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炳发专利>正文

一种踏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08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板车,包括主底板、脚踏板、主动轮和主动轴,主动轮设置在主动轴上,主动轴上还设置有主动齿轮,脚踏板下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的齿条,主动轴与主动齿轮或主动轮之间设置有单向转动装置,其优点在于当人体向脚踏板施加重力时,齿条向下运动带动主动齿轮的正向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轮向前运动,当脚抬起时,齿条向上运动,带动主动齿轮的反向转动,由于主动轴与主动齿轮或主动轮之间设置有单向转动装置,主动轮并不会转动,保证了踏板车的正常行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踏板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踏板车很多是利用使用者单脚踏在踏板车上,另外一只脚轻蹬地面,使其与 地面产生摩擦力,从而使踏板车与地面产生反作用力,顺势达到将踏板车与使用者向前 推进。为了使踏板车持续前进,就必须不断地用脚蹬地面,而踏板车的转向杆主要是提 供使用者调整踏板车行进方向以及提供使用者部分身体支撑的功能,这种必须借助单脚 不断蹬地的方式,更似一种运动器材,而非代步工具。现中国专利号为ZL98201555.0 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直踏车,其包括主底板,主底板近前方设有转孔,后方设有三孔, 两侧孔靠前,中间孔靠后,近后方孔的主底板两侧各设有一个朝下的轴耳; 一转轴,枢 接在两轴耳间,转轴中段朝中间孔设有一摩擦轮,朝两侧孔各设有一棘轮,棘齿朝前; 一对踏板,上端为踏板,下接有棘齿杆,棘齿部朝后方,棘齿朝下,使棘齿部与棘齿轮 相接,踏板棘齿杆外套有一压縮弹簧至主底板表面;刹车踏板,上端为踏板,下接底端 设具有刹车皮的刹车杆,可与摩擦轮相接触,踏板刹车杆外套有一压縮弹簧至主底板表 面; 一对大轮,接在转轴两端, 一轮架,轮架中枢接有小轮,在主底板的下方,轮架上 端伸出转孔; 一操控杆,下端与轮架相接,上端设有控制转向的把手。上述结构的直踏 车,利用两脚底的连续踩脚主底板上的踏板,使踏板底面棘齿向下移动,带动主底板两 旁的大轮同转轴上的棘齿轮转动,连带让转轴带动大轮向前行走,其既可以做健身车使 用,也是一种理想的代步车,比传统的踏板车具有更多的功能,但其存在着性能不够稳 定的问题,因为直踏车在前进过程中,由于压縮弹簧的作用,其棘齿和棘齿杆相互配合, 但当棘齿杆向上时,棘齿杆与棘齿并不啮合,棘齿杆与棘齿反而会因接触而产生磨损, 长时间的磨损必然导致其使用寿命减少,同时摩擦的存在,影响踏板车的前进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踏板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踏板车,包括主底板、脚 踏板、主动轮和主动轴,所述的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的主动轴上,所述的主动轴上还设置 有主动齿轮,所述的脚踏板下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的齿条,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主动 齿轮或所述的主动轮之间设置有单向转动装置。所述的单向转动装置包括轴套和环形体,所述的轴套固定在所述的主动轴上,所述 的轴套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钢片,所述的环形体的内侧设置有与弹簧钢片相互配 合的斜面柱,所述的环形体与所述的主动齿轮或主动轮固定。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齿条相互啮合。 它还包括辅轴,所述的辅轴上设置有辅轴齿轮和变速齿轮,所述的副轴齿轮与所述的齿 条相互啮合,所述的变速齿轮与所述的主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脚踏板的一端铰接在主底板上,所述的脚踏板与所述的主底板之间设置有第 一弹簧,所述的齿条为弧形齿条,所述的弧形齿条的齿部与所述的主动齿轮啮合,所述 的弧形齿条的背部设置有限位装置。主底板上设置有垫块,所述的脚踏板铰接在所述的垫块上,所述的脚踏板与所述的 垫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的第一弹簧。所述的限位装置为设置在主底板上的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包括有凹形缺口,所述 的凹形缺口内设置有限位轮,所述的弧形齿条的背部落入所述的凹形缺口内,所述的弧 形齿条的背面与所述的限位轮相互配合。它还包括有转向装置,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外壳、活动方向杆和连接杆,被动 轮设置在所述的连接杆的下面,所述的活动方向杆伸入所述的固定外壳内,所述的连接 杆伸入所述的活动方向杆内,所述的连接杆上设置有防震滑槽,所述的防震滑槽内设置 有横销,所述的横销固定在所述的活动方向杆上,所述的活动方向杆内设置有第二弹簧 和隔板,所述的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的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隔板连接。固定外壳与所述的主底板之间设置有折叠装置,所述的折叠装置包括固定块和固定 槽,所述的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的固定外壳上,所述的固定槽固定在所述的主底板上,所 述的固定块处于所述的固定槽内,所述的固定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的固定槽内固定设 置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落入所述的滑槽,所述的固定杆的一端通过螺帽固定,所述 的固定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偏心轮,所述的偏心轮上设置有手柄,所述的固定块上设置有 定位销,所述的固定槽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的定位销与所述的定位槽相互配合。它还包括有刹车系统,所述的主底板下设置有加强底梁,所述的刹车系统包括刹车 把、刹车线、夹板和刹车块,所述的刹车线包括左刹车线和右刹车线,所述的刹车块包 括左刹车块和右刹车块,所述的夹板包括左夹板和右夹板,所述的左刹车块和右刹车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左夹板和右夹板上,所述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分别铰接在加强底梁的两 侧,左刹车线分别穿过左夹板和第三弹簧固定在右夹板上,右刹车线分别穿过右夹板和 第四弹簧固定在左夹板上,所述的左刹车块和所述的右刹车块分别位于所述的主动轮的两顶!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人体向脚踏板施加重力时,齿条向下运 动带动主动齿轮的正向转动,主动齿轮通过主动轴带动主动轮使踏板车向前运动,当脚 抬起时,齿条向上运动,带动主动齿轮的反向转动,由于主动轴与主动齿轮或主动轮之 间设置有单向转动装置,主动轮并不会转动,保证了踏板车的正常行进。当单向转动装置设置在主动齿轮与主动轴之间时,当齿条向下运动时,主动齿轮的 正向转动带动环形体上的斜面柱正向转动,斜面柱与弹簧钢片配合时,弹簧钢片促使轴 套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使踏板车前进。齿条向上运动 时,主动齿轮的反向主动带动环形体上的斜面柱做反向转动,斜面柱不会带动弹簧钢片 转动,主动轴不转动,主动轮也不转动,保证了踏板车的正常行使。当单向转动装置设 置在主动轮与后轮之间时,原理同上。变速齿轮的设置为了使踏板车的行进速度更快。踏板车的一端铰接在主底板上,脚踏板与主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齿条为弧形 齿条,使脚踏板的另一端向上翘起。当人站在行进中的踏板车上,其身体会稍微向前倾, 当脚向下踩的时候,同时会产生向后的力,倾斜状的脚踏板和弧形齿条符合人体运动学 原理,即利用人体的自身重量即可使踏板车行进,限位装置的设置使弧形齿条不会左右 移动,设置的限位轮顶住弧形齿条的背部,保证了弧形齿条始终与主动齿轮紧密配合。转向装置的设置可以调节被动轮的方向,控制踏板车的行进方向。第二弹簧使被动 轮具有避震的作用,当活动杆转动时,由于横销的作用,使连接杆随之转动,从而起到 控制被动轮方向的作用。在踏板车的正常行使过程中,由于第二弹簧拉力的作用,使横 销处于防震滑槽的上端,当路面高低不平的时候,连接杆在固定外壳内上下移动,其幅 度为防震滑槽的长度,第二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折叠装置的设置,当踏板车不使用时,转动偏心轮,可以将定位销从定位槽中取下, 整个转向装置和被动轮可以横放,由于滑槽的设置,可以使转向装置往后移动,踏板车 的长度减少,便于储存。当需要使用踏板车,将转向装置竖立,定位销插入定位槽中, 然后转动手柄,通过偏心轮将固定块与固定槽锁紧。刹车系统可以使行进中的踏板车停下来,当刹车把捏紧时,拉紧的刹车线使左夹板和右夹板靠拢,刹车块与主动轮摩擦,起到刹车的作用。当放开刹车把,由于第三弹簧 和第四弹簧的作用,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踏板车,包括主底板、脚踏板、主动轮和主动轴,所述的主动轮设置在所述的主动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上还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的脚踏板下设置有驱动主动齿轮的齿条,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主动齿轮或所述的主动轮之间设置有单向转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炳发
申请(专利权)人:吴炳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