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将舰船潜入水下的一种新方法。17世纪以前,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和探险者曾多次进行过将船潜入水下行驶的研究和探险。1620年,荷兰物理学家在英国建造了一艘潜水船。船体内由木框架外包牛皮构成,船内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船就潜入水下3至5米的深度,把囊内水排出船外,船便浮出水面。这种潜水船被认为是潜艇的雏形。潜艇潜入水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潜艇上设置水柜,当潜艇主水柜注满水时,增加的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潜艇就从水面潜入水下,当潜艇利用压缩空气把主水柜里的水排出,重量减轻,储备浮力恢复,潜艇就从水下浮出水面。艇内还设有专门的调整水柜来调整因物质、弹药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潜艇水下状态浮力的变化。艇首、尾部还设有均衡水柜。通过调整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潜艇水下航行时变换航向和深度,是通过操纵方向舵和升降舵来实现的。水翼是在水中运动时能产生升力的翼形结构。上表面为吸力面,下表面为压力面。当它安装在水翼艇下高速航行时,靠水翼产生的升力支持艇重,使部分或全部艇底离开水面。为了产生可变的升力,常常在水翼上设置由控制系统传动的襟翼。通过旋转水翼或 ...
【技术保护点】
潜艇潜入水下的工作原理:在潜艇上设置水柜,当潜艇主水柜注满水时,增加的重量抵消其储备浮力,潜艇就从水面潜入水下。当潜艇利用压缩空气把主水柜里的水排出,重量减轻,储备浮力恢复,潜艇就从水下浮出水面。水翼是在水中运动时能产生升力的翼形结构, 上表面为吸力面,下表面为压力面。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将水翼反向安装在潜水船下,即水翼上表面为压力面,下表面为吸力面。这样,当潜水船在水面向前行驶时,就会在水翼上产生一向下的沉力,随着速度的增加,反向水翼上产生的沉力越来越大,当这个沉力足以克 服潜水船的储备浮力时,潜水船就潜入水下。当潜水船降低速度或停止行驶时,反向水翼上产生的沉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