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0855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5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置放板置于主体支撑架上,通风筒置于置放板上,旋转叶片通过动力轴置于动力电机上,动力电机通过固定支架置于通风筒内侧,防护罩置于通风筒一端,通风筒另一端和集风管相连接,除污装置由拆洗管、气体缓冲箱、集污箱、通风管、滑轨、海绵板、底部钢板和出风口组成,底部钢板置于主体支撑架底部,两个滑轨分别置于底部钢板两侧,集污箱底部置于滑轨上,集污箱上部置有出风口,海绵板置于集污箱内部上方,拆洗管一端和集风管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气体缓冲箱上,气体缓冲箱置于主体支撑架上,且位于集污箱一侧,通风管一端和气体缓冲箱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海绵板伸入到集污箱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涉及一种在建筑施工拆除作业的时候使用的清尘装置,属于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快速吸附施工作业面粉尘的清尘装置,能够有效减轻粉尘对施工人员身体产生的伤害。
技术介绍
面对日益加剧的粉尘污染,除尘设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物施工建设遇到拆除施工的时候,整个施工工作面的粉尘极大,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戴防尘口罩或毛巾,施工作业的时候,需要频繁清洗毛巾,影响了工作效率。当空气中的粉尘落到转动的施工器械上时,会使转动部件的磨损加速,从而使机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和机器的精度下降,乃至堵塞喷嘴,影响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施工作业人员作业时候接触粉尘,尤其空气中漂浮的粒径比较小的固体颗粒物能够进入呼吸系统,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常常引发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等疾病。现在虽有吸尘器应用在施工作业面上,但短时间内过滤网就会被作业面的粉尘堵死,需要频繁清洗过滤网,使用效率不高,应用较为广泛的袋式除尘器当遇到湿度较高的含尘气体,容易造成“糊袋”现象,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现有吸尘器的结构较为复杂,造价较高,对设备调试和安装以及维护管理水平要求高,不适合建筑拆除施工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提供了在建筑拆除施工作业的时候使用的清尘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只需更换集污箱内的污水,即可循环使用,适用范围广,能够有效改善施工拆除作业的工作环境,有效减轻粉尘对施工人员身体产生的伤害。本技术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由吸风装置和除污装置组成,吸风装置由旋转叶片、动力电机、通风筒、集风管、主体支撑架、置放板、防护罩、固定支架和动力轴组成,置放板置于主体支撑架上,通风筒置于置放板上,旋转叶片通过动力轴置于动力电机上,动力电机通过固定支架置于通风筒内侧,防护罩置于通风筒一端,通风筒另一端和集风管相连接。除污装置由拆洗管、气体缓冲箱、集污箱、通风管、滑轨、海绵板、底部钢板和出风口组成,底部钢板置于主体支撑架底部,两个滑轨分别置于底部钢板两侧,集污箱底部置于滑轨上,集污箱上部置有出风口,海绵板置于集污箱内部上方,拆洗管一端和集风管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气体缓冲箱上,气体缓冲箱置于主体支撑架上,且位于集污箱一侧,通风管一端和气体缓冲箱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海绵板伸入到集污箱底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施工拆除作业面,然后在集污箱内放满水,启动动力电机,动力电机转动,通过动力轴带动旋转叶片转动,旋转叶片产生吸力将灰尘吸入通风筒中,然后进入集风管内,进而通过拆洗管,进入到气体缓冲箱内,所述气体缓冲箱可以有效降低气体的压力,然后带有粉尘的气体通过通风管排到集污箱中,带有粉尘的气体遇到集污箱中的水之后,粉尘和水结合,气体经过集污箱的出风口排出,所述海绵板可以有效防止集污箱中水飞溅。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要将集污箱中的污水更换,并再次注满清水即可,同时拿出海绵板进行清洗,集污箱底部设有滑轨,可以在集污箱取出的时候,节省体力。达到有效改善施工拆除作业的工作环境的目的。有益效果。一、能够有效改善施工拆除作业的工作环境。二、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三、便于携带,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的立体结构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旋转叶片(1),动力电机(2),通风筒(3),集风管(4),拆洗管(5),气体缓冲箱(6),集污箱(7),通风管(8),滑轨(9),海绵板(10),底部钢板(11),出风口(12),主体支撑架(13),置放板(14),防护罩(15),固定支架(16),动力轴(1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吸风装置和除污装置组成,吸风装置由旋转叶片(1)、动力电机(2)、通风筒(3)、集风管(4)、主体支撑架(13)、置放板(14)、防护罩(15)、固定支架(16)和动力轴(17)组成,置放板(14)置于主体支撑架(13)上,通风筒(3)置于置放板(14)上,旋转叶片(I)通过动力轴(17)置于动力电机(2)上,动力电机(2)通过固定支架(16)置于通风筒(3)内侧,防护罩(15)置于通风筒(3) —端,通风筒(3)另一端和集风管(4)相连接。除污装置由拆洗管(5)、气体缓冲箱(6)、集污箱(7)、通风管(8)、滑轨(9)、海绵板(10)、底部钢板(11)和出风口(12)组成,底部钢板(11)置于主体支撑架(13 )底部,两个滑轨(9 )分别置于底部钢板(11)两侧,集污箱(7 )底部置于滑轨(9)上,集污箱(7)上部置有出风口(12),海绵板(10)置于集污箱(7)内部上方,拆洗管(5)—端和集风管(4)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气体缓冲箱(6)上,气体缓冲箱(6)置于主体支撑架(13)上,且位于集污箱(7)—侧,通风管(8)—端和气体缓冲箱(6)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海绵板(10)伸入到集污箱(7)底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施工拆除作业面,然后在集污箱(7 )内放满水,启动动力电机(2 ),动力电机(2 )转动,通过动力轴(17 )带动旋转叶片(I)转动,旋转叶片(I)产生吸力将灰尘吸入通风筒(3)中,然后进入集风管(4)内,进而通过拆洗管(5),进入到气体缓冲箱(6)内,所述气体缓冲箱(6)可以有效降低气体的压力,然后带有粉尘的气体通过通风管(8 )排到集污箱(7 )中。带有粉尘的气体遇到集污箱(7)中的水之后,粉尘和水结合,气体经过集污箱(7)的出风口(12)排出,所述海绵板(10)可以有效防止集污箱中水飞溅。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要将集污箱(7)中的污水更换,并再次注满清水即可,同时拿出海绵板(10)进行清洗,集污箱(7)底部设有滑轨(9),可以在集污箱(7)取出的时候,节省体力。达到有效改善施工拆除作业的工作环境的目的。【主权项】1.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其特征是:由吸风装置和除污装置组成,吸风装置由旋转叶片、动力电机、通风筒、集风管、主体支撑架、置放板、防护罩、固定支架和动力轴组成,置放板置于主体支撑架上,通风筒置于置放板上,旋转叶片通过动力轴置于动力电机上,动力电机通过固定支架置于通风筒内侧,防护罩置于通风筒一端,通风筒另一端和集风管相连接,除污装置由拆洗管、气体缓冲箱、集污箱、通风管、滑轨、海绵板、底部钢板和出风口组成,底部钢板置于主体支撑架底部,两个滑轨分别置于底部钢板两侧,集污箱底部置于滑轨上,集污箱上部置有出风口,海绵板置于集污箱内部上方,拆洗管一端和集风管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气体缓冲箱上,气体缓冲箱置于主体支撑架上,且位于集污箱一侧,通风管一端和气体缓冲箱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海绵板伸入到集污箱底部。【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置放板置于主体支撑架上,通风筒置于置放板上,旋转叶片通过动力轴置于动力电机上,动力电机通过固定支架置于通风筒内侧,防护罩置于通风筒一端,通风筒另一端和集风管相连接,除污装置由拆洗管、气体缓冲箱、集污箱、通风管、滑轨、海绵板、底部钢板和出风口组成,底部钢板置于主体支撑架底部,两个滑轨分别置于底部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工拆除作业辅助清尘装置,其特征是:由吸风装置和除污装置组成,吸风装置由旋转叶片、动力电机、通风筒、集风管、主体支撑架、置放板、防护罩、固定支架和动力轴组成,置放板置于主体支撑架上,通风筒置于置放板上,旋转叶片通过动力轴置于动力电机上,动力电机通过固定支架置于通风筒内侧,防护罩置于通风筒一端,通风筒另一端和集风管相连接,除污装置由拆洗管、气体缓冲箱、集污箱、通风管、滑轨、海绵板、底部钢板和出风口组成,底部钢板置于主体支撑架底部,两个滑轨分别置于底部钢板两侧,集污箱底部置于滑轨上,集污箱上部置有出风口,海绵板置于集污箱内部上方,拆洗管一端和集风管相连通,另一端连接在气体缓冲箱上,气体缓冲箱置于主体支撑架上,且位于集污箱一侧,通风管一端和气体缓冲箱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海绵板伸入到集污箱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萍徐梦杰姚红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