污水的生成,环保优势明显;5. 本专利技术装置干馏煤转化产品质量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所产焦油比重低,轻质组分高,300℃前馏分占50.4%,360℃前馏分占到73%,适宜加氢制取燃料油。煤气纯净、热值高:所产煤气CH4、H2、CO有效成分达到90%以上。热值高达4300 kcal/Nm3,是理想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甲烷制取天然气,合成甲醇、合成氨、提取氢气等,也是优质的工业和民用气体燃料;兰炭是最基本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6 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处理30mm以下的原煤,处理碎煤、沫煤,处理碎煤、末煤更有优势,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处理碎煤、沫煤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结构剖视图;图中为:进料装置1、转动稳固装置2、传动装置3、窑体4、出料装置5、加热装置6、管架螺旋板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装置1和出料装置5的窑体4;所述的窑体4采用密闭式结构,窑体4上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6、转动稳固装置2和传动装置3;所述的窑体为圆筒状,窑体4内设置有管架螺旋板7和加热装置6;所述的窑体的向设置有出料装置5的一端倾斜,即窑体设置有进料装置1的的端部高于设置有出料装置5的端部;所述的传动装置3包括大半齿轮、小齿轮、减速机和电机;所述的转动稳固装置2包括套在窑体上的滚圈,以及与滚圈配套设置的托轮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的加热装置6包括设置在窑体4内且穿于管架螺旋板7上的换热管。所述的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的干馏工艺为:首先窑体通过传动装置3中大半齿轮、小齿轮、减速机和电机带动窑体转动,窑体通过转动稳固装置2中的滚圈和托轮装置,确保筒状窑体的转动平稳;加热空气从加热装置6中的进气夹套进入换热管中,通过设置在窑体内的换热管对窑体内部温度进行提升;原煤从进料装置1中的进料口进入,通过螺旋推进器进入窑体,进料装置中有气体加热夹套,对进料器进行加热,使物料去除水份;窑体向出料口倾斜有角度,进入窑体内的物料随设置在窑体内的管架螺旋板一起转动,同时沿筒体周向翻转运动,又通过管架螺旋板和倾斜重力向前推进,使物料温度更均匀,转化更完善;筒状窑体内温度达到500~600OC时,物料分解成煤气、焦油、兰炭通过出料装置5进行分离,排出到不同的物料系统之中;所述的出料装置5中排出的煤气大部分用作可燃性气体外供之外,一部分可供本系统加热装置使用,实现自循环,窑内温度可通过加热装置进行温控,实现物料转换的可控性。物料的产量可根据传动装置中电机转速来调节窑体的运转速度,影响物料的进给来控制,同时也可通过进料装置调节与窑体转速相匹配的进料量。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1.本专利技术采用密闭式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粉尘、煤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自动返料装置,解决了湿煤进入窑体产生的结疤问题;采用连续干法熄焦,半焦产品基本不含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湿法熄焦形成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2.本专利技术使煤料双向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料受热不均的问题,并提高了煤的干馏效率;3.本专利技术采用大型回转窑设备,可以连续生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量无法提高的问题,年产量由现在的几万吨而达到 20万吨,提高一倍以上;4.本专利技术对高温烟气循环利用,提高了烟气的利用率,降低了煤的干馏成本,提高了半焦的品质,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有害气体及工业污水的生成,环保优势明显;5. 本专利技术装置干馏煤转化产品质量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所产焦油比重低,轻质组分高,3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此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装置(1)和出料装置(5)的窑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体(4)采用密闭式结构,窑体(4)上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6)、转动稳固装置(2)和传动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在此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装置(1)和出料装置(5)的窑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体(4)采用密闭式结构,窑体(4)上分别设置有加热装置(6)、转动稳固装置(2)和传动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窑体(4)为圆筒状,窑体(4)内设置有管架螺旋板(7)和加热装置(6);所述的窑体(4)向设置有出料装置(5)的一端倾斜,即窑体设置有进料装置(1)的的端部高于设置有出料装置(5)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装置(3)包括大半齿轮、小齿轮、减速机和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稳固装置(2)包括套在窑体上的滚圈,以及与滚圈配套设置的托轮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热式回转窑干馏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6)包括设置在窑体(4)内且穿于管架螺旋板(7)上的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军陈孝谦何文光郭同利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