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油菜机械化收获损失率的栽培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2020238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油菜机械化收获损失率的栽培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主要包括:以重量比计,腐殖酸:钼酸铵:农用甲壳素:油菜种子=0.8~1:0.4~0.6:0.4~0.6:0.18~2.2的配制进行拌种;以行距为20~22cm及密度为42~48万株每公顷的株行距及株密度的配置进行播种,可通过播种前在2BFQ-6型油菜联合播种机上选用并安装55~60孔的播种盘以优化直播油菜播种量,获得优化了的直播油菜株行距,从而降低直播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后,在合理的施肥模式及适宜播种期条件下,每公顷直播油菜角果层高,角果集中,同时具有高产、抗倒、抗裂角的特点,成熟期机械收获损失率低,油菜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菜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油菜机械化收获损失率的栽培 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其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占世界油菜面积和总产的 30%以上。菜籽油也是我国自产的第一大食用植物油,每年生产约4. 50X 106t,占到国产食 用植物油总量的41%以上。与国外油菜生产相比,我国传统的油菜生产方式用工多、劳作繁 重、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我国油菜生产效益低下,国际竞争力不强。各地众多的生产 实际均表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可显著减少用工,提高油菜综合生产力与国际竞争力,故 而是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供给的必经之路。 机械播种与机械收获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点。关于油菜播种机械的研制 及机械播种技术的研宄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机械播种技术正在我国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应 用。但油菜机械收获技术的应用比例仍然比较低。据农业部调查数据,我国北方春油菜优势 区机收面积占全国机收面积的50%左右,然而,占全国油菜面积85%左右的冬油菜主产区 (长江上游优势区、长江中游优势区、长江下游优势区)机收面积及比例则非常少,该产区 仍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方式。年复一年的油菜收获正值我国南方夏收夏种双抢季节,传统 的人工收获方式作业环节繁琐,耗费大量劳动力,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油菜生产效益极低, 农户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该产区油菜种植面积长期徘徊。,机械收获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 产的"瓶颈"环节。因此,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势在必行,它是实现我国长 江流域油菜大面积轻简化生产的极其重要的技术措施,是促进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增 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我国油菜生产力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化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甘蓝型直播油 菜株行距配置的方法,以降低该产区油菜机械收获损失率,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 推广奠定基础。 一种降低油菜机械化收获损失率的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采用行距为20~22cm及密度为42~48万株每公顷的株行距及株密度的配置进 行播种。 进一步的,还包括播种前的拌种处理,以腐殖酸、钼酸铵和农用甲壳素的混合物对 油菜种子进行拌种,其中,以重量比计,腐殖酸:钼酸铵:农用甲壳素:油菜种子=0. 8~1 : 0. 4 ~0. 6 :0. 4 ~0. 6 :0. 18 ~2. 2。 优选的,所述降低油菜机械化收获损失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公历9月20~10月10日期间,当田间土壤含水量降至60~80%时在清理 前茬后播种。 2)油菜终花后45~50天,当角果含水量降至13~15%、油菜角果全部变黄并略 带黑色时进行机械化收获。 优选的,收获时油菜稻杆留荏30~40cm。 优选的,播种时的施肥模式为:亩施用30~40kg的氮磷钾复合肥15-15-15和1~ I. 5kg的硼肥做底肥。 优选的,播种后的追肥模式为:在油菜的5~8叶期亩施用尿素8~12kg。 播种后,可通过人工清理腰沟、围沟及厢沟,使沟沟相通、排灌方便。 优选的,当前茬为水稻的田块时,在播种前20~25天晒田,在播种前10~15天 收获,水稻秸杆粉碎后还田。当前茬为旱地作物的田块时,在播种前5~10天收获,秸杆粉 碎后还田。 优选的,通过调整油菜联合播种机的排种器的距离和排种盘的孔数,使播种行距 为20~22cm、密度为42~48万株每公顷。 以上,播种设备可以采用油菜联合播种机,例如2BFQ-6型油菜联合播种机等机械 设备。当使用2BFQ-6型油菜联合播种机时,可通过选配55~60孔的排种盘并调节排种器 的距离进行行距和株距的密度调节。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法的应用,其应用于长江流域甘蓝型直播油菜产区的机械 化收获。 以上,机械收获设备可选用油菜联合收割机,例如:星光至尊4LL-2. OD型油菜联 合收割机等。 该方法可应用于长江流域油菜产区的直播甘蓝型油菜生产,可通过播种前在 2BFQ-6型油菜联合播种机上选用并安装55~60孔的播种盘以优化直播油菜播种量,播种 时调整油菜直播机的播种盘距为20~22cm以优化直播油菜行距,9月20日至10月10日 直播,仍可采用农户习惯施肥量的基础,且获得油菜角果层高,角果集中,同时具有高产、抗 倒、抗裂角特点的油菜田块,从而可保证成熟期较低的机械收获损失率以及较高的油菜生 产效益。【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 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实施例1 2012-2013及2013-2014年度连续2年于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油菜试验基 地进行了华油杂62油菜品种不同株行距以及机械化收获试验,具体步骤如下: 1)试验材料:试验地前茬为水稻,9月上旬收获。小区长为50m、宽为2m,品种选用 华杂62,于2012年9月23日采用2BFQ-6型油菜联合播种机进行机械直播。 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油菜种植密度设为每公顷15万株、30万株、45 万株三个密度水平,分别用D1、D2、D3表示,为主区;行距设置为15cm,25cm,35cm三个水平, 分别用R1,R2,R3表示,为副区; 3)油菜田间管理:油菜出苗后即间去丛子苗,3~4叶期定苗,保证各小区相应留 苗密度,其他管理均同常规; 4)油菜成熟期于各小区中人工收获长度为IOm的油菜装袋,避免损失,晒干脱粒 后称取籽粒产量,并折算出小区产量; 5)机械收获产量测定:采用4LL-2.OD型油菜联合收割机收获各小区油菜,籽粒晒 干、风选除杂后称取籽粒重量,并折算各小区油菜机械收获产量,通过人工收获小区产量及 机械收获产量计算各处理小区机械收获损失率。 6)测定结果如表1、表2所示。表1表明,与定苗密度相比,各小区成熟收获期的实际株数均有所降低,存在明显 的消亡效应;密度或行距增加,成熟收获期有效株率下降。行距相同时,油菜单株角果数、 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但实际产量逐渐增加;密度相同时, 上述指标均随行距(此处将苗间距较小值算作株距)增加而增加,导致实际产量逐渐下降。 不同年份、密度及行距对表1各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密度及行距对各指标 的影响存在显著互作效应。 表1株行距配置对直播油菜单株及实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油菜机械化收获损失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行距为20~22cm及密度为42~48万株每公顷的株行距及株密度的配置进行播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生蒯婕孙盈盈曹石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