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149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在对壳体、带施加了冲击、振动时能够使向弹簧杆传递的冲击、振动衰减来而防止弹簧杆的破损、带的脱落,从而能够提高耐冲击性、耐振动性。该带的安装构造具备:带安装部,其在两个脚部的对置的面贯穿设置有带安装孔;连结节体,其具有形成有第一贯通孔的第一嵌合部;缓冲部件,其具有第二嵌合部,该第二嵌合部能够与第一嵌合部嵌合且形成有在嵌合状态下与第一贯通孔连通的第二贯通孔;以及弹簧杆,其在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插通且两端部插入于带安装孔,第二贯通孔的内径与弹簧杆的外径相同,第一贯通孔的内径比弹簧杆的外径大,弹簧杆相对于连结节体具有游隙地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在钟表等的壳体上安装带的结构,公知有使用弹簧杆来将带固定于壳体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即,具备筒状部件、在筒状部件的端部沿该筒状部件的轴向能够进退地设置的一对销、以及配置在筒状部件的内部且向使销从筒状部件的端部突出的前进方向对销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销的后方至少具备弹簧杆(连结件),该弹簧杆构成为,通过与处于从筒状部件的端部离开销的行程大小的位置的卡定部卡定,来防止销从筒状部件脱离,并利用该弹簧杆将带安装于钟表壳体。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与在弹簧杆不具备这样的构造的情况比较,能够期待提高弹簧杆相对于钟表的落下冲击时等的负荷的强度的效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9882号公报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那样,在弹簧杆与壳体、带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在当钟表的安装时、落下时等对壳体、带施加了强烈的冲击时,该冲击直接向弹簧杆传递。特别是在施加了沿壳体和带接近、分离的方向的冲击、沿壳体和带相互扭转的方向的冲击的情况、在反复施加高频、高振幅振动那样的环境下使用的情况等下,在连结有壳体和带的弹簧杆部分施加较大的冲击。并且,为了体现钟表等的高级感,而壳体、带不由树脂等形成而是由金属材料形成,但在壳体、带由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由于在壳体、带侧不怎么能够吸收冲击,所以直接施加于弹簧杆的冲击更大。该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那样仅在弹簧杆内设置缓和冲击的构造的话,则无法充分防止弹簧杆的破损、弹簧杆拆下所产生的带的脱落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即,当对壳体、带施加冲击、振动时,能够使向弹簧杆传递的冲击、振动衰减而防止弹簧杆的破损、带的脱落,从而能够提高耐冲击性、耐振动性。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带的安装构造是在壳体上安装带的带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带安装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侧部,具有对置的两个脚部,且在该脚部的对置的面贯穿设置有带安装孔;连结节体,其设置在上述带的向上述壳体安装的安装侧端部,具有形成有沿上述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贯通孔的第一嵌合部,且安装于上述带安装部;缓冲部件,其具有第二嵌合部,且将上述连结节体保持于上述带安装部的规定的位置,该第二嵌合部能够与上述第一嵌合部嵌合,并形成有在嵌合状态下与上述第一贯通孔连通的第二贯通孔;以及弹簧杆,其在上述第一贯通孔及上述第二贯通孔插通,并在上述带向上述壳体安装的安装状态下,两端部分别插入于上述带安装部的上述带安装孔,上述第二贯通孔的内径与上述弹簧杆的外径相同,上述第一贯通孔的内径比上述弹簧杆的外径大,从而上述弹簧杆相对于上述连结节体具有游隙地配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钟表的特征在于,具备:方案1至方案4任一项中所述的带的安装构造;壳体;以及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带。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起到如下效果,即,当对壳体、带施加冲击、振动时,能够使向弹簧杆传递的冲击、振动衰减而防止弹簧杆的破损、带的脱落,从而能够提高耐冲击性、耐振动性。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的安装构造的钟表的主视图。图2是放大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壳体和带的安装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2(a)表示从钟表的表面侧观察的状态,图2(b)表示从钟表的背面侧观察的状态。图3(a)是连结节体的立体图,图3(b)是缓冲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连结节体和缓冲部件成为一体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a)及图(b)是说明将成为一体后的连结节体以及缓冲部件安装于钟表壳体的带安装部的情形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图6是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带的安装构造的钟表的主视图。图7是放大了第二实施方式的钟表壳体和带的安装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7(a)表示从钟表的表面侧观察的状态,图7(b)表示从钟表的背面侧观察的状态。图8(a)是连结节体的立体图,图8(b)是缓冲部件的立体图。图9(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结节体以及缓冲部件的立体图,图9(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结节体以及缓冲部件的侧视图。图10(a)及图10(b)是说明将连结节体以及缓冲部件安装于钟表壳体的带安装部的情形的主要部分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为了实施本专利技术而赋予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图示例子。图1是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带的安装构造的钟表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钟表100具备:具有钟表壳体10的钟表主体1、和安装于该钟表壳体10的带2。如后文所述,带2通过具备带安装部15、连结节体20、缓冲部件3以及弹簧杆4的带安装构造,而安装于钟表壳体10。钟表主体1具备:钟表壳体10、具有指针及液晶面板等的未图示的显示部、以及容纳在钟表壳体10内且使指针等动作的钟表模块(未图示)等。并且,本实施方式的钟表主体1由透明的玻璃等形成,并具备覆盖显示部的上部的挡风部件11。此外,显示部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仅由指针构成的模拟方式,也可以是由液晶面板构成的数字方式。并且,也可以是具备指针和液晶面板双方的结构。并且,在钟表主体1的侧面,设有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按钮12。本实施方式的钟表壳体10例如由不锈钢、钛等金属材料形成。在钟表壳体10的上下(图1中上下、钟表的6点侧和12点侧)方向的侧部,分别设有供带2安装的带安装部15。图2(a)以及图2(b)是放大了本实施方式的钟表壳体10和带2的安装部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图2(a)表示从钟表100的表面侧观察的状态,图2(b)表示从钟表100的背面侧观察的状态。并且,图3(a)是连结节体的立体图,图3(b)是缓冲部件的立体图。如图1等所示,带安装部15具有对置的两个脚部151。如图2(b)所示,在该脚部151的对置的面,分别贯穿设置有带安装孔152。带安装孔152是供后述的弹簧杆4的前端部41嵌入并卡定的凹部。如后文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杆4的前端部41形成为锥状。带安装孔152与该弹簧杆4的前端部41的形状对应地随着趋向中央部而变深,从而能够将弹簧杆4的前端部41稳定地保持于孔的中央部。对于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于钟表壳体10的带2而言,例如通过将由不锈钢、钛等金属材料形成的多个节体(即,带节,带件)锁状地连结而构成。在带2的向钟表壳体10安装的安装侧端部,设有安装到带安装部15的连结节体20。如图2(a)、图2(b)以及图3(a)所示,连结节体20具有:在一对脚部21之间形成有凹部22的第一嵌合部23;以及向与安装到钟表壳体10的安装侧相反的一侧伸出的突出部24。第一嵌合部23的凹部22成为接受后述的缓冲部件3的凸部32的形状。在第一嵌合部23(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一嵌合部23的一对脚部21),形成有沿带2的宽度方向(图1中横向)延伸的第一贯通孔25。第一贯通孔25供弹簧杆4插通。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贯通孔25的内径形成为比弹簧杆4的外径大,弹簧杆4相对于连结节体20具有游隙地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连结节体20嵌入钟表壳体10的带安装部15的状态下,第一贯通孔25的中心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的安装构造以及钟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的安装构造,在壳体上安装带,其特征在于,具备:带安装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侧部,具有对置的两个脚部,且在该脚部的对置的面上贯穿设置有带安装孔;连结节体,其设置在上述带的向上述壳体安装的安装侧端部,具有形成有沿上述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贯通孔的第一嵌合部,且安装于上述带安装部;缓冲部件,其具有第二嵌合部,且将上述连结节体保持于上述带安装部的规定的位置,该第二嵌合部能够与上述第一嵌合部嵌合,并形成有在嵌合状态下与上述第一贯通孔连通的第二贯通孔;以及弹簧杆,其在上述第一贯通孔及上述第二贯通孔插通,并在上述带向上述壳体安装的安装状态下,两端部分别插入于上述带安装部的上述带安装孔,上述第二贯通孔的内径与上述弹簧杆的外径相同,上述第一贯通孔的内径比上述弹簧杆的外径大,从而上述弹簧杆相对于上述连结节体具有游隙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3.13 JP 2014-0498811.一种带的安装构造,在壳体上安装带,其具备:带安装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侧部,具有对置的两个脚部,且在该脚部的对置的面上贯穿设置有带安装孔;连结节体,其设置在上述带的向上述壳体安装的安装侧端部,具有形成有沿上述带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贯通孔的第一嵌合部,且安装于上述带安装部;缓冲部件,其具有第二嵌合部,且将上述连结节体保持于上述带安装部的规定的位置,该第二嵌合部能够与上述第一嵌合部嵌合,并形成有在嵌合状态下与上述第一贯通孔连通的第二贯通孔;以及弹簧杆,其在上述第一贯通孔及上述第二贯通孔插通,并在上述带向上述壳体安装的安装状态下,两端部分别插入于上述带安装部的上述带安装孔,上述第二贯通孔的内径与上述弹簧杆的外径相同,上述第一贯通孔的内径比上述弹簧杆的外径大,从而上述弹簧杆相对于上述连结节体具有游隙地配置,上述带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嵌合部以及上述第二嵌合部,形成有在嵌合状态下连通的轴孔,上述连结节体和上述缓冲部件通过在该轴孔插通结合用轴部件而成为一体,上述第一嵌合部以及上述第二嵌合部的任一方具有沿带的延伸方向突出的凸部,另一方具有呈接受该凸部的形状的凹部。2.一种带的安装构造,在壳体上安装带,其具备:带安装部,其设于上述壳体的侧部,具有对置的两个脚部,且在该脚部的对置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尾一将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