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558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相驱动电路,包含分压电路、控制单元、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该分压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并输出控制电压,该控制单元接收该控制电压,其中该第一电阻、该控制单元及该第二电阻形成电流回路,流经该电流回路的电流大小受控于该输入电压,且该电流回路于该控制单元的一端形成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为该输入电压的反相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反相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散热风扇的控制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具有控制脚位,用以接收控制讯号以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一般该控制脚位接收的控制讯号电位越低时,散热风扇的转速越高,反之,该控制脚位接收的控制讯号电位越高时,散热风扇的转速越低。因此,若欲以低电位的控制讯号控制散热风扇运转于低转速,并以高电位的控制讯号控制散热风扇运转于高转速时,则需透过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 MCU)或订制特殊设计的集成电路,因而提高了驱动电路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反相驱动电路,以第一电阻、控制单元及第二电阻组成的电流回路的电流大小随输入电压变化的特性达成电压的反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相驱动电路,包含分压电路、控制单元、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该分压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及电源电压,且该分压电路分压该输入电压及该电源电压并输出控制电压,该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该第一端接收该控制电压,该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收该电源电压,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该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三端,其中该第一电阻、该控制单元及该第二电阻形成电流回路,该电流回路于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形成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为该输入电压的反相电压。本技术所提供的反相驱动电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藉由该控制单元、该第一电阻及该第二电阻构成该电流回路,且流经该电流回路的电流大小受控于该输入电压大小,进而使该输出电压能反相于该输入电压,且由于本技术的电路构造简单,可应用于各种电路而不致于增加过多的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一种反相驱动电路的功能方块图。图2为依据本技术之一实施例,该反相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依据本技术之一实施例,输入电压及输出电压的关系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反相驱动电路110分压电路111第一分压电阻112第二分压电阻113第三分压电阻120控制单元121 第一端122 第二端123第三端130第一电阻140第二电阻Vi输入电压V。输出电压Vcc电源电压V。控制电压N节点L电流回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新型的反相驱动电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之一实施例,一种反相驱动电路100的之功能方块图,该反相驱动电路100具有分压电路110、控制单元120、第一电阻130及第二电阻140,该分压电路110接收输入电压Vi及电源电压V。。,该分压电路110分压该输入电压\及该电源电压V。。,且该分压电路110输出控制电压V。,控制单元120具有第一端121、第二端122及第三端123,控制单元120之的该第一端121接收该控制电压V。,该第一电阻130的之一端接收该电源电压V。。,该第一电阻130的之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120的之该第二端122,该第二电阻140的之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120的之该第三端123,且该第一电阻130、该控制单元120及该第二电阻140形成电流回路L,该电流回路L于该控制单元120的之该第二端122形成输出电压V。,其中由于该输入电压\的大小可控制流经该电流回路L的电流大小,因此可进而改变该输出电压V。的大小,使该输出电压V。反相于该输入电压V -请参阅图2,该分压电路110具有第一分压电阻111、第二分压电阻112及第三分压电阻113,该第一分压电阻111的一端接收该输入电压Vi,该第一分压电阻111的另一端连接节点N,该第二分压电阻112的一端接收该电源电压V。。,该第二分压电阻112的另一端连接该节点N,该第三分压电阻113的一端连接该节点N,该第三分压电阻113的另一端接地,其中该第一分压电阻111、该第二分压电阻112及该第三分压电阻113将该输入电压Vi及该电源电压V。。分压于该节点N,以于该节点N形成该控制电压V。,而将该输入电压\的大小调整为易于控制该控制单元120的电压大小。请参阅图2,该控制单元120为双极性晶体管,较佳的,该控制单元120为NPN型双极性晶体管,且该第一端121为基极,该第二端122为集电极,该第三端123为发射极,该第一端121接收该控制电压V。,且该控制电压V。用以控制该控制单元120为导通或截止,其中当该控制电压V。为低电位时,该控制单元120截止,使得该电流回路L断路,因此该输出电压V。为高电位。而当该控制电压V。上升使基极-发射极呈顺向偏压时,该控制单元120导通,使得该电流回路L为通路,此时,流经该电流回路L的电流大小受控于该输入电压Vi,且由于该第二电阻140接地,因此,该输入电压\越大时,流经该电流回路L的电流越大,使得该输出电压V。越小,进而使得该输入电压V 1与该输出电压V。之间具有反相关系,而达成电压反相的功效。请参阅图3,藉由本技术之该反相驱动电路100可使该输入电压Vi* O V上升至10 V时,该输出电压V。由10 V下降至O V,而可应用于需以高电位电压驱动散热风扇为高转速的驱动电路中,此外,藉由该第一电阻130及该第二电阻140的阻值的调整,可改变该输出电压V。的输出大小,例如该输入电压V O V上升至10 V时,该输出电压V。可由3 V下降至O V(图未绘制),而能进行更广泛的应用。本技术藉由该控制单元120、该第一电阻130及该第二电阻140构成该电流回路L,且流经该电流回路L的电流大小受控于该输入电压Vi大小,进而使该输出电压V。能反相于该输入电压Vi,且由于本技术的电路构造简单,可应用于各种电路而不致于增加过多的制作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反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分压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及电源电压,该分压电路分压该输入电压及该电源电压,并输出控制电压; 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该第一端接收该控制电压; 第一电阻,其一端接收该电源电压,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以及; 第二电阻,其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三端,其中该第一电阻、该控制单元及该第二电阻形成电流回路,该电流回路于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形成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为该输入电压的反相电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分压电路具有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及第三分压电阻,该第一分压电阻的一端接收该输入电压,该第一分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节点,该第二分压电阻的一端接收该电源电压,该第二分压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该节点,该第三分压电阻的一端连接该节点,该第三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该控制电压形成于该节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单元为双极性晶体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一端为基极,该第二端为集电极,该第三端为发射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控制单元为NPN型双极性晶体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相驱动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相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分压电路,接收输入电压及电源电压,该分压电路分压该输入电压及该电源电压,并输出控制电压;控制单元,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该第一端接收该控制电压;第一电阻,其一端接收该电源电压,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以及;第二电阻,其一端连接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三端,其中该第一电阻、该控制单元及该第二电阻形成电流回路,该电流回路于该控制单元的该第二端形成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为该输入电压的反相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俊宏蓝庭正
申请(专利权)人: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