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用四位一体异形咬合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725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1 03:40
一种建筑基坑用四位一体异形咬合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圆柱状相互咬合排列的止水帷幕和基坑底被动土加固区的水泥土柱之间的连接带,是与二者咬合搭接的水泥土柱,在连接带的水泥土柱中咬合有异形钢筋混凝土支护桩,组成由止水帷幕、连接带、异形咬合支护桩和坑底被动土加固区的四位紧密连成一体的基坑支护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使用的钢材用量降低20-30%,造价降低20-25%,施工中无泥浆污染,基坑支护刚度、抗推力更强,基坑变形更小、更安全,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区一二层地下室基坑的支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基坑用四位一体异形咬合粧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人之一专利技术的《一种异形钢筋混凝土与水泥土分列式基坑支护墙》(ZL201320319708.9)在软土地区应用工程中发现,该支护墙较现行普遍使用的圆截面钻孔灌注粧支护结构,节约钢筋30%,节约混凝土 20-25%。但也会出现基坑变形量过大,甚至超过变形预警界限。宄其原因,是与现行基坑设计规范有关,我国国家行业基坑支护设计规范规定,在软土地区,基坑支护结构具备三要素:支护粧、止水帷幕和基坑底被动土加固。前者抗坑壁土的推力,中者防坑外水渗透,后者防坑底土上隆,三者各施其责,相邻并不相连,它们之间存在十几至几十公分厚的派泥质软土。众所周知,,软土中的基坑一定要强撑弱粧,支护粧周边为淤泥、淤泥质软土或水泥土,支护粧抗推能力大不一样,派泥、派泥质软土的地耐力4-6T/m2,而水泥土抗压强度为0.6-lMPa,即60-100T/m2,强度提高15倍。三要素本身不变形,但夹在三要素之间的淤泥质软土极易变形,导致支护粧下部无撑可依托,三要素“各自为战”,“互不干扰”,支护结构抗推力自然无法提高。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基坑用四位一体异形咬合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圆柱状相互咬合排列的止水帷幕和基坑底被动土加固区的水泥土柱之间的连接带,是与二者咬合搭接的水泥土柱,在连接带的水泥土柱中咬合有异形钢筋混凝土支护桩,组成由止水帷幕、连接带、异形咬合支护桩和坑底被动土加固区的四位紧密连成一体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宗煊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荣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溫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