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放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550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速放缆装置,包括通过油管相连接的油泵、三位四通阀、油马达、背压平衡阀、单向阀以及回油箱;    油泵,通过三位四通阀与回油箱相连;    油马达,其两端分别与三位四通阀相连;    两单向阀,分别设置于油马达出口与三位四通阀之间及三位四通阀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    背压平衡阀,并联设置于单向阀油马达出口与三位四通阀间的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双压溢流阀,由高、低压溢流阀组成,其中,高压溢流阀并联设置于油马达两端,低压溢流阀一端连接于高压溢流阀与油马达间管路,另一端与回油箱相连;    电磁阀,设置于低压溢流阀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    补液单向阀,设置于油马达进口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拖轮和其他工程拖带船舶,特别涉及拖带作业中的快速放缆装置
技术介绍
拖轮在协助大轮靠离泊和其他拖带作业时需要使用拖缆,拖轮贴近大轮将拖缆系好后要进行放缆操作,因为一定的长度的拖缆才能更有效的发挥拖轮的作用。目前拖轮普遍采用的放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通过油管相连接的油泵10、三位四通阀20、溢流阀30、背压平衡阀40、两单向阀50、51、油马达60以及回油箱70;其中,所述的油泵10通过三位四通阀20与回油箱70相连;油马达60与缆绳卷筒相连,油马达60的两端分别与三位四通阀20相连;溢流阀30并联设置于油马达10两端;两单向阀50、51分别设置于油马达60出口与三位四通阀20之间及三位四通阀20与回油箱70间的回路上;所述的背压平衡阀40并联设置于单向阀50油马达60出口与三位四通阀20间的回路。通过操纵控制手柄使油马达60旋转,由于油马达60与缆绳卷筒相连,旋转卷筒使缆绳松弛,在松缆过程中拖轮逐渐后退。由于油马达60旋转速度比拖轮后退的速度慢得多,因此这种方法不可能达到快速放缆,如果拖轮后退速度过快,拖轮缆绳反拉油马达,使油马达60起油泵作用,会造成油马达60出口管油压P1急剧上升,到达一定程度会对油马达60和其他液压阀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快速放缆装置,可使拖轮放缆速度与拖轮后退速度同步,且放缆过程不需要任何液压动力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快速放缆装置,包括通过油管相连接的油泵、三位四通阀、油马达、背压平衡阀、两单向阀以及回油箱;其中,所述的油泵通过三位四通阀与回油箱相连;油马达的两端分别与三位四通阀相连;两单向阀分别设置于油马达出口与三位四通阀之间及三位四通阀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所述的背压平衡阀并联设置于单向阀油马达出口与三位四通阀间的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压溢流阀、电磁阀、补液单向阀;其中,该平衡性双压溢流阀由高、低压溢流阀组成,高压溢流阀并联设置于油马达两端,低压溢流阀一端连接于高压溢流阀与油马达间管路,另一端与回油箱相连;所述的电磁阀设置于低压溢流阀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所述的补液单向阀设置于油马达进口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还设有一外部溢流阀,该外部溢流阀设置于电磁阀与回油箱的回路上。液压油马达与拖缆卷筒相连接,将双压溢流阀的低压值设定相同于外部溢流阀的设定压力,如设定初始压力30Kg/cm2,可防止缆绳自重引起油马达旋转。当拖轮带好缆后,船体后退,缆绳绷紧拉动油马达旋转,使油马达液压管路中的油压P1上升,当压力P1大于设定压力30Kg/cm2时,油管里的压力油通过电磁阀和外部溢流阀释放。油马达转动,缆绳放长,且放缆速度是随着船速的增加而增加。此时自动补液单向阀向油马达进口管内补油,防止油泵内缺油而损坏,当拖轮停止时,油管内压力油压力下降,当低于设定压力时,油马达停止转动,缆绳也停止放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放缆方式是通过油马达空转来实现的,改变以往通过动力旋转放缆的方式,动力旋转受速度的限制,而自由旋转就随船速的变化而随意变化。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放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快速放缆装置包括通过油管相连接的油泵1、三位四通阀2、油马达3、背压平衡阀4、两单向阀5、5’、回油箱6、平衡性双压溢流阀7、电磁阀8、补液单向阀9以及外部溢流阀10;其中,所述的油泵1通过三位四通阀2与回油箱6相连;油马达3的两端分别与三位四通阀2相连,且油马达3与缆绳卷筒相连;两单向阀5、5’分别设置于油马达3出口与三位四通阀2之间及三位四通阀2与回油箱6间的回路上;所述的背压平衡阀4并联设置于单向阀5即油马达3出口与三位四通阀2间的回路;所述的双压溢流阀7由高、低压溢流阀71、72组成;高压溢流阀71并联设置于油马达2两端,低压溢流阀72一端连接于高压溢流阀71与油马达3间管路,另一端与回油箱6相连;所述的电磁阀8设置于低压溢流阀72与回油箱6间的回路上;所述的补液单向阀9设置于油马达3进口与回油箱6间的回路上;外部溢流阀10设置于电磁阀8与回油箱6的回路上。再请参阅图2,图中A方向是放缆操作油液流动方向,B方向是收缆操作油液流动方向。双压溢流阀7中的低压溢流阀72与外部溢流阀10初始压力设定为30kg/cm2,可防止缆绳自重使油马达3旋转;高压溢流阀71压力设定为200kg/cm2,则可以保证正常拖带作业中的安全运转。当拖轮快速后退时,将电磁阀8处于打开位置,使双压溢流阀7中低压溢流阀72与外部溢流阀10相连通。拖缆拉动油马达3使油马达3出口B侧压力P1上升,当P1大于初始压力30kg/cm2时,油马达3出口B侧的油就能通过双压溢流阀7的低压溢流阀72再经过电磁阀8和外部溢流阀10卸放至回油箱6,而油马达3进口A侧的油则可以通过补液单向阀9及时补偿。油马达3可以自由转动,缆绳也就随着拖轮的移动而放长。而拖轮停止时油马达3出口B侧压力P1迅速减少,则油马达3停止转动,此时切断电磁阀8则可以正常拖带作业。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放缆装置,包括通过油管相连接的油泵、三位四通阀、油马达、背压平衡阀、单向阀以及回油箱;油泵,通过三位四通阀与回油箱相连;油马达,其两端分别与三位四通阀相连;两单向阀,分别设置于油马达出口与三位四通阀之间及三位四通阀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背压平衡阀,并联设置于单向阀油马达出口与三位四通阀间的回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压溢流阀,由高、低压溢流阀组成,其中,高压溢流阀并联设置于油马达两端,低压溢流阀一端连接于高压溢流阀与油马达间管路,另一端与回油箱相连;电磁阀,设置于低压溢流阀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补液单向阀,设置于油马达进口与回油箱间的回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外部溢流阀,该外部溢流阀设置于电磁阀与回油箱的回路上。专利摘要一种快速放缆装置,包括通过油管相连的油泵、三位四通阀、油马达、背压平衡阀、两单向阀、回油箱、双压溢流阀、电磁阀、补液单向阀;双压溢流阀由高、低压溢流阀组成,高压溢流阀并联设置于油马达两端,低压溢流阀两端分别连接于高压溢流阀与油马达间管路和回油箱;电磁阀设于低压溢流阀与回油箱间;补液单向阀设于油马达进口与回油箱间。当拖轮后退缆绳拉动油马达旋转,油马达出口管油压上升,当压力大于设定值时,压力油通过电磁阀、外部溢流阀释放。油马达转动,缆绳放长,放缆速度随着船速的增加而增加。此时通过补液单向阀向油马达补油,防止油马达内缺油而损坏;当拖轮停止时,压力油压力下降低于设定值时,油马达停止转动,缆绳停止放长。文档编号B63B21/20GK2649478SQ0327038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曹卫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卫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