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气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6675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包括通过第一排烟管(2)与锅炉(1)相连的预处理室(17),预处理室(17)内设有风机(3)与第二排烟管(4)相连,第二排烟管(4)的出气口连接至脱硫塔(9)的配气夹层(14),配气夹层(14)上均布有多个冒气管(11);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配气夹层(14)上方的滤板(10),脱硫塔(9)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排烟管(6)与烟囱(7)相连,且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出气口下方的喷淋嘴(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脱硫除尘更为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锅炉烟气脱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由于煤炭的燃烧成本较低,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煤炭作为锅炉燃料。但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硫化物,直接排放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所以,目前国家对锅炉烟气的排放均设定有排放标准。而现有的很多脱硫设备(干法或湿法)不是成本太高,就是脱硫质量不合格,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它的设备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脱硫除尘更为彻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点是:包括通过第一排烟管与锅炉相连的预处理室,预处理室内设有风机与第二排烟管相连,第二排烟管的出气口连接至脱硫塔的配气夹层,配气夹层上均布有多个冒气管;脱硫塔内还设有位于配气夹层上方的滤板,脱硫塔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排烟管与烟囱相连,且脱硫塔内还设有位于出气口下方的喷淋嘴。上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所述喷淋嘴通过喷淋管连接至蓄浆池,且蓄浆池还通过溢流管与脱硫塔连通,溢流管的溢流口位于滤板上方。前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所述预处理室内设有将预处理室分隔成左右两个下部连通的腔室,第一排烟管和第二排烟管分别连通至两个不同的腔室。前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所述冒气管内填充有气石。前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中,所述脱硫塔底部设有排浆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利用脱硫塔内的冒气管使锅炉烟气在脱硫浆液中形成小气泡,以增加烟气与脱硫浆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脱硫率,而且以气泡形式上升的烟气在经过滤板时发生气泡破碎细化,进一步提高脱硫率,而且脱硫塔顶部还将进行一次喷淋处理,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脱硫效果极为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1-锅炉,2-第一排烟管,3-风机,4-第二排烟管,5-喷淋嘴,6_第三排烟管,7-烟囱,8-喷淋管,9-脱硫塔,10-滤板,11-冒气管,12-蓄浆池,13-溢流管,14-配气夹层,15-排浆口,16-隔板,17-预处理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第一排烟管2与锅炉I相连的预处理室17,预处理室17内设有风机3与第二排烟管4相连,第二排烟管4的出气口连接至脱硫塔9的配气夹层14,配气夹层14上均布有多个冒气管11 ;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配气夹层14上方的滤板10,脱硫塔9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排烟管6与烟囱7相连,且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出气口下方的喷淋嘴5。所述喷淋嘴5通过喷淋管8连接至蓄浆池12,且蓄浆池12还通过溢流管13与脱硫塔9连通,溢流管13的溢流口位于滤板10上方。所述预处理室17内设有将预处理室17分隔成左右两个下部连通的腔室的隔板16,第一排烟管2和第二排烟管4分别连通至两个不同的腔室。所述冒气管11内填充有气石。所述脱硫塔9底部设有排浆口 1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锅炉产生的烟气通过第一排烟管进入预处理室,在隔板作用下,烟气中的大颗粒灰烬下落至预处理室的底部,而含硫烟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脱硫塔的配气夹层内,然后通过冒气管以均匀气泡形式进入脱硫塔内的反应浆液中与浆液充分接触反应,然后经过滤板时气泡破裂加剧反应,最后上升到顶部的烟气还会被喷淋嘴进行喷淋处理后才会进入烟囱排放。而脱硫塔内还设有溢流管,当脱硫塔内的液位抬尚的一定尚度时,浆液会溢流至蓄浆池,而喷淋时所需的浆液也是从蓄浆池中获得。在脱硫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脱硫塔底部会形成很多沉淀物,此时可打开底部的排浆口进行排放。浆液中反应物浓度不够时,可在蓄浆池中进行添加调节,真正实现动态循环。【主权项】1.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排烟管(2)与锅炉(I)相连的预处理室(17),预处理室(17)内设有风机(3)与第二排烟管(4)相连,第二排烟管(4)的出气口连接至脱硫塔(9)的配气夹层(14),配气夹层(14)上均布有多个冒气管(11);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配气夹层(14)上方的滤板(10),脱硫塔(9)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排烟管(6)与烟囱(7 )相连,且脱硫塔(9 )内还设有位于出气口下方的喷淋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嘴(5)通过喷淋管(8)连接至蓄浆池(12),且蓄浆池(12)还通过溢流管(13)与脱硫塔(9)连通,溢流管(13)的溢流口位于滤板(10)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室(17)内设有将预处理室(17)分隔成左右两个下部连通的腔室的隔板(16),第一排烟管(2)和第二排烟管(4)分别连通至两个不同的腔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冒气管(11)内填充有气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9)底部设有排浆口(15)。【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包括通过第一排烟管(2)与锅炉(1)相连的预处理室(17),预处理室(17)内设有风机(3)与第二排烟管(4)相连,第二排烟管(4)的出气口连接至脱硫塔(9)的配气夹层(14),配气夹层(14)上均布有多个冒气管(11);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配气夹层(14)上方的滤板(10),脱硫塔(9)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排烟管(6)与烟囱(7)相连,且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出气口下方的喷淋嘴(5)。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脱硫除尘更为彻底。【IPC分类】B01D53/48, B01D53/80【公开号】CN104906942【申请号】CN201510356244【专利技术人】严金娜, 沈新荣 【申请人】湖州南浔石淙盛艳丝绸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锅炉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排烟管(2)与锅炉(1)相连的预处理室(17),预处理室(17)内设有风机(3)与第二排烟管(4)相连,第二排烟管(4)的出气口连接至脱硫塔(9)的配气夹层(14),配气夹层(14)上均布有多个冒气管(11);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配气夹层(14)上方的滤板(10),脱硫塔(9)顶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排烟管(6)与烟囱(7)相连,且脱硫塔(9)内还设有位于出气口下方的喷淋嘴(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金娜沈新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南浔石淙盛艳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